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一份資料和一段歷史

百年前,法國人保羅·伯希和( Paul Pelliot )用 10 輛大車,把敦煌莫高窟的 6000 多卷寫本和畫卷,運到了巴黎。

百年後,這些極其珍貴的文獻資料以數字形式回到祖國,進入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供公眾進行非商業用途的研究和使用,其中包括存世最早的拓本文獻唐太宗《溫泉銘》,歐陽詢《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唐代地方誌《沙州都督府圖經》,以及失佚的摩尼教、道教經典等。

喜歡的朋友,可以去到國圖網站,自行檢索(文末附檢索方法)。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部分) P.5574

時間回到 1900 年。

那一年,打著“扶清滅洋”旗號的義和團在天津租界與八國聯軍激戰,講一口流利的漢語的伯希和剛滿 22 歲,在北京學習漢學,目睹朋友被襲擊後,他加入法國軍隊成為一名志願兵,參與了戰鬥。

那一年,西北大漠中的道士王圓籙在清掃莫高窟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藏經洞,他偶爾取出一些佛經和絹畫,送給過往遊客,換取功德錢,他多次將經書之事上報當地官員,無人理會。

那一年,二人毫無交集。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伯希和與探險隊

王道士發現的藏經洞,是莫高窟第 16 窟(現 17 窟),那是一個長寬各 2.6 米、高 3 米的方形密室,裡面整整齊齊疊滿了幾百年積累起來的重要文獻——宋朝中期,新疆部分地區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僧侶預感到劫難發生的可能,把 2 世紀到 14 世紀的 5 萬多件佛教資料放在了 16 窟中,此後無人踏入——這些珍貴史料,在窟中一睡,竟是千年。現代學者將它們統稱為敦煌遺書。

就在它們重見天日的 7 個年頭裡,當地文化官員雖有收到王道士送來的經書,卻未有一人親臨此地,首位到達莫高窟並將其視若珍寶的,是英國人馬爾克·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

1907 年,他從維族商人那裡偶然得知藏經洞的消息後,立刻啟程,帶著中文秘書直奔敦煌。斯坦因用 14 塊馬蹄銀從王道士手中換取了 8000 多卷寫本和幾箱絹畫,從西北邊境悄悄運出,打破了敦煌的寧靜。

好在這位英國人沒有獲得進入藏經洞內的機會,因此避免了洞窟被大規模翻尋。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斯坦因與維族商人

在北京“戰鬥”過的年輕人伯希和,仍然繼續著被法國人尊為“偉大”的人生歷程,他因與兵部尚書榮祿、輔國公載瀾等晚清重要人物有過交談,帶著榮光回到家鄉後,於 1905 年被法國遠東學院任命為敦煌探險隊隊長,幾個月後,他乘火車離開巴黎,再次來到中國。

他到達莫高窟的時間比斯坦因晚幾個月,但這並未影響“收成”。

也許是因為不需要翻譯,可以直接與王道士交流的緣故,伯希和被允許進入了藏經洞。關於敦煌經文的傳說在東方學愛好者中早已口耳相傳,他原以為這裡的文物已經被盜掘一空,但當他被帶到洞中參觀時,伯希和被深深的震撼了,他看到上萬卷古代經文被疊放在洞內牆邊,像是從未被翻動過,他如獲至寶。

伯希和並不清楚,除去王道士,自己竟是走進藏經洞的第二個人。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伯希和與身後的萬卷經書

上面是探險隊的攝影人員拍攝的一張照片:伯希和蹲在洞窟裡,面對堆積如山的經卷,正在蠟燭下一件件、一頁頁地翻檢…

他在藏經洞裡待了整整 3 周,在那裡,他看到了上萬件漢文、藏文、梵文和回鶻文寫卷,以及大量的絹畫、麻布畫、紙畫。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在成千上萬卷文獻中挑選,並以寫卷中是否有新信息或語言學價值來選擇是否帶走。

“我不單接觸了每一份文稿,而且還翻閱了每一張紙片。”伯希和說。

最終,他用 500 兩銀子換取了 6000 多卷寫本和一些畫卷。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禮記第三卷(部分) P.2500

伯希和是經驗豐富的漢學家,憑藉深厚的漢學功底和考古知識,把藏經洞中所有的遺書通檢一遍,他帶走的,是絕對的精華。比如有關道教經典的卷子,幾乎全被拿走;魏晉時期何晏註釋的《論語》要點,也被帶走...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何晏論語集解卷第一(部分) P.3193

1908 年,伯希和啟程返回,他先是到達西安,在那裡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整理這些珍品,之後運到北京,再帶回巴黎。

一年後,他第三次來到中國。在得知清朝學部正在籌建京師圖書館後,他將隨身攜帶的部分敦煌寫本在北京六國飯店向學部侍郎寶熙、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劉廷琛等人進行了展示,官員們如在夢寐,他們剛剛知道,敦煌有了重大發現。

而此時,距王道士鑿開藏經洞,已經過去了 9 年,原來的 5 萬卷經書也只剩 8000 餘件。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太上洞玄靈寶升玄內教善勝還國經第五(部分) P.3678

更加遺憾的是,在官方組織人力將剩餘文物運回北京的過程中,這些經書又經歷了一次苦難旅程。每到一地,沿途官員們幾乎都會抽取挑選,甚至有些資料的一卷被撕開充作兩卷,待它們來到北京,已是凌亂不堪。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歐陽詢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 p.4510

敦煌遺書的歷史至此結束,但莫高窟的厄運卻遠未走完。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一批沙皇時代的白俄舊軍人不甘心失敗,與新政權展開了殊死的較量。結果顯而易見,白軍節節敗退,無奈之策,他們只好越境進入中國。

幾經交涉無果,新疆都督在 1921 年用分散兵力的方式將這一小撮部隊控制了起來。此時,敦煌縣知事與當地幾位共事者作出了一個愚蠢至極的決定:將所有白軍全部安置在距縣城 50 裡的莫高窟中,以免威脅敦煌的治安...

之後,就是我們熟知的慘狀,莫高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白俄士兵在窟中亂刻亂描,肆意破壞,他們將洞窟和寺院中的木質門窗、匾額隨意拆卸,刀砍斧劈,當成燒火的木柴,他們在洞窟內架鍋、生火、做飯,任其對壁畫佛像煙燻。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法國人拿走的 5000 多件敦煌遺書,在這裡

唐太宗書溫泉銘 P.4508

有人說,如果不是伯希和等人將這些文獻帶走,它們將在藏經洞發現 20 年後變成白俄士兵的“柴火”;也有人說,如果京師官員早一點發現這些經書,他們便會留在中國。

但歷史沒有如果,它就是現在的樣子。

如今,藏經洞的大部分資料散落在世界各地,以大英博物館最多,以法國國家圖書館最精。

現在可以檢索瀏覽的,便是伯希和帶走後收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的那一部分。

檢索方法:

登錄中國國家圖書館,點擊下方中國古籍保護計劃,進入中國古籍數字資源庫,在“題名”中輸入相關名號即可檢索。如不清楚相關題名,可在 p.2022 - p.5598 之間選擇一組數字檢索(也許還有其他編號,大家自己嘗試一下)。去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