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良渚丨5000年前良渚人的水鄉生活是怎樣的?

編者按: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以勤勞為曲、信仰為歌,領唱著中華民族奔騰浩蕩的歷史之歌,積澱下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

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攜手錢江晚報、浙江大學出版社推出《一小鏟和五千年:考古記者眼中的良渚》連載,帶你從記者的角度,貼身觀察,追溯那些發現背後的人和事。

你不知道的良渚丨5000年前良渚人的水乡生活是怎样的?

2013年8月24日,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行的“世界考古·上海論壇”進入演講環節。在這次論壇上,良渚古城入選了世界十大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為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斌做了一場主題為“尋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新發現”的演講,向與會專家們展示了良渚古城水利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

這座發掘於2007年的古城,是5000年前古人的聚居地。作為江南水鄉最早的居民,那時的人們就懂得了充分利用水,在河道縱橫的環境中生活、作業、玩耍。劉斌在演講中告訴大家,那時候的人,出行靠筏、飲水靠井、食物靠稻、灌溉靠壩,總之,一切都與水有關。

“那麼,良渚貴族很愛用玉,這麼多玉也是從水路運過來的嗎?一位來自美國丹佛大學的評議員對良渚人的水路交通十分好奇,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先人的生活吧。

(一)食物靠稻、灌溉靠壩:水利設施比大禹治水早千年

稻作農業,一直是良渚文化發展的根基,這裡是種水稻最理想的地方。良渚人的主食,就是白米飯。2012年,考古人員在莫角山宮殿區東側的斜坡上,發現了大量已經炭化的稻米,有兩三萬斤,應該是宮殿糧倉著火後被廢棄的堆積物。

但這裡並不是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研究員王寧遠說,良渚位於太湖平原,海拔只有兩米多高,西北為天目山,是浙江的暴雨中心,洪水一來,房子就淹了。

雖然也有笨辦法,把房子建高一點,建在土墩上。比如離良渚古城25公里的餘杭玉架山遺址,就是這樣做的。但是,“這只是改變了一個小村落的佈局,更重要的是,還得解決長遠的區域性防水工程。”劉斌說。

選擇住在這裡,安全要保證,溫飽也得解決,所以,一些聰明的良渚人,開始動腦筋了。

20世紀90年代,考古人員便發現了塘山遺址。它呈長條形,位於良渚遺址群西北部,有一條長6公里的水壩,能擋住古城背面從大遮山流下的山洪,將水引向西邊,好讓古城直接避開山洪的侵襲。

近幾年,考古學家又在西北面的大遮山中發現了10個人工堆築的水壩——彭公水壩系統。其中,如今被當地人稱作崗公嶺、秋塢、石塢、老虎嶺的土坡,就是四五千年前古人堆築的水壩遺址,長的300米,短的幾十米,建於兩山之間,而且部分可以和塘山的水壩相連。“這就構成了古城外完整的防洪水利系統,是良渚古城的有機組成部分。”劉斌說。

中國水利史的第一課,都是從大禹治水講起的,距今4100年到4000年間。可惜,一直沒有發現實物。之前現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蹟,則晚到春秋和戰國時期,比如都江堰。如今,榜單又被刷新了,良渚水利設施比大禹治水還早1000年。

(二)出行靠筏、喝水靠井:良渚人伴水而生,與水同存

良渚人的身邊,水網河道眾多,“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種事,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考古隊員勘探時,曾在四面城牆各發現了兩個城門缺口,這八門均為水路通道。

“因為缺口下面是淤泥,又沒有石頭,所以肯定是一個河道,而且內城河與外城河構成了內外水系,是連通的。”王寧遠說,西邊還有兩個門,如今沒法鑽探,但通過遙感手段也已經明確是水路。而且,東南側有兩個缺口,現在還有河道貫穿,也就是良渚港,這說明良渚港的基本格局在晚期已經形成。

過了5000多年,我們還在使用先人留下的河道,不過,一葉扁舟悠然而過的情景早已不是我們的主流生活。但舟船,卻是古良渚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其中,獨木舟是最普遍的。2010年,在餘杭臨平茅山遺址,首次發現了一條良渚文化時期的獨木舟,和如今的獨木舟樣子差不多。

除了獨木舟,還有竹筏。樣子可以參考如今雙溪漂流的竹筏,大約20根竹子編扎拼在一起,一筏可以坐10個人左右,適合在水面寬闊的江河、湖泊及沿海航行。“很寬,穩定性很好,可以用來運石頭和爛泥。”王寧遠說。

良渚人平時就在這古河道里,洗澡、洗碗,偶爾和小夥伴遊個泳。王寧遠說,水井,也是另一個生活取水地,構造還很考究,用方形木板組成井字形框架,外面再放沙石、陶片過濾淤泥,保持水質乾淨。有的地方,也發現了石構水井,還有配套的水塘。

凡有井水處,皆有良渚人。普通青年,穿著葛麻做的衣服,划著舟船,談戀愛、看風景;貴族青年呢,打扮是必須的,夏天穿涼快的絲綢衣服,冬天則罩-件保暖的獸皮大衣。女人佩戴玉璜,胸前掛一串管珠串飾,連皮帶扣和腰帶扣都得是玉做的,然後才能華麗地端坐小舟,出門旅遊。

(三)小橋流水人家: 5000年前定下江南水鄉基調

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水鄉的基本情調,良渚人在5000多年前,就為我們搭好了模板。

2012年上半年,考古隊員在古城東側的美人地遺址,發現了良渚文化晚期的河道及河岸堆積。良渚人在沼澤中堆築起了幾條東西向的臺地作為居住地,在堆築臺地的同時形成了河道水系。這些長條形的臺地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地被一次次地加高和拓寬。河岸採用了以木板作為護岸的做法,形成了人工的垂直河岸,“這樣船隻便可以直接靠泊在岸邊,與目前長江下游地區的江南水鄉臨河而居的景象十分相似。”劉斌說,良渚古城時期已經形成了江南水鄉都市最早的格局。

你不知道的良渚丨5000年前良渚人的水乡生活是怎样的?

人工的垂直河岸

這就引出了那位美國評議員的問題——良渚人最愛的玉,也靠水路運嗎?換言之,水路除了生活之外,也會用作貿易嗎?

王寧遠說,至今還沒有發現商品貿易的確鑿證據。“良渚時期的物資流通渠道和方式還不清楚,但中國古代重農抑商,商貿有可能沒有西方發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