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尔朱荣为“北魏的曹操”?拯救北魏政权的他为什么被皇帝女婿杀死了?

老王头谈历史


因为尔朱荣和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尔朱荣没有曹操的智谋,虽然开疆拓土,但最终被皇帝亲手杀死,不能像曹操一样保全性命。

尔朱荣崛起背景

尔朱荣出身于契胡部落,因为他的祖先跟随北魏太武帝平定中原有功,因此被封秀容川300里,尔朱氏世代为部落酋长。因为这种背景,尔朱氏和北魏集团关系十分密切,逐渐做到北魏高官。

朝廷每有征讨,辄献私马,兼备资粮,助裨军用。孝文帝嘉之。

秀容川和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相距非常近,和“六镇”相距也不远。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仿照汉族士族实行门阀制度。这样一来,胡、汉各级门阀便逐渐把持了朝政。而原本防御柔然南下的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军民,其地位迅速下降。

到了北魏后期,六镇的统治者是镇将和当地的豪强。但他们对手下的军民却压迫得十分厉害,军民需要承担繁重劳役和租税。而洛阳政权,此时也对六镇军民多有歧视,就连镇将和当地豪强也在被歧视的行列。

如此一来,六镇的军民和镇将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而镇将及军民又和洛阳政府有着深刻的矛盾,各种矛盾经过时间的累积,在六镇被柔然洗劫一番,而北魏没有妥善安置六镇军民后,以饥饿为直接导火索,历史上有名的六镇起义爆发。

对北魏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六镇起义和关陇地区的人民也纷纷响应。因为北魏政权被胡、汉门阀把控后,吏治逐渐败坏,对人民剥削也更加严重,使得大量人民破产逃亡。因此,当六镇起义后,关陇地区农民起义也是理所当然。

虽然六镇起义和关陇地区的起义,最终被北魏政权平定,但在这个过程中,尔朱荣却逐渐成长并壮大起来。尔朱荣招募士兵,组成一支包含了当地豪强的武装力量。这股力量在对小股起义军镇压的过程中,逐渐强大起来。此时北魏的胡、汉门阀贵族无能,被尔朱荣为首的地方豪强势力趁机夺取了权力。

公元528年,北魏胡太后鸩杀孝明帝,立3岁幼童为皇帝,胡太后想把持朝政的野心暴露无疑。尔朱荣的女儿是孝明帝的嫔妃,因此尔朱荣趁机对胡太后发难,想要夺取朝廷政权。

妄言丞相高阳王欲反,杀百官王公卿士二千余人,皆敛手就戮。及见事起,假言防卫,抱帝入帐,余人即害彭城、霸城二王。乃令四五十迁帝于河桥,沉灵太后(胡太后)及少主于河。

尔朱荣沉杀胡太后和幼帝以及2000多名胡、汉贵族,改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是为北魏庄帝。至此,尔朱荣控制了洛阳政权,开始积极准备镇压起义军,成为起义军的主要敌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尔朱荣也取得了巨大军事成绩。

尔朱荣的军事才能

尔朱荣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公元530年,尔朱荣扑灭河北起义军,平定了河北。

此后,尔朱荣又派人灭掉关陇起义军,首领万俟丑奴被活捉,关陇地区亦被荡平。而在对付南梁方面,击溃了南梁北伐军队,原先投降南梁的北海王元颢被活捉,稳固了尔朱荣所立的北魏庄帝的地位。

因为北魏胡、汉门阀贵族对底层人民压迫太深,导致了六镇及各地人民起义,时间持续达8年之久。这样一来,皇室和门阀贵族的力量被极大削弱,元气大伤。而为了争取更高的政治地位,地方豪强支持尔朱荣,借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在逐渐歼灭各地起义军的同时,尔朱荣更加稳固了自己权力。

但尔朱荣虽然军事才能突出,但在政治上却显得“低能”。他掌握实权之后,一系列的举动被皇帝忌惮,原本支持他的地方豪强力量也抛弃了他。政治上的“低能”,注定了尔朱荣最后失败的结局。

尔朱荣政治上的“低能”

北魏末年逐渐崛起的代北地方豪强,因为受到洛阳门阀贵族的歧视和打压,他们迫切需要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因此,趁农民起义风涌的时机,这些地方豪强便选定尔朱荣作为自己利益代言人。

但他们却忘记了,尔朱荣的出身,却也可以归属于北魏贵族门阀。这也注定了,尔朱荣掌握实权之后,对原来的政治格局并无意革新,这就使得支持他的地方豪强武装分外失望,自然会寻找新的利益代理人。此后,原本隶属于尔朱荣的高欢、宇文泰逐渐脱离尔朱荣势力集团。

尔朱荣之所以能够崛起,一是靠他强大的契胡骑兵集团,二是靠支持他的地方豪族。如今代北的地方豪强抛他而去,尔朱荣统治的支柱便被斩断了一根。除此之外,尔朱荣对北魏庄帝也肆意欺凌,更加加剧了他危险的处境。

(尔朱氏)各拥强兵,割剥四海,极其暴虐。奸谄蛆酷多见信用,温良名士罕预腹心。于是天下之人莫不厌毒。

尔朱荣之女原本是孝明帝的嫔妃,庄帝被立后,尔朱荣想要自己女儿被立为皇后。迫于尔朱氏的压力,庄帝不得不听从。时间一久,庄帝和尔朱荣的矛盾逐渐加剧且公开化。

(庄)帝正色曰:“天柱若不为人臣,朕亦须代;如其犹存臣节,无代天下百官理。”(尔朱)荣闻,大怒曰:“天子由谁得立?今乃不用我语!”

尔朱荣统治的根基已失,同时和皇帝的关系又逐渐恶化,使得皇帝最终和他兵刃相见。此后,尔朱荣被庄帝亲自斩杀。

(尔朱)荣见光禄卿鲁安等持刀从东户入,即驰向御座,(庄)帝拔千牛刀,手斩之,时年三十八。

“(尔朱)荣虽威名大振,而举之轻脱”,正是这种政治上的“低能”,尔朱荣对庄帝一直很轻视,入宫的时候只带少量侍卫,给了庄帝击杀他的机会。

综上所述,之所以把尔朱荣比作“北魏的曹操”,是因为两人有太多的共同点。

第一,两人的出身相似。尔朱氏自北魏太武帝时就被视为心腹,曹操出身虽然被当时的人所不齿,但在政治上亦占据了相当优质的资源。他们两人的出身,为后来他们把持朝政提供了基础。

第二,两人都是权臣。曹操杀伏皇后以及她的两位皇子,尔朱荣杀胡太后及少帝,两人的行为,都已超越臣子的本分,妥妥的权臣无疑。

第三,两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两人都把女儿嫁给傀儡皇帝,而且假借皇帝的名义征讨四方,占据了政治上的优势。而皇帝都想对他们动手,只不过汉献帝没有成功,而北魏庄帝成功了。

但是,尔朱荣只有曹操军事上的才能,而无曹操政治上的智慧。这也注定了尔朱荣把持了北魏政权后,并不是在拯救北魏政权,反而是加速了北魏政权灭亡的速度。

等到新兴的庶族地主集团代表高欢、宇文泰成长起来,尔朱氏集团便被剪灭了。这也使得,北魏后期以来腐败的士族门阀政治基本结束,北朝门阀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东、西魏开辟新的政治局面扫清了道路。


北辰飞雪


北魏孝明帝时,承袭了父爵的尔朱荣,趁北魏末年兵乱四起之际,招引聚集四方的义勇,逐步组建了一支强悍的契胡军队,并借着为北魏朝廷效力的机会,逐步图谋自己的霸业。

出身契胡酋长家庭,世居秀荣川(今山西朔州)的尔朱荣是一位姿容俊美,风流倜傥的美男子,更是一员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的猛将。《魏书》上还说他“神机明决,御众严整”。


尔朱荣(像)

尔朱荣的兴起、发展过程与三国时代早期的曹操极为相似,因此有人称之为“北魏的曹操”。 下面就聊一聊这位“曹操”的荣衰。

一、胡太后鸩杀亲生儿子,尔朱荣进军洛阳。

北魏迁都洛阳之后,鲜卑贵族沉湎醉色,骄奢淫逸,早已不知当年的兴家立业之苦。导致朝政日益腐败,民众渐入水火之中。

515年正月,孝文帝之子宣武帝元恪去世后,其长子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


孝明帝(剧照)

元诩的母亲胡贵嫔随之由太妃升格为太后,垂帘听政。520年,胡太后与小叔子元怿的暧昧关系,风闻朝野,影响极坏。为此,孝明帝把他的母亲软禁了起来。

525年,胡太后利用母子之情,软磨硬泡,再度掌握朝政。重新走向台前的胡太后,表面上看与儿子亲情如故,实则对元诩痛恨到极点。

胡太后(剧照)

528年,隐忍已久的胡太后终于鸩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另立了年仅3岁的孝文帝之孙元钊为帝。

孝明帝受制于母后时,暗中把尔朱荣引为外援。在情势十分不利时,孝明帝“密诏荣举兵内向,欲以胁太后。”当尔朱荣奉诏领兵到达上党时,又接到了孝明帝的密诏,命令他暂时停止行动。

不久,就传来孝明帝崩驾的消息。本就觊觎北魏政权的尔朱荣,趁机以靖难为名,进军向洛阳。

二、孝庄帝成为北魏新帝,尔朱荣“河阴之变”。

528年四月,尔朱荣在进军途中,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是为敬宗孝庄帝。尔朱荣自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等,为太原王。

六月,尔朱荣进入洛阳,把胡太后及其私立的小皇帝都抓到了河阴,然后把他们沉入了黄河。随后,尔朱荣大开杀戒,残酷地杀死了2000多位胡汉高官,使得北魏朝廷一时间成了空空如也的凄凉殿堂,史称“河阴之变”。

此举,尔朱荣虽然清除了胡太后及其奸党,挽救了北魏政权,但也把他推向了北魏皇室和官僚集团的对立面,导致人神共愤。即使他对北魏有再造之功,也难以消解其因“屠杀”行为带来的仇怨。

三、尔朱荣征伐北方六镇,孝明帝被逼离京。

与此同时,胡太后毒死孝明帝一事,引发了北方六镇起兵生乱。

北方六镇起兵生乱(场景)

所谓北方六镇,是指北魏为了护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防范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在北部边塞地区设置的六个军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镇)。

这个时节,北魏六镇的军队趁乱谋事与镇民造反生乱,混杂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声势浩大,不可遏制。不久,六个军镇全部被镇民占领。

六镇起兵的兵民分两支。一只以怀朔镇的高欢、段荣、尉景为代表,先在杜洛周麾下,后来逃奔葛荣,不久离开葛荣,投奔了尔朱荣。

另外一支以来自武川镇的贺拔氏、宇文氏为代表,主要有贺拔岳、贺拔胜、宇文泰、李虎、独孤信等,也都归附了尔朱荣。

尔朱荣于“河阴之变”后,控制了北魏朝廷。随之,率军镇压六镇乱兵。到后来,只有葛荣还在负隅顽抗。


葛荣(像)

528年8月,尔朱荣以侯景为前锋,率领大军征伐葛荣所部。在邺城附近与葛荣遭遇后,尔朱荣充分利用葛荣大军兵力分散的弱点,击溃流民部队,进而生擒葛荣并押至洛阳斩首。

六镇起兵及其引发的镇民暴乱,就这样结束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尔朱荣拥立的孝庄帝被他的堂兄元颢赶出了京城。

元颢(像)

原来,孝庄帝的堂兄元颢受命前往邺城镇压葛荣时,恰逢尔朱荣攻破洛阳,发动“河阴之变”。面对葛荣的强大势力和朝廷的不测事变,元颢为了自保,就投降了梁朝。

之后,梁朝派大将陈庆之与元颢一起北伐。过程中,元颢在睢阳自立为帝,后又夺占了洛阳。

得知洛阳失陷的消息后,尔朱荣率领大军绕开陈庆之的大军,攻破了洛阳城,元颢随即出逃,死于途中。之后,尔朱荣又迎请孝庄帝驾回洛阳。


孝庄帝回銮洛阳(场景)

四、尔朱荣骄横引发反抗,孝庄帝手刃岳父。

再次拯救了北魏皇室的尔朱荣,日益居功骄横,逐渐肆意妄为。一时间权倾朝野,莫与之敌。

他对孝庄帝的控制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孝庄帝的左右,全是尔朱荣的眼线,元子攸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

而且,尔朱荣还干涉后宫。他的女儿本是孝明帝的侧妃,但尔朱荣强迫孝庄帝把她立为皇后。尔朱皇后不但经常地发脾气耍性子,而且常常说,孝庄帝本来就是她爹拥立的,是她爹把帝位让给了。


孝庄帝(剧照)

孝庄帝外有强臣威逼,内有恶后恫吓,感到非常压抑。于是,孝庄帝开始与一些近臣密谋诛杀尔朱荣。尔朱荣虽然听说了些讯息,但他自负地认为孝庄帝做不到。

可是,悲剧还是出现了。530年农历九月,孝庄帝以尔朱皇后生子为由,诱使尔朱荣进入皇宫,然后趁机亲自将其刺杀。

尔朱荣没有捐躯在疆场上,却丧命于自己所拥立的女婿的刀下。原因不是谋朝篡位,而是因其骄横跋扈,欺凌弱主!

这种结局,有点太那个……


老王头谈历史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华儿女,只关心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史了典章。对于南北朝我只拜读南朝部分的宋,齐,梁,陈。对于北方蛮夷不肖一看,只对冉闵和石虎等人有知,尔朱荣如果有曹操的本领也算是一代枭雄了,照猫学虎千差万别,曹操再坏没有杀太后,废帝王,尔朱荣随有惊世骇俗之功,怎奈无汉人血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仪,死有余辜不足挂齿,怎配于魏王曹公相提并论。





94310417小云


导读:北魏的曹操?应该说尔朱荣是北魏版本的董卓更想象一些。他没有曹操能力和手腕,有的只是军阀的残忍和暴虐。尔朱荣诛杀太后、废帝、朝臣的行为与董卓的作为简直是一脉相承,如果和曹操类似不至于栽在孝庄帝元子攸手上。而且尔朱荣一脉并没有像曹操后裔一样取得天下,最终在北魏残骸上收获最大利益的是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所以从这方面说,尔朱荣确实更像替三分天下做嫁衣的董卓。


老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是很有道理的,在王朝末期无论是东汉还是北魏大家都知道迟早要改朝换代。但是抢先出头企图推到大厦的人最后都成为了垫脚石,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东汉末年的董卓、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等等无一例外。北魏也不例外,虽然北方六镇大起义让帝国摇摇欲坠但是毕竟还没到大厦将倾的地步。即使出现胡太后废长立幼也是皇家的内部事务,但是尔朱荣以此为借口诛杀胡太后、废帝以及朝臣制造河阴之变就形成了实施意义的僭越权臣。河阴之变后,尔朱荣与北魏宗室再无和解的可能。


镇压六镇起义军尔朱荣从贵族向军阀转变,河阴之变后掌控北魏大权

之所以说尔朱荣和曹操像,是因为尔朱荣在崛起的过程与统一北方的过程与曹操如出一辙。但是其曹操是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可以说是文武兼备军事和政治能力同样突出。尔朱荣最多能说是乱世之枭雄,治理天下的权谋手段严重缺乏。尔朱荣本来就是酋长,有一定自己的武装。在北魏末年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尔朱荣的军队得以发展壮大。尤其是不断吸收义军中人才和士兵充实自己的团队,后来名震南北朝的高欢、宇文泰、侯景等人都是尔朱荣团队成员。

北魏皇室向来有“子贵母死”的制度,宣武帝元恪废除了这个制度造成了元恪去世后胡太后擅权。继位的孝明帝元诩不能亲政,所以发秘旨邀请尔朱荣进京铲除胡太后。这个套路熟悉吧,引外藩为强援就是董卓乱汉的翻版。但是很可惜消息泄露,孝明帝元诩被母亲鸩杀。尔朱荣正想攫取更大的权力,所以接到旨意后打着为孝明帝复仇的旗号迅速出兵洛阳。成功后的尔朱荣立元子攸为帝,把胡太后和她立的三岁小皇帝扔入黄河淹死。如果历史就停留到这里,也许尔朱荣还有挟天子令诸侯的可能。但是接下里他把文武朝臣、宗亲贵胄一千多人统统杀死制造和阴之变就让他除了篡位再也无法回头。从他的狠辣程度来看,与董卓先比也不逞多让。


扫平各路起义军统一北方,骄横跋扈最终被皇帝翻盘所杀

和阴之变后尔朱荣独掌大权,皇帝元子攸几乎被沦为吉祥物。不但满朝文武都是尔朱荣的亲信,而且把嫁给元子攸的尔朱荣的女儿也看不起丈夫皇帝。此时北魏已经如同漏水的破船一样,起义此起彼伏。尔朱荣从掌控大权后就不但的通过征战平定各路起义军,灭葛荣、定河北、破南梁、平关陇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虽然北魏元气大伤,但是还勉强维持了统一。而元子攸这个女婿皇帝与尔朱荣的矛盾已经不可化解了,哪个皇帝不想号令天下呢?

所以皇帝元子攸打算除掉尔朱荣,但是很明显消息被尔朱荣所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也发生过汉献帝的衣带诏事件,显然曹操手段非常果决。直接派军队诛杀叛逆,夷三族。再看尔朱荣骄傲自大,始终不相信女婿皇帝有这种胆量。殊不知狮子博兔亦用全力,就应该直接出兵剿灭叛逆。尔朱荣却把自己置于危墙之下,结果入宫后被女婿皇帝逆袭诛杀。这种政治头脑实在无法和其出色的军事才能相比,又如何与既是奸雄又是能臣的曹操相提并论呢?

《后汉书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小结:

虽然宫廷政变后元子攸也被俘虏杀害,但是尔朱荣开创的大业却土崩瓦解。而宇文泰和高欢却趁机崛起,各自扶植傀儡皇帝分裂成立东西魏政权。最终宇文泰和高欢的后人分别篡夺皇位建立北齐、北周政权,显赫一时的出头椽子尔朱荣犹如融入历史长河的水滴不再掀起任何波澜。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尔朱荣是北魏末年重要的权臣,他的手下集中了关系到北周、北齐及隋、唐政局的重要家族。尔朱荣属契胡,世居尔朱川(今山西岚县),便以此地为姓氏。六镇起义后,尔朱荣在打败破六韩拔陵的战役中,立有战功。鲜于修礼起兵后,尔朱荣上表要求带兵争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也顾不上武将势力是否会膨胀到尾大不掉的地步,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一口气加封他为征东将军,都督并、肆、汾、广、恒、云、六州军事,进阶为大都督。果然,尔朱荣积极网罗各地酋帅、豪强,扩充自己的势力,贺拔胜、贺拔岳都成为他的部将。高欢、段荣、尉景等怀朔豪强也先后背叛葛荣,投奔尔朱荣。在诸将中,尔朱荣很器重高欢,让他参与军机要事,高欢的军事才能得到显露。

六镇起义是北魏的外伤,虽重但不致命。北魏还有严重的内伤。此时北魏执政的胡太后,是司徒胡国珍之女,宣武帝即位初年被召入宫,后生孝明帝。孝明帝登基后,不满胡太后专政,母子之间,嫌隙日深。最终,胡太后居然在武泰元年(528)谋杀掉十九岁的孝明帝。那可是她的亲生儿子,此事一出,天下哗然。

尔朱荣闻听后,当即上表朝廷,字里行间充满了火药味:“愿听臣赴阕,参预大议,问侍臣帝崩之由,访侍卫不知之状。”并“雪同天之耻,谢远近之怨,然后更择宗亲以承宝祚”。说得很明白,尔朱荣要带兵到都城,调查一下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然后把有关责任人一网打尽,再立一个新皇帝。胡太后看后大吃一惊,特派在朝的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慰谕尔朱荣。尔朱世隆自然希望尔朱家族能趁机崛起,他不但没有劝阻尔朱荣起兵,还把京城的防御情况告诉了尔朱荣。

得此重要情报,尔朱荣果断起兵直取洛阳。胡太后听闻尔朱荣起兵,便将王公大臣全部召人宫中,商议对策。宗室大臣平时不满胡太后所为,至此都不愿献计,一言不发看太后的哈哈笑。胡太后只好临时以大臣李神轨为大都督,率军抵御尔朱荣。

就在胡太后慌作一团时,尔朱荣却步步为营。他需要得到一位宗室立为皇帝,这样才能得到舆论支持。于是他秘密派人到京城迎接长乐王元子攸。不久,尔朱荣渡过黄河,接着,元子攸即皇帝位,是为孝庄帝。

新皇帝即位,洛阳守军迅速瓦解。尔朱荣兵不血刃,直抵京城。胡太后的亲信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一时间洛阳城作鸟兽散。胡太后黔驴技穷,自己假装落发为尼,表示以后不问世事,希望逃过一劫。尔朱荣却是吃生米的,不给情面。他派骑兵押送胡太后至河阴(今河南洛阳西北)。在河阴,胡太后对尔朱荣百般哀求,尔朱荣拂衣而起,下令将胡太后沉于河中。

此举本不足为乱,哪知道尔朱荣上来一股野性,大开杀戒。他请孝庄帝率百官沿河西行至孟津,然后又说要祭天,把百官引到行宫西北。当百官于此集合好后,尔朱荣命胡骑将百官围住,责骂百官说,孝明帝暴崩,都是由于朝臣贪虐,不能很好辅佐皇帝所致。并以此罪名纵兵将百官杀死。一时,上至丞相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下到一般朝臣,死者两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这时,又有朝臣百余人赶到,他们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尔朱荣又命胡骑将他们围住,并下令说:“有能为禅文者免死。”这时,侍御史赵元则站出应募,尔朱荣即命其起草禅文。

尔朱荣这是要做皇帝了。但尔朱荣当时并不开化,相信皇帝是天命决定的事,于是让人占卜。得到的结果却是尔朱荣没有皇帝命。按北魏风俗,选择皇帝难以定夺时,就要用铜或金铸候选人的像进行占卜,谁的像铸成,即定谁为帝。尔朱荣当即自铸像,前后铸了共四次,都没有成功。这印证了尔朱荣没有皇帝命的说法。尔朱荣只好打消了做皇帝的念想。北魏的政权虽然保住了,但经过这一次大屠杀,北魏朝廷的实力几乎全部被消灭。尤其是大量皇族的死亡,再也没有人尽心尽力为北魏服务了。剩下的都是一帮愿意“为禅文免死”的家伙。北魏朝廷成了权臣的角逐场。尔朱荣尽掌朝政,视孝庄帝为玩偶。孝庄帝心中不满,却无计可施,只能积蓄力量。

不久,尔朱荣返归晋阳,孝庄帝一直将他送到洛阳北面的邙山之北。臣子远行,皇帝居然如此相送,可以从中看出臣是什么样的臣,君是什么样的君。尔朱荣返回晋阳后,也正是葛荣所部势力达到鼎盛时。

尔朱荣率七千精骑自晋阳东出滏口,进入华北平原。葛荣自认为横行天下无敌手,根本没把尔朱荣这区区七千人看在眼中。除了下令军中诸人各自准备长绳子绑缚俘虏外,葛荣几乎没做什么战争准备。

尔朱荣亲率骑兵冲锋陷阵,突破葛荣大阵,葛荣于阵前被生擒,送洛阳处死。葛荣死后,其部将宇文泰投降尔朱荣。在尔朱荣帐中,宇文泰与先前投降的高欢又见面了。尔朱荣将宇文泰分配到部将贺拔岳麾下听用。永安三年(530),宇文泰随尔朱天光、贺拔岳入关中镇压万俟丑奴起义,从此,开始在关陇地区发展。万俟丑奴起义平定后,北魏末年的战乱也算告一段落。

外部的反对势力都被镇压下去,内部矛盾便会凸现出来。尔朱荣和皇帝的矛盾这时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北魏孝庄帝表面上封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前后赐封达20万户,而暗地里则考虑对付尔朱荣的灵丹妙药。永安三年(530)八月,尔朱荣入朝。孝庄帝决心利用这个机会除掉他。尔朱荣却根本不把这个傀儡皇帝放在眼里,每次朝见孝庄帝,随从不过数十人。孝庄帝精心安排,命在明光殿东廊伏兵,然后请尔朱荣及其长子菩提、亲信元天穆等入殿。及尔朱荣等人坐好,伏兵杀出,尔朱荣惊恐慌乱,起身投向孝庄帝御坐。孝庄帝在膝下早就准备了一口刀,亲手操刀将尔朱荣杀死。大约同时,菩提、元天穆也死于伏兵的刀剑之下。


路人小丁


尔朱荣北魏中后期一代悍将权臣,也是一世枭雄,作战骁勇战功赫赫,同时也桀骜不驯、权大欺主、结党专权。既有平定叛乱、击败强敌、拯救北魏之功,又有架空天子、威慑百官、独揽朝政之罪。集功罪于一身的一代权臣悍将最终还是被恨他己久的女婿天子孝庄帝元子攸诱杀于宫中,结束了自己专权的一生。他也被后世称为北魏版的“曹操”。


小龙女5505


530年11月1日一大早,皇宫内一名侍者急急忙忙的出了宫,他骑马奔至太原王尔朱荣家,告诉门人传信给尔朱荣,说是宫里的尔朱皇后刚刚生下了太子。不一会儿,又有不少官场同僚带着贺礼前来向尔朱荣道贺。尔朱皇后是尔朱荣的宝贝女儿,听闻外孙出生的喜讯,尔朱荣非常高兴,当即就带上十四岁的儿子和几个随从进宫看望。尔朱荣不知道,一个巨大的阴谋正等着他呢!

入宫以后,尔朱荣见到了孝庄帝,此人是尔朱荣一力扶持的北魏皇帝,也是尔朱荣的女婿。尔朱荣抬步上前正要向孝庄帝询问尔朱皇后和小太子的情况,谁知大殿东门竟突然冲出两个提着大刀的侍卫。尔朱荣暗道不好,急步上前想要挟持孝庄帝,谁知道孝庄帝早有准备,他抽出藏好的大刀,一刀刺入尔朱荣的胸膛,一代枭雄就此毙命。

这场密谋许久的暗杀终于落下了帷幕,孝庄帝除掉了一位军事天才,尔朱荣死时三十七岁。

尔朱荣,字天宝,他的先祖是来自中亚的伊兰人,而且历代先祖都是是契胡部酋长,传到尔朱荣手上的时候,正是北魏孝明帝在位时期。尔朱荣自幼就聪慧异常,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肤色白皙,容貌俊秀的美男子。北魏末年乱兵四起,尔朱荣利用父辈们给他留下的势力,组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胡人军队,为北魏朝廷效力,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势力。像宇文泰、高欢、贺拔岳、侯景等人就是尔朱荣从降兵将领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尔朱荣的得力干将。

当时的北魏朝政被胡太后所掌控,孝明帝不甘心皇权旁落,这对母子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了夺回权力,孝明帝暗中密诏尔朱荣进军洛阳,胡太后得知以后,对孝明帝痛下杀手。消息传到尔朱荣处时,尔朱荣怒不可遏,他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随即表示愿意拥立元子攸为帝,除掉胡太后为孝明帝报仇。尔朱荣的一生几乎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他的军队直杀京师,胡太后和胡太后拥立的小皇帝都被尔朱荣沉入了黄河。

此时的尔朱荣在朝中根基不稳,为了树立威信,他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河阴之变,以祭天的名义召集群臣,人到齐以后,尔朱荣就说:先帝暴死都是你们这群臣子害的,你们个个该死!说完就命人大开杀戒,许多朝臣被杀害,少有幸免,有说死了一千多人,也有说死了两千多人。尔朱荣一生建功立业,这一件事就令他在历史上骂名滚滚。

尔朱荣已经是北魏权力最大的人,他也想篡位称帝,但是迷信的他很相信铸金人以卜吉凶,他一共命人铸造了四次自己的金像,可惜最后一个都没有完成。尔朱荣信任的巫师劝他时机未到,而当时尔朱荣的部下们对称帝的事意见不一,所以尔朱荣到最后都没有篡位。

后来,尔朱荣以数千精兵对战葛荣数十万起义军大胜而归。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起义爆发以后,尔朱荣派遣部将尔朱天光镇压了他们。南梁陈庆之也曾是尔朱荣的手下败将。尔朱荣率领北魏大军基本统一了北方,他在朝中的威望和势力一天更甚一天,孝庄帝也越来越忌惮他,最后孝庄帝才亲自策划导演了开篇的那一出皇后诞子的戏码,就是为了除掉尔朱荣。

尔朱荣的军事才能远高于曹操,但是他只能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而不能被称之为政治家,对于称帝他犹豫再三最终错失良机,而且他的手下始终没有像张良那样的谋士,想要成就霸业,仅仅只有军事头脑是不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