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這4位當之無愧

我國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這4位當之無愧

君皇一怒狼煙現,王圖霸業談笑間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勢不可擋。有人說歷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也有人說歷史是由一些偶然事件拼湊而成的,而推動這些偶然事件關鍵進程都是一個個偉大人物,是他們影響了歷史、創造了歷史。

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歷史。而要說起這些能夠影響歷史的偉大人物,皇帝們無疑是無法迴避的一類人。能夠被多數人公認,後世敬仰的皇帝恐怕只有4個,按時間順序排列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清聖祖。

華夏一統始皇帝

秦朝以前的朝代是商、周等朝,但商、周與秦以後的王朝是有很大不同的。商、周總體上來說屬於西方中世紀以來的那種封建時代,統治結構採取分封制,地方實權往往在諸侯手中,這些諸侯就如同西方的封建領主,隨時可以獨立稱王,商王、周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名義上的大王。

我國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這4位當之無愧

朝廷靠著分封的大大小小的諸侯進行間接統治,大王的權力有限。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峰火戲諸侯,周幽王姬宮涅為討美人褒姒的歡心點起峰火調動各路諸侯,當諸侯明白被戲耍後,都異常氣憤,至此周幽王在諸侯中的信譽沒了,王權至此喪失。

所以當犬戎在申族的指引下攻到鎬京的時候,周幽王讓手下點燃烽火臺,這個時候諸侯卻無一前來,幽王因此被殺、鎬京被破,西周因此滅亡。再有就是春秋時期的諸侯割據,周王就算是想調兵都調不動了,只是名義上的共主罷了。

冰與火之歌想必大家沒看過原著也看過電視劇權力的遊戲吧,裡面維斯特洛大陸的七大國雖然受君臨城的轄制,但如果認為君王無道,七大王國隨時可以反叛,這就是封建制。

所以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制,建立了真正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奠定了中國幾千年的大一統的格局,他的功績是開創性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我國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這4位當之無愧

如果沒有這種大一統的格局,中國或許也會像歐洲那樣,小國林立,雖然各國之間族源相近,就是統一不起來,導致即便成立了歐盟,也因整體實力的不足無法和超級大國抗衡。

雖然,嬴政以及後來的二世胡亥在中央集權的道路上實行了過於嚴酷的峻法,導致人民怨聲四起,秦朝二世而亡,但嬴政自稱的始皇帝確是當之無愧的。是他,也只有他開創了我華夏民族大一統的歷史。

中華武聖漢武帝

秦以前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由於中原地區沒有形成大一統的國家,他們各部族與中原的各個勢力之間達成了相對的平衡,所以草原民族也有沒結成強大聯盟的意願,基本上還是一盤散沙。

但秦統一後到漢初的這幾十年內,北方草原民族面對強大的大一統中原王朝,為了獲取生存優勢,不得不結成更強大的聯盟來抗衡,爭取與中原王朝相比在軍事力量上的優勢,這樣北方就形成了強大的匈奴王朝。

漢初滅秦、滅楚的戰爭剛剛結束,國家百廢待興,國力貧弱,北方匈奴一度擾得中原王朝不得安寧,甚至連呂后這等強勢人物,面對匈奴單于來信要娶她為妻的羞辱,也只能忍氣吞聲。

漢王朝在經濟上,經過了文景兩代皇帝的休養生息後,國力大幅提高,到了武帝就有了與匈奴一戰的本錢。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打得就是國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文景兩朝的文治,就沒有武帝的武功。

當然,物質積累只是戰爭勝利諸要素中的一個,武備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武帝意識到作為農耕民族的漢人,天生不善騎射,馬匹也不足。匈奴騎兵機動性強,中原每每出動大軍圍剿,由於步兵機動性差,即便打到匈奴地盤,匈奴地廣人稀,遠遠看到你這般強橫實力,早就遠遠跑開了,很難與之決戰,反倒是徒勞無功。

我國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這4位當之無愧

所以武帝悉心培養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青年將領,訓練精銳騎兵。由於這些將領的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加之兵士勇猛用命,把匈奴打得一敗塗地。

經過幾十年的戰爭,匈奴分裂成南北兩支,南匈奴併入漢地投降了漢朝,北匈奴滅國,向西逃到了歐洲。


但即便這樣一支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北匈奴殘部,到達歐洲後相比歐洲的封建領主們其戰力也極為可怖,他們甚至打到了歐洲腹地,建立了現在的匈牙利。

這是我華夏民族,面對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唯一的一次壓倒性勝利,從此華夏的主體民族被叫做了漢族。漢武帝劉徹,不愧我華夏民族的一代武聖。

開元盛世唐太宗

如果說漢武帝劉徹以我華夏民族一已之力滅了匈奴。那太宗李世民卻憑藉其自身的卓越軍事才能把周邊的各個少數民族盡皆打服。李世民在征服了周邊各少數民族後,

被少數民族尊為天可汗。

我國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這4位當之無愧

李世民在歷史上一直倍受詬病,原因是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親手殺死了兩個兄弟,奪取了皇位,至於是被逼自衛還是主動為之,當時的歷史情境我們無從得之,但李世民開創的開元盛世卻是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說到這裡,不能不提一下唐的前朝隋朝,隋煬帝雖然最終不得民心,窮兵黷武,但他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卻給之後的唐王朝打通了任督二脈,使得唐帝國的經濟中心變得空間富庶,給國家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撐。

這也是唐王朝在短短几十年國力獲得大幅提升的關鍵。那時的民族融合之勢已成,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通婚的不在少數,就連李世民也有北方遊牧民族鮮卑的血統。

那時的長安街市上世界各地的人絡繹不絕,大食的商人、天竺的僧人、羅馬的傳教士、日本的遣唐史,中國儼然一副世界中心的模樣。

唐王朝代表著中國古代最為強盛燦爛的時期,而這一切都始於那個叫李世民的漢鮮混血皇帝開創的嶄新時代。

謀定版圖清聖祖

清作為一個由北方遊獵的滿族人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雖然一度也被中原漢人稱為蠻夷,就連日本也不承認大清是代表中國的正統,但不得不說他的歷代皇帝卻幾乎沒有一個昏庸無道的。雖然文治武功不盡相同,末代的幾個皇帝還背上了喪權辱國的罵名,但以筆者看來國力的強弱和內外部環境佔了他們成就高低的大部分原因。

我國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這4位當之無愧

清這個皇朝系統勝在除了初期八旗兵的能征善戰外,他們沒有了當初蒙古人建立元朝時的那股傲慢,他們學習漢族的優秀文化、與漢族的地主階級共同治理這個龐大的國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所以皇朝內部能夠形成某種合力。

清聖祖康熙時期先後平定了吳三桂等三番王、葛爾丹的叛亂,收復了寶島臺灣,打敗了入侵的沙俄。全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了空前的1300萬平方公里,並且都進行了有效的統治。

這與明王朝的七八百萬平方公里比起來,可以說大大拓展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也奠定了當今中國的疆域基礎,可以說沒有清朝的疆域積累,就沒有現在這麼大的中國。

所以說清聖祖康熙謀定了當代的中國版圖。

可能你不知道的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大小小共有25個朝代,494位皇帝,這些皇帝們靠著自己或昏庸或賢能的表現,來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我們的歷史。

雖然皇帝們自稱真龍天子,把自己吹噓得神乎其神,但實際上,他們也是肉體凡胎的普通人,也有著凡人的七情六慾,基因中也自帶了凡人的貪、嗔、痴。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在皇權至上的環境中,沒有外力的強力約束,個人很難克服掉自身各種與生俱來的基因缺陷,這就像把一個人置身於各種金錢、美色、皇權的包圍中,而讓他心繫國家時不時的把這些貪、嗔、痴一腳踢開一樣,一般人很難做到、做好,所以做個被人民、被歷史認可的好皇帝,真的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

我國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這4位當之無愧

因此在這近500個皇帝中,沒幾個能夠真正稱得上賢能的君主。當然,在中國的割據時代,那些偏安一隅的小國家,也不乏出了一些賢能的君主,但礙於國家實力不夠強大,沒有機會和力量創造輝煌的歷史,這些皇帝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