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中國蝗災:古人“發明”治蝗方法,至今仍然有效

一千多年前中國蝗災:古人“發明”治蝗方法,至今仍然有效

引子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各朝各代都避免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然災害。人們極為敬畏天神,中國古代皇帝稱為“天子”,因此各朝各代的皇帝都會將進行祭拜活動,一是祭祖,敬奉先人,保佑國祚;二是祭天,希望上蒼保佑國家風調雨順,國運昌隆。在祭天中,其中最為重要的祭拜社稷。

“社稷”分為“社”與“稷”,“社”為土地之神,“稷”為穀神,《答袁節寰(袁可立)開府》中曾記載:“而世人省事者少從,有延挨日月,令當事者受其極重不返之勢,奈何惟翁力圖,所以為社稷遠計。”

一千多年前中國蝗災:古人“發明”治蝗方法,至今仍然有效

蝗災

在科技落後的古代,人們敬畏天神,因此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通常將其發生原因歸結於上天對於人們的懲罰。而蝗蟲災害則是因為帝王為政不力,所以上天給予帝王的警示,為了消除蝗災,執政者多用祭祀、施行德政等方法來祈求上天能夠免除災害。唐太宗在其登位之初就爆發了蝗災,當時的學者們紛紛表示是因為唐太宗弒兄囚父,所以上天對他的懲罰,據《貞觀政要》記載: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duō)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成災。”

最早記錄蝗蟲的是《呂氏春秋·孟夏》:“行春令,則蟲蝗為敗,暴風來格,秀草不實。”據《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

,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中國在過去是遭受蝗災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是近幾十年來,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蝗蟲災害,是因為在幾千年的蝗災中,人們已經積累出如何對抗蝗災的辦法。

一千多年前中國蝗災:古人“發明”治蝗方法,至今仍然有效

蝗災


從旱田到水田

徐光啟在其著作《除蝗疏》中說到:

惟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旱者也。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且產卵適宜溼度為土壤含水量10%~20%。因此在乾旱時期,水位下降,低窪地裸露,土壤水分減少,變得較為堅實。且在乾旱時期,地面植被稀疏,十分利於蝗蟲的繁殖,蝗蟲在環境適宜的情況下,最多能在每平方米的土中產卵20萬~40萬粒。且乾旱環境中,植物的水分減少,蝗蟲以此為食,利於蝗蟲的生長髮育。

一千多年前中國蝗災:古人“發明”治蝗方法,至今仍然有效

壁畫局部——《捕蝗圖》

在徐光啟的書《除蝗疏》和《農政全書》中提到:

“故涸澤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圖之此其地矣。”

“必須郡邑之協心,必須千萬人同力。一家一身無戳力自免之理……必合群力共除之然後易。”

“陸田命縣於天,人力雖修,苟水旱不時,一年之功棄矣;水田之制由人力,可盡也,且蟲災之害又少於陸,水田既然,其利兼倍,與陸田不體也。”

因此想要避免“旱極而蝗”,就必須從根源上解決,將旱田改為水田,降低蝗蟲的繁殖率。並種植一些蝗蟲不喜歡吃的植物,如豌豆、豇豆、苘麻、芝麻等,這些植物含有膽鹼和胡蘿蔔鹼等物質,而蝗蟲並不喜歡這類物質。

一千多年前中國蝗災:古人“發明”治蝗方法,至今仍然有效

蝗災


天敵

想要消滅一種動物,最好的方法是採取天敵,而蝗蟲的天敵就是鴨、雞、鳥等,我國如今就有68種蝗蟲的天敵。

在陳世儀的《除蝗記》中記載道:“(蝗)未解飛,鴨能食之,鴨群數百入稻畦中,蝗頃刻盡,亦江南捕蝗一法也。”在《新唐書》中也曾記載道:“開元二十五年,貝州蝗,有白鳥數千萬,群飛食之,一夕而盡,禾稼不傷。

一千多年前中國蝗災:古人“發明”治蝗方法,至今仍然有效

蝗蟲天敵——鴨子


人力治蝗

在《捕蝗》一詩中,有這樣一句:“雖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鬥新蝗子。”所以想要消滅蝗蟲,就要從根源上消除,就是將蝗蟲的蟲卵消滅掉。在《捕蝗記》也曾記載:“冬晴未經雨雪之時易尋,務必實力搜挖,並於挖盡處設一標誌,以便交春尋看。春間看過無子,初夏仍當再看一次,以防遺漏。”

坑殺蝗蟲也是一個消滅蝗蟲的好方法,首先是組織人們挖坑,其次就是在坑中放入蝗蟲喜歡吃的食物,待大量的蝗蟲進入圈套後,人們便開始向坑中灌水,這時蝗蟲根本跳不出坑中,慢慢地,隨著坑中水位的上升,蝗蟲就被淹在水中。

一千多年前中國蝗災:古人“發明”治蝗方法,至今仍然有效

《捕蝗要法》

除了消滅蟲卵、坑殺蝗蟲之外,政府還鼓勵人工捕抓蝗蟲。《漢書·平帝本紀》中有寫,“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詣吏,以石鬥受錢”。在明成祖朱棣在即位當年也頒行了《捕蝗令》要求各地捕殺蝗蟲。

人工捕捉蝗蟲雖然有效,但是對於龐大的蝗蟲軍團來說卻極為有限,因此人們發明了火焚蝗蟲的方法,在1017年:“開封府及京東、陝西、江、淮、兩浙、荊湖路百三十州軍,並言二月後蝗蝻食苗。詔遣使臣與本縣官吏焚捕”。

在如今科技發達的現代,最有效的滅殺蝗蟲辦法,就是用農用飛機噴灑農藥,效果雖大,成本也很高。

參考資料:《貞觀政要》、《除蝗疏》、《農政全書》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