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当找回腾紫荆的家人那一刻,范闲开始对王启年刮目相看。

《庆余年》的火爆,王启年的角色功不可没。

一身九品上,不输于大宗师的轻功,绝顶的追踪之术,严重的妻管严,卑微的职位,投机倒把的行为,仿佛都在为其参与的重大秘密任务做着“恰到好处的掩饰”,时不时就能令到观众兴趣盎然。

老戏骨田雨对于这些冲突感的把握是驾轻就熟,特别是爱财的人物性格,把“抱大腿”的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但是抱大腿的王启年,却引起了各路观众猜想。

最意外的猜想,说他是庆帝的亲弟弟,这不仅仅是角色扮演者田羽的到位功力,也证明了观众并不讨厌王启年的“抱大腿”,尤其是王启年不仅抱的还不是一个大腿,范闲,陈萍萍,大家认为还有庆帝。

庆余年第一季的结局,范闲被言冰云一剑穿心,观众依然大呼,现场不见王启年。

导演的安排居然是“权力巅峰的范闲可以死,但是利己不损人的王启年必须活”,不仅为天下第一权臣范闲的复活埋下最重的伏笔,也说明了一个商业管理中的重要原则----

利己不损人

利己不损人,就是选择正确的竞争生态位。

什么是生态位?

首先是同一类物种,同一种食物的完全竞争状态,呈现S型增长曲线。

俄罗斯人格乌司将一种双小核草履虫和一种叫做大草履虫的生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浓度的细菌培养基中,几天后,这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都呈S形曲线增长。也就是说不会一直增长,达到C点后,数量增长就平掉了,并不是J型曲线那种不断的增长。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其次同一种食物完全竞争状态,两种不同类物种,增长的快的导致另一类死亡。

然后格乌司又把两种草履虫放入同一个细菌培养皿中培养,并控制一定的食物,结果16天后,双小核草履虫仍自由自在地活着,而大草履虫却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经过观察,两种草履虫并没有互相攻击的现象,两种草履虫也没有分泌有害物质。

原因就是双小核草履虫在和大草履虫竞争同一食物时增长比较快,导致大草履虫死亡。

接着,格乌司又做了相反的一种试验。

最后是两种不同类物种,同一食物各取所需的竞争状态,双方均能存活下来。

格乌司把大草履虫与另一种袋装草履虫放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培养,结果两者都能存活下来,并且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水平。这两种虫子虽然竞争同一食物,但袋状草履虫占用的恰恰是不被草履虫需要的那一部分食物。

这就是一种生态位现象。大自然中,存在者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也就是对食物,对空间,一定不能完全占有,只能各取所需。

亲缘关系相近,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一个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比如商场上,美国市场有亚马逊商城,中国市场有阿里巴巴天猫商城。

即使在一个区域,必然有空间分割,更有利于生存。比如商场上,面对IBM电脑的强势,苹果电脑选择了从美国市场的学生群体(不同市场)切入市场,学生可以半价购买甚至更低价格购买苹果电脑,因为IBM的已经强势的占领了美国市场的企业白领群体空间。

就算弱者和强者同时处于一个共同的空间,弱者依然可以顺利生存下来,因为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相同的。正如牛吃草,狮子却吃肉。哪怕同时都是吃肉,也会分为白天是狮子捕猎,傍晚是老虎捕猎,晚上是狼出来觅食。比如商场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趋势下,小米选择了从互联网网购人群切入市场,开启在线预定手机,而不是强行攻击线下手机专卖店的购买人群。

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生态位,但这并不排斥其他物种的侵占。行业竞争也是一样,企业的产品刚进入某一个特定的市场,往往没有竞争对手,形成“竞争前生态位”。但是市场是开放的,很快就有竞争对手大举进入该市场,形成了“竞争中生态位”,但是市场容量足够大,食物够多,也就相安无事。随着各自的市场份额(食物)相对缩小,”激烈竞争生态位“就出现了。这个时候,无论企业是强还是弱,都要变得快速起来,狮子要快,羚羊也要快。

竞争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强者和弱者结合,才是对自己的生态位的高度最大发挥。老虎很强,但是其生态空间被人类逐步开发殆尽,导致数量越来越少。而被视为弱者的老鼠,虽然时刻面临被人类迫害的命运,但是到处都有。

因为老鼠的生态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贴着人类生存,获取一点人类的食物,所以老鼠药和棍棒也无法阻止他们生存。

所以事实证明,衡量商业竞争成功不是”竞争前生态位“的昙花一现,而是竞争前,竞争中,激烈竞争三个生态位一直能生存下去的企业。

王启年看清楚了自己的生态位,作为鉴查院文书,结合自己的优势追踪技能,选择了跟随范闲的定位,但是又不能贪图大名、大利和大权,一路坚持下来,从来都是利己不损人。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萧何,王翦,司马懿都遵循了“利己不损人”的定位,实现了强弱共存。

有生态位,还需要定位,定位必须利己不损人,才能持久。

什么是定位?

定位就是要让自己进入消费者的大脑,让消费者对自己有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得到消费者信任。这一理念,多年来一直影响着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的成败。

萧何作为创业元老,守住丞相生态位,坚持辅政重臣的定位,尽力管理好后方,并把自己的一切都用来支援前线,成为汉朝首功之臣,得以善终,后代多被朝廷照顾。

萧何如何取得刘邦信任?

亲戚上战场表决心。

早在刘邦与项羽交战最艰难时期,刘邦对萧何就有过不放心的迹象,他一次次的从前方派人回来慰问萧何,萧何有一个下属感到这很不正常,就对萧何说王自己在外面这么艰苦的作战,却一次次的派人回来慰问你,实际上是对你有疑心,所以你最好把凡是能参战的亲属都送上前线,这样王就能相信你了,萧何觉得他分析的很有理,就把自己几十个亲属都送上了战场,总算打消了刘邦的疑心。

捐身家表忠心。

刘邦听说韩信被杀后,专门派使者回京城,将萧何由丞相晋升为相国,封他五千户人家,还派一个都尉带领五百个兵保护萧何。有人对萧何说,皇帝在外面辛苦作战,您轻轻松松的留守京城,皇帝反倒给您加封,这是因为韩信反叛皇帝对您也起了疑心,您最好不要接受加封,反倒把自己的家产都捐出来,作为军用,这样皇帝就会高兴,于是萧何又赶快谢绝加封和捐献家产。

贪财表恒心。

刘邦打英布,但是又怕关中的老百姓拥护萧何,这样下去,离灭族的也就不远了,萧何采纳了他人建议,不断购买田地,把自己装得很贪财的样子,这样皇帝觉得他爱的只是钱,并没有政治野心,也就放心了。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王翦统一六国的占了一半的功劳,守住将军生态位,坚持开国重臣的定位,战胜后就急流勇退,成为战国名将,保住晚节,子孙幸福。

王翦如何取得秦王政的信任?

1、敢于放下,回归故里。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结果不久,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是为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

2、秦王政亲自拜访王翦要求出山,五次求赐。

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启程 ,王翦出征时向秦王要田要宅,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60万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3、急流勇退。

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历任多位相国,无论是范雎、蔡泽,乃至吕不韦,都对他十分尊重。当他攻下燕都之后,迅即上表告老还乡,此时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一半。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政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司马懿三朝元老,守住将军生态位,坚持托孤重臣的定位,兼顾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自己得以善终,也为后代打下了坚实基础

司马懿如何取得三个皇帝的信任?

只听曹操的命令,非常拥护曹操。

尽管曹操直到司马懿心怀狼子野心,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同时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追随曹丕,认真辅政平乱。

当曹丕进攻东吴,后方就是司马懿认真镇守,提供军需粮草。曹丕临终,将魏明帝曹叡(读音rui4声,同睿)托付给司马懿。

魏明帝曹叡临终,又将齐王曹芳托付给司马懿。

清曹芳侧,同时架构了曹魏宗室。

司马懿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魏明帝驾崩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 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也的确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司马昭篡位成功。

利己不损人在司马懿这里变了吗?

只是有点弯曲了,是曹爽,步步紧逼,不留空间给司马懿,破坏了生态位的平衡。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将定位落地,需要三个步骤,企业才能形成“利己不损人”长远发展。

企业必须全面了解和分析目标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在同类产品上的位置,再确定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的位置,以及如何接近目标消费者,才能发挥最大限度成功。

1、做好定位。

首先是可以干什么。

其次是自己能干什么。

最后是识别目标消费者。

举个例子:奇瑞QQ汽车品牌的发展。

可以干什么?

奇瑞QQ汽车,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汽车行业的机会,决定进入汽车行业。

自己能干什么。

通过长期和国外汽车品牌合作的机会,奇瑞积累了汽车开发的全部项目管理经验和数据,从而率先具备独立开发汽车产品的能力。

最后是必须识别目标消费者。

奇瑞QQ的目标消费者是收入不高,但是有知识和品味的年轻白领。也就是大学毕业后2-3年的白领,只要达到人均月收入2000元,就可以轻松拥有一款轿车。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选择适合自己的定位。

里斯和特劳特曾经提出三种定位选择。一是强化现有位置,避免正面打击。二是寻找新的空间,获取先占优势。三是重新定位,就是当竞争者占据了他不该有的市场空间,让顾客认清对手的不实和虚假一面,从而让竞争对手为自己让出它现有的空间。

简单说,就是如何接近自己定位的目标消费群体。

回到奇瑞QQ汽车的例子

除了价格适合年轻人,配置和品牌识别也适合年轻人。

在车内安装了I-SAY数码听系统,让QQ成为会说话的QQ,并且该系统和互联网紧密相连,完全迎合离不开网络的年轻一代。

名称取名QQ,来自网络语言,意思是”我要找到你“,突破了传统汽车的命名,也迎合了年轻人的个性。

同质化时代,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情感到底要凝聚在谁的身上,对于大多数品牌,一定要建立在需要自己的那群人身上,如果是落在另一个群体上,你的定位就会失败,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落败。

这一方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奏效。因为移动互联网虽然让一切变得快了,但是本质上却没有改变”生态位“。只是企业必须更加精准聚焦自己的消费人群了,绝对不允许模糊不清。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3、坚持执行定位。

通过各种手段,特别是宣传,必须贴近自己的目标人群。比如广告,员工着装和行为举止及服务的态度,产品质量的口碑,要传播出去,更要坚持传播,直到你的目标人群对你产生了认同。

坚持的意思,在三个生态位发展期间,不要随意更改定位。

简单说,做利己不损人的事就对了。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结语

利己不损人,在职场也依然有效。个人职场发展,也要注意生态位。职场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说社会环境,包括文化,观念,道德和政策。

每个人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就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擅长,经验,社会资源,确定自己的位置,看清楚自己的所处的生态位,然后做好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定位,坚持执行定位。

在生态位的发展过程中,坚持利己不损人,只有这样才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王启年的“利己不损人”在商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