《红楼梦》查抄大观园,重点不在探春的耳光,而在各方的咖位较量

读《红楼梦》时,读者会对其中一个重要情节,查抄大观园记忆深刻。如果只记得三小姐探春出于自尊,对带头来查抄的婆子王善保家的,出手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那你就错了。

因为,查抄大观园这一情节,实际上,是各方咖位势力的代表人物,通过查抄来了一次较量和平衡。

《红楼梦》查抄大观园,重点不在探春的耳光,而在各方的咖位较量

事实上,查抄大观园的结果,却是无疾而终,在尴尬中仓促收场。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老太太身边的傻大姐,在大观园玩耍时,在假山石后面捡拾到一个春光四溢的绣春囊。邢夫人恰巧在园中遇到傻大姐,手握这个物件,她计上心来。

邢夫人就想借此杀一杀王夫人的锐气,因此,她派自己的心腹,即陪房王善保家的,让她把这个尴尬物件,直接递给王夫人,看她怎么处置。

《红楼梦》查抄大观园,重点不在探春的耳光,而在各方的咖位较量

大观园中住的人有薛宝钗,林黛玉,李纨,探春,惜春,邢夫人院里的二小姐迎春,以及宝玉。邢夫人这样做,本想听好戏,看笑话的。王夫人看到春囊后,直接把凤姐骂了一顿,凤姐力证此物件并非自己的,才引出查抄大观园这样的大动作。

绣春囊事件,导致查抄大观园,是因为各方人物之间的矛盾积聚已久,势必要爆发出来,以平衡各方关系。

《红楼梦》查抄大观园,重点不在探春的耳光,而在各方的咖位较量


比如,凤姐是王夫人的亲侄女,她是以宁国府家的媳妇身份,到荣国府来当管家,显然这要有她姑姑王夫人的支持。可是王夫人心里是能分得清里外的,自从凤姐在秦可卿丧事上大展管理才能后,变得颇为张扬,王夫人借这件事把凤姐暗里指责,也算是敲山震虎,给她一个提醒,你别以为我现在不管事,就真的两眼一抹黑,其实,我心里知道你有些个猫腻!

另一层矛盾就是薛宝钗与王熙凤之间。按说她们之间不应当有矛盾,可是宝钗如果成为宝玉之妻后,那么王夫人势必会让儿子和媳妇管理家事,相应的,贾链和凤姐也自然会退出荣国府。所以,凤姐心里是想促成宝玉和没有靠山的孤女黛玉结合的。

王熙凤当惯了高高在上的管事二奶奶,如果因为宝钗的入主,而使她大权旁落,那滋味会让她抓狂的。


《红楼梦》查抄大观园,重点不在探春的耳光,而在各方的咖位较量

查抄大观园,各处都没什么问题,比如黛玉房里有宝玉的旧物品,也被凤姐自然地遮掩过去。探春那边出现的激烈反抗,就是身为奴才的王善保家的,以为得了命令作样子想搜探春的身,被早已对查抄行动不满的探春,甩手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后来单单出问题的,恰是最老实的二木头迎春家里。因为她手下的大丫头司棋跟表兄私通约会的信件,被查抄出来。王善保家的本来趾高气扬,这一下只能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因为司棋恰好是她外孙女。

所以,查抄大观园,表面上看,是查找违禁物品,实际上,却是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钗和黛玉等人之间关系的较量和权衡。

《红楼梦》查抄大观园,重点不在探春的耳光,而在各方的咖位较量


王熙凤不介意把水搅浑,她并没有再去落实春囊到底是谁的。那么薛宝钗作为亲戚,当时没接受查抄,显然这件事后,有点说不清楚,所以,她以退为进,找了一个借口搬出了大观园。

在这出好戏里,王夫人和王熙凤这一对可谓棋逢对手,薛宝钗不卑不亢,邢夫人一心看笑话,却自讨其辱。林黛玉在王熙凤的保护下,全身而退。最受伤的却是贾宝玉,因为王夫人听了王善保家的坏话,赶走了宝玉房里的晴雯,还撵走了芳官和四儿两个小丫头。

这场无疾而终的查抄运动,对于宝玉来说,却是极其伤心,因为不久之后,晴雯就因病中被赶出园子,死在贫病交加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