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有印象嗎?不一定在電影院呦?

鬥姐說影視


在我的印象中記得第一部是《媽媽再愛我一次》,在農村露天的街道上看的,記得當時很多人都看哭了。

第二部是《少林寺》李連杰出道的第一部電影,因為是第一次看到武打片,很興奮、至今場景還是念念不忘。

有相同的經歷嗎?歡迎評論溝通。




風語視角


這個問題能勾起我很多很多的回憶!

我看過的第一部電影是《舉起手來1》

這部電影我至今記得,我當時特別小,差不多剛上小學。05年的時候,那會兒家住農村,雖然不是家家戶戶有電視,但是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家裡有電視!初次看這部電影是在我大伯家,用光盤(老家稱為:“碟子”)看的,那會兒雖然很多人有電視,但是很少有人家裡有影碟機!那會兒根本不知道啥叫,電影,總覺得電視跟電影是一個樣,都有畫面,其他的沒區別!

第一次,我大伯買了這個碟子回來後,村裡很多人都覺得好奇,搞不懂為什麼一個這麼小的東西里面能夠裝下電影,所以都去看!第一次看,很多人坐在一起,客廳(老家稱之為:“堂屋”)裡面零零散散坐了十幾個人,等我大伯一放,所有人都聚精會神的看,我也不例外!

怎麼說呢,每個人都被這部電影所吸引,因為搞笑,看的時候每個人的捂著肚子笑,所有人看完了第一遍還要看第二遍,都覺得不過癮!可能是頭一次看很新奇吧,後面好多人都去縣城裡買過這部電影的碟子,哪怕看過好幾遍,自己又買了在家裡看,還是一樣能夠笑出聲!

現在回想起來,《舉起手來1》這部電影真的是慢慢的回憶!一想起這部電影,心中很多感慨,因為還記得那會兒老家,家家戶戶都有人,第一次看有這麼多人圍在一起很和諧。然而現在,老家整個村子,就剩一些老人,年輕人一個也不在了,從此以後家家戶戶靜的可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無生機,每天都是幾個老人在家,種點菜,施施肥,也不會出現曾經那種到處串門的景象了,電視也很少看了!說到這,我只想說一句:曾經的歡笑,和諧,都已經成為了一種遙不可及的回憶!如今,我也背井離鄉不在家了!



影視經典888


做為80後,小時候一般接觸的都是都是港片居多,具體忘記了第一部是那個了,但是印象最深的應該是8-9歲的時候,在我們村上的大操場上面看的。
看的是《倩女幽魂》為什麼影響最深,小時候怕,怕的做了幾天的噩夢,都不敢走黑路了,總感覺後面有人跟著。
每次走夜路以前要,10分鐘的路程,直接跑2分鐘就到了。


其實在現在來看,這樣的特效和道具劃賬,一點都不誇張的。
小時候看寧採臣和聶小倩的愛情片段,不知道什麼,因為小,不太懂這些。

但是有一些片段還是懂點的,哈哈!!!
其實這部電影對我影響很大,後來慢慢看多了鬼片,感覺沒有這麼嚇人了,也慢慢的喜歡上了港片。

在哪個年代也基本只有港片。
燕赤霞,看了幾部倩女幽魂,還是感覺,午馬演的最好,最能表現這個角色的性格,只是很可惜。

但是給我們留下很多經典的角色,也是教學式的表演了。
張國榮就不說了,第一個偶像,永遠的偶像。

小編到現在為止,經常都去看老電影,故事簡單,正反對比鮮明,節奏明快,有真實感情,也希望中國電影越來越好。


點點觀察社會百態


印象比較深的是九三年九四年的時候,電影院上映李連杰的方世玉,那時候電視機上播的這類的動作片寥寥無幾,幾乎沒有什麼印象,幾個有印象的電視劇87版的射鵰英雄傳、金劍鵰翎,都是比較老式的。那次電影院票是我爸廠裡發的,電影院就在我家門口,當時人山人海,晚上有事沒事的都去電影院了,那個電影院是老式的劇場版影院,一共三層可以容納幾千人,周邊幾個廠的員工和家屬估計都來了,真是滿坑滿谷,座無虛席。當時還小,就被李嘉欣的盛世美顏驚呆了,雖然對女人還沒有什麼美醜的概念,但是這個是真的美到泡。李連杰瀟灑不羈更是吸引了很多同齡的小夥伴。印象最深的就是雷老虎的‘以德胡人’,蕭芳芳的‘女身男相’,胡慧中和芳芳姐的蕾絲情節、李連杰手持十八把刀隻身匹馬劫法場救父,趙文卓的鐵獅子鞋。從此迷上了李連杰,果然,他也沒有讓人失望,後來的方世玉續作、黃飛鴻系列、黑俠、冒險王、精武英雄都成為一時經典,打進好萊塢李主演的幾部戲也比較好看,一直到霍元甲,算是比較失望的一部戲,以後的水準就更不如前了。90年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當時百花齊放,各種經典電影層出不窮,有雙週一成各成一片天,更有四大天王、梁朝偉、兩個家輝一眾偶像演技派,那個時候是香港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造就了東方好萊塢的美譽。而許多小時候看的經典香港電影幾乎都是產自那個時代。80一代幾乎見證了整個香港電影從輝煌到落寞。相信幾乎八成的80後有印象看過的第一部電影都是香港電影。


rushixinyu


第一部看過的電影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那時候是讀小學,家庭條件比較差,基本沒看過電影,甚至電視都很少看。幸運的事,我的學校了組織我們去看電影。當時,我們班的同學都特別興奮,好朋友間搭夥去買辣條和瓜子,為即將到來的電影做準備。觀影當天,大家排著隊,進入的電影院。突然進入特別黑的地方找位置會覺得特別有趣和新奇,當屏幕亮起時已滿是期待。

看完《哈利波特》對我的認知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這部電影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魔法。

當哈利透過牆,進入了霍格沃茲學院的時候,對於那時候的心靈很有衝擊感,原來這就是魔法城堡。

當哈利學習飛行課,原來魔法師們是用掃把飛行,現在的我提到魔法師一定會聯想到掃把。

當哈利揮動魔法棒,念著聽不懂的咒語時,魔法原來是這樣施展的。

當然,還有許多新奇的生物,才知怪物可以長這樣。

《哈利波特》給了我一個奇妙的世界,無形中給了年少的我多了一些幻想。感覺特別的美好。

隨後,開始慢慢愛上看電影。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時常會到影像店租借光盤來看。也受了《哈利波特》的影響,在租借電影光盤時,我不再拘泥於國內的電影,會選擇一些國外的電影來看,記得有《小鬼當家》《海底總動員》等等。

對電影的最初認知,真的會影響你以後觀影的態度。記得我在租借電影光盤時,租了一部外國的鬼片,全程英文雖然有中文字幕,但是我的小學識字水平有限,而且該電影劇情緩慢,甚至開頭還有男女親密的橋段,當時跟家裡人一起看,還是非常害羞,還沒看到最後就直接選擇不看了。自那以後,我再也不看外國的鬼片,而且看的外國片必須中文配音的。當然,長大了又慢慢改觀了,但是改觀的過程倒是挺長的。

所以,給孩子的啟蒙電影,一定要選擇好。至少讓其對各國的文化,會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畢竟,好的電影會影響你的認知,甚至會引發你的思考,進而完善你的世界觀。


當下Zz


在我認為,我看過的第一部電影可能已經怎麼記得了,但在我上小學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讓我印象深刻,而這部電影就是《太極張三丰》。說起這部電影,讓我回憶滿滿,因為在我小時候是去鄰居家看光碟看到了這部電影的,而在我那時候村裡和鎮上也很難找到一個電影院,所以在電影院看是不怎麼可以能的事了。

而且在這部電影中李連杰和錢小豪兩人的功夫確實是高深莫測,讓我羨慕不已。李連杰和錢小豪的功夫也是真正的功夫很有實力,我還記得小時候和鄰居家小孩看完這部電影后也經常學著電影中的打鬥片段來打鬧嬉戲。



咕嚕小影視


第一部看過的電影是《泰坦尼克號》。

第一次看電影,還是在1999年末,在小鎮電影劇院大門外,當時還是公家單位統一組織播放的露天電影。

晚飯後,大人帶著孩子熙熙攘攘匯聚在一起。當時我對電影其實並不感興趣,更開心的是所有人能聚到一起非常熱鬧,裡三層外三層聚滿了人群,我和小夥伴一起追逐打鬧穿行其中自得其樂。

之所以對這部電影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當時在電影播放過程中,由於一些國外開放鏡頭導致父輩不約而同的驅趕我們,讓我們躲遠點。

好奇心向來是人類的天性,我們這些未成年小朋友那是越不讓看越非要看,於是那些經典鏡頭就成了第二天課堂的傲人談資。

正因為所有小朋友都沒認真看全的,於是各種腦補情節穿插其中。正是這部不完整卻極具影響力的電影撥動了我們懵懂的心,留下了無限的遐想與憧憬。

雖然家中也有彩電,但是《泰坦尼克號》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看過的第一部大片,尤其是當時只看到了邊角情節,導致其後數年因未能窺得全貌而遺憾不已。





詼線條


看過的第一部電影是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還記得是在電視上看的,至今都印象深刻,時不時會翻出來看一看,江南四大才子,春夏秋冬,華夫人,含笑半步癲,還有小強,都讓人印象深刻。

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無厘頭式的喜劇,只記得當時笑得特別開心,現在重溫就感覺在看偶像劇,但同時多了一份探究式的思考,思考當時星爺在拍這部電影時時什麼樣的心情,如今年長再看唐伯虎點秋香,心情會特別不一樣

當時的星爺很帥氣,鞏皇很清純,當時的我也很年幼,一切都很懷念


電影班長


第一次去看電影是在鄭州,記得那年我剛去鄭州,在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陌生的是第一次來,熟悉的是我最好的朋友在這,是一個最好的朋友帶我去看的,可惜的是隻記得我們一起看的,卻忘記了電影名字,那時的感覺是,電影怎麼可以還這樣看,真的震撼,你有沒有一種朋友你只記得跟她在一起,卻忘了當時做事情的內容,感恩我們可以有這樣的朋友,才擁有這樣美好的回憶,這個忘了名字的電影是我們在一起的見證


面面細雨


我看的第一部電影不記得,但是我記得我第一次去電影院看的電影(現代化電影院哈),電影名叫《明日邊緣》,還是3D電影,當時我是讀高中,放假了和幾個朋友一起去看的,我們幾個像第一次進城一樣,傻兮兮的選擇的第一排的座位,第一排看電影還要昂著頭,戴著3D眼睛在這個位置看還特別暈,更有意思的是,可能是因為我們沒認真看吧,幾個人愣是沒看懂,看到一半我們在電影院開啟了打遊戲模式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