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这4位当之无愧

我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这4位当之无愧

君皇一怒狼烟现,王图霸业谈笑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有人说历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也有人说历史是由一些偶然事件拼凑而成的,而推动这些偶然事件关键进程都是一个个伟大人物,是他们影响了历史、创造了历史。

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历史。而要说起这些能够影响历史的伟大人物,皇帝们无疑是无法回避的一类人。能够被多数人公认,后世敬仰的皇帝恐怕只有4个,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清圣祖。

华夏一统始皇帝

秦朝以前的朝代是商、周等朝,但商、周与秦以后的王朝是有很大不同的。商、周总体上来说属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那种封建时代,统治结构采取分封制,地方实权往往在诸侯手中,这些诸侯就如同西方的封建领主,随时可以独立称王,商王、周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名义上的大王。

我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这4位当之无愧

朝廷靠着分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进行间接统治,大王的权力有限。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峰火戏诸侯,周幽王姬宫涅为讨美人褒姒的欢心点起峰火调动各路诸侯,当诸侯明白被戏耍后,都异常气愤,至此周幽王在诸侯中的信誉没了,王权至此丧失。

所以当犬戎在申族的指引下攻到镐京的时候,周幽王让手下点燃烽火台,这个时候诸侯却无一前来,幽王因此被杀、镐京被破,西周因此灭亡。再有就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割据,周王就算是想调兵都调不动了,只是名义上的共主罢了。

冰与火之歌想必大家没看过原著也看过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吧,里面维斯特洛大陆的七大国虽然受君临城的辖制,但如果认为君王无道,七大王国随时可以反叛,这就是封建制。

所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建立了真正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大一统的格局,他的功绩是开创性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这4位当之无愧

如果没有这种大一统的格局,中国或许也会像欧洲那样,小国林立,虽然各国之间族源相近,就是统一不起来,导致即便成立了欧盟,也因整体实力的不足无法和超级大国抗衡。

虽然,嬴政以及后来的二世胡亥在中央集权的道路上实行了过于严酷的峻法,导致人民怨声四起,秦朝二世而亡,但嬴政自称的始皇帝确是当之无愧的。是他,也只有他开创了我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历史。

中华武圣汉武帝

秦以前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由于中原地区没有形成大一统的国家,他们各部族与中原的各个势力之间达成了相对的平衡,所以草原民族也有没结成强大联盟的意愿,基本上还是一盘散沙。

但秦统一后到汉初的这几十年内,北方草原民族面对强大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为了获取生存优势,不得不结成更强大的联盟来抗衡,争取与中原王朝相比在军事力量上的优势,这样北方就形成了强大的匈奴王朝。

汉初灭秦、灭楚的战争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国力贫弱,北方匈奴一度扰得中原王朝不得安宁,甚至连吕后这等强势人物,面对匈奴单于来信要娶她为妻的羞辱,也只能忍气吞声。

汉王朝在经济上,经过了文景两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后,国力大幅提高,到了武帝就有了与匈奴一战的本钱。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得就是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文景两朝的文治,就没有武帝的武功。

当然,物质积累只是战争胜利诸要素中的一个,武备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武帝意识到作为农耕民族的汉人,天生不善骑射,马匹也不足。匈奴骑兵机动性强,中原每每出动大军围剿,由于步兵机动性差,即便打到匈奴地盘,匈奴地广人稀,远远看到你这般强横实力,早就远远跑开了,很难与之决战,反倒是徒劳无功。

我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这4位当之无愧

所以武帝悉心培养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青年将领,训练精锐骑兵。由于这些将领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加之兵士勇猛用命,把匈奴打得一败涂地。

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匈奴分裂成南北两支,南匈奴并入汉地投降了汉朝,北匈奴灭国,向西逃到了欧洲。


但即便这样一支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北匈奴残部,到达欧洲后相比欧洲的封建领主们其战力也极为可怖,他们甚至打到了欧洲腹地,建立了现在的匈牙利。

这是我华夏民族,面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唯一的一次压倒性胜利,从此华夏的主体民族被叫做了汉族。汉武帝刘彻,不愧我华夏民族的一代武圣。

开元盛世唐太宗

如果说汉武帝刘彻以我华夏民族一已之力灭了匈奴。那太宗李世民却凭借其自身的卓越军事才能把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尽皆打服。李世民在征服了周边各少数民族后,

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

我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这4位当之无愧

李世民在历史上一直倍受诟病,原因是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两个兄弟,夺取了皇位,至于是被逼自卫还是主动为之,当时的历史情境我们无从得之,但李世民开创的开元盛世却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唐的前朝隋朝,隋炀帝虽然最终不得民心,穷兵黩武,但他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却给之后的唐王朝打通了任督二脉,使得唐帝国的经济中心变得空间富庶,给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这也是唐王朝在短短几十年国力获得大幅提升的关键。那时的民族融合之势已成,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通婚的不在少数,就连李世民也有北方游牧民族鲜卑的血统。

那时的长安街市上世界各地的人络绎不绝,大食的商人、天竺的僧人、罗马的传教士、日本的遣唐史,中国俨然一副世界中心的模样。

唐王朝代表着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灿烂的时期,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叫李世民的汉鲜混血皇帝开创的崭新时代。

谋定版图清圣祖

清作为一个由北方游猎的满族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一度也被中原汉人称为蛮夷,就连日本也不承认大清是代表中国的正统,但不得不说他的历代皇帝却几乎没有一个昏庸无道的。虽然文治武功不尽相同,末代的几个皇帝还背上了丧权辱国的骂名,但以笔者看来国力的强弱和内外部环境占了他们成就高低的大部分原因。

我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这4位当之无愧

清这个皇朝系统胜在除了初期八旗兵的能征善战外,他们没有了当初蒙古人建立元朝时的那股傲慢,他们学习汉族的优秀文化、与汉族的地主阶级共同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所以皇朝内部能够形成某种合力。

清圣祖康熙时期先后平定了吴三桂等三番王、葛尔丹的叛乱,收复了宝岛台湾,打败了入侵的沙俄。全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了空前的1300万平方公里,并且都进行了有效的统治。

这与明王朝的七八百万平方公里比起来,可以说大大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也奠定了当今中国的疆域基础,可以说没有清朝的疆域积累,就没有现在这么大的中国。

所以说清圣祖康熙谋定了当代的中国版图。

可能你不知道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共有25个朝代,494位皇帝,这些皇帝们靠着自己或昏庸或贤能的表现,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历史。

虽然皇帝们自称真龙天子,把自己吹嘘得神乎其神,但实际上,他们也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也有着凡人的七情六欲,基因中也自带了凡人的贪、嗔、痴。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皇权至上的环境中,没有外力的强力约束,个人很难克服掉自身各种与生俱来的基因缺陷,这就像把一个人置身于各种金钱、美色、皇权的包围中,而让他心系国家时不时的把这些贪、嗔、痴一脚踢开一样,一般人很难做到、做好,所以做个被人民、被历史认可的好皇帝,真的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我国历史上近500位皇帝,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这4位当之无愧

因此在这近500个皇帝中,没几个能够真正称得上贤能的君主。当然,在中国的割据时代,那些偏安一隅的小国家,也不乏出了一些贤能的君主,但碍于国家实力不够强大,没有机会和力量创造辉煌的历史,这些皇帝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