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劇評:販賣惡的六六,迷幻的孫儷


《安家》劇評:販賣惡的六六,迷幻的孫儷

《安家》


最近熱播的《安家》,一路引發熱議,話題不斷,人氣持續走高。然諷刺的是豆瓣評分卻遭遇滑鐵盧。何以如此大的反差?縱觀原因,當然和女主孫儷的捐款事件有關。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它原因嗎?

《安家》的編劇六六,一直以來都是收視界的保證。《蝸居》、《雙面膠》等,每一次都會引發社會熱議話題,《安家》更是如此。六六的劇何以如此熱門,是因為她的劇有著自己鮮明的風格,辨識度很高。總結起來,有以下特點:

一、結合當時社會熱門話題。比如鳳凰男和孔雀女,婆媳大戰,小三房產大戰等。

二、販賣人性之惡,戳中人性痛點。多元的社會,我們的心理需求似乎也多元化起來。就前一段被狠批的《娘道》,在我們老家引發的收視熱潮絕對是你想象不到的。所以,於正的劇走紅,是因為有太多的灰姑娘想要遇見白馬王子。六六的劇走紅是因為有太多婚姻家庭不幸的人想要給自己的不幸找到出口。我過得不好,我很痛苦;我遇到了渣男,我很不幸。所以我需要找到比我更不幸的人,以證明我過得還不算最不幸。所以說販賣焦慮的咪蒙火了,販賣人性本惡的六六也火了。


《安家》劇評:販賣惡的六六,迷幻的孫儷

太表姑奶奶


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在虛擬中演繹《基督山恩仇記》,滿足大眾心理需求,引發集體快感。面對人性的惡,我們通常無能為力,可在六六的劇中就不一樣了,謀房產的,我讓你得不到,給國家捐了我也不讓你賣出去。做小三的綠茶X,可謂是賠了感情又失房,那叫一個痛快。

所以說,六六的劇本想要不火都難。低級的營銷是產品,而最高級的營銷是人心。我們確實得承認,六六絕對是一個營銷界神一般的存在。然就一部電視劇本身來說,它又怎麼樣呢?

《安家》劇評:販賣惡的六六,迷幻的孫儷

知否


我們細看六六的劇,從《蝸居》、《雙面膠》到《安家》,一路看下來,我們看到了什麼?看到的是人性的惡。看到鳳凰男亞平的自私冷漠;看到孔雀女麗鵑的尖酸刻薄;看到對房產中介頤指氣使的老頭老太太;看到不是人老變壞,而是壞人變老的太表姑奶奶;看到了假裝清高,實際物質的綠茶X知否。看到這些,我的心不寒而慄。六六的劇中,感覺正常人不多,只能說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這個世界的確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可是否真的如六六所寫的那麼糟糕呢?我想也未必。

我從不排斥那些揭開世界以真相的人,相反我很敬佩他們,因為那需要極大的勇氣、悲憫和愛。比如寫《活著》的餘華。可六六是這樣的作家嗎?顯然不是,她只是販賣人性的惡,僅此而已,因為我們在她的作品中從來看不到悲憫和愛。而販賣人性之惡的作品從不缺乏話題度和關注度。

《安家》劇評:販賣惡的六六,迷幻的孫儷

《雙面膠》


而且從她的劇中,傳達出了這樣的一些價值觀。

首先,貧窮是一種原罪。就比如六六筆下鳳凰男的惡,其實就是源於貧窮。《安家》中房似錦和徐文昌同樣有著不幸的原生家庭,可為人行事卻有著天壤之別,這隻能說是窮養和富養的區別。

其次,對待惡人,只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因為在六六筆下,對付惡人只能睚眥必報。這恐怕也符合她自己的價值觀。大家關注她的博客就瞭解。

最後,人是有等級的,窮人就不該有什麼自尊心。就像婁山關那樣,攪黃人家一筆大單子,還可以心安理得的吃人家送的包子;紮了人家的車胎,還可以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還回去。相親就是一場赤裸裸的等價商品交易會。

《安家》劇評:販賣惡的六六,迷幻的孫儷

婁山關


總之,在六六的世界裡,你有錢你就什麼都有了,你沒錢你就什麼都不是。你壞就是因為你沒錢。

再說一下娘娘的演技,明明氣場十米,卻硬要飾演一個從十八線小城市來的,畏畏縮縮的小姑娘,實在是難為了她,可能是娘娘演多了。氣場這東西不是說有就有,說沒就沒的。而且可能有些減肥過度,滿臉粉也遮不住的褶子,硬要變成二十多歲充滿膠原蛋白的臉,感覺實在是滿屏的尬。似乎老提褲子的羅晉更像小夥子一些。

《安家》劇評:販賣惡的六六,迷幻的孫儷

房似錦


販賣惡的六六加上迷幻的娘娘,這部劇口碑撲街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