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生命,都是一首歌

【仰望】:老師,我感覺好失敗,我做不了一個好媽媽。我的小孩夜不歸宿,我卻不敢問他;甚至讓我拿不到自己的手機,我無能為力;學習不在狀態,上課正常打瞌睡,作業也正常不做。我們很無奈,但是又很不甘心,不想放棄最後一點希望,可是,我應該怎麼做?


【心理師】:

你好,讀你的留言,滿滿的是挫敗感。很明顯,你已經無法駕馭在自己的小孩,這讓你覺得無能為力。在你那裡,如果一個孩子乖巧聽話,認真複習迎考,既不和壞孩子交往,又不玩手機,不做那些讓你揪心的事,是不是,你就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好媽媽?


好媽媽的標準,可不是由你來定義的。為什麼我的小孩不肯留在家裡,夜不歸宿的背後,應該有真相。自己的手機被孩子霸佔,你的無能為力的背後,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無奈?


家長的威信,怎麼無緣無故的就喪失了?既無法接受小孩的叛逆,想要正大光明地教育卻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很顯然,身為母親的無力,讓你飽受折磨。或許,在你的潛意識中,孩子就應該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偏偏是你的小孩無法體諒你的辛苦。給我的留言中,寫滿了擔憂和焦慮。家庭教育中,沒有可以複製的模板。適合他人的,未必就能夠滿足你的需要。


如果你是一個充滿無力感的媽媽,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力量,既不能肯定自己,也心懷沮喪的情緒,你的小孩會感受到你的無能為力,當你自己成為一個充滿無力感的媽媽,孩子當然無所適從,才順便爬到你的頭上來。


對孩子展現力量,不是野蠻地炫耀你的強勢,更不是你聲嘶力竭的打罵和侮辱。它應該是:一種自信的眼神,一種溫和的微笑,而不是一種沮喪和無可奈何地神情。


身為母親,必須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找回自己的力量,喚起內在那個自信,創造實相的自己,不要覺得自己無力面對孩子,而要在內心告訴自己:既然我是媽媽,我就一定有辦法。


當一個媽媽在內心找回自己的力量時,便會發現,孩子其實沒那麼難教。


找回自己的力量第一要素,不要期待別人替自己活出夢想。自己不苟且,就不會將自己的夢想轉移到孩子身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去追尋屬於你自己的夢想。


世界上,殘酷的事情是以親情囚禁一個人的靈魂和夢想進而剝奪活著的權利。沒有誰願意活在別人的夢想裡,哪怕這個夢想最終實現,哪怕這個夢想令自己站在世界之巔。


比如,若干年前因自殺而震驚全國的上海海事大學女研究生楊元元,讀本科時,媽媽跟著她,讀研究生時,媽媽仍然跟著她。跟著女兒去看自己夢想的實現。


選擇到上海讀書,不是楊元元自己的心甘情願,而是她母親的一廂情願。她不允許女兒有其他的選擇。女兒的人生就沒有了“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的機會,最後女兒選擇了自殺。


世界上著名的童星布蘭妮,最瘋狂的舉動是將自己迷倒眾生的一頭秀髮親手剪掉,剪掉以後,她看著鏡子裡的光頭的自己喃喃自語:“媽媽會瘋掉的。”


布蘭妮的媽媽有一個明星夢,但她沒有實現,決定在女兒身上實現。布蘭妮剪掉秀髮時說“媽媽會瘋掉的”,其真實的意思是,媽媽,我知道這樣做你會瘋掉,你就瘋掉吧,無論如何,我的人生我做主。


不叛逆,無獨立。請看見並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而不是實現夢想的工具棋子或複製品。讓父母成為父母,孩子成為孩子。如此,孩子才可以找到做自己的力量。

每個生命,都是一首歌


被父母控制的孩子,總想逃離家庭;被父母擔憂的小孩,總會出現學習上的懈怠。與其焦慮,不如心懷美好期待。


龍應臺曾經說過: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不必追,意味著放手和信任。


信任,是自我成長的發現;信任是自我力量的源泉;信任就是愛。那些從不輕言放棄的傳奇,都曾有過一個人,用生命去相信和守護。如果可以,就讓你的信任住進孩子的心裡。

因為每個生命都是傳奇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