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农民合作社和药厂合作,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陇西黄芪哥


中药材农民合作社和药厂合作,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中药材农民合作社和药厂合作,最大的问题是种植药材的质量含量还有就是要保证药厂的需求量不能转卖他人。而药厂则需要在药材质量含量保证的情况下,直接验货收货,资金不拖欠。



有不少的药厂或个人做过跟农户合作种植药材,药厂或个人负责提供种子、种苗,回收药材销售。但农户要保证种植的药材的质量和含量而且不能转卖他人。可是尽管你提供了种子、种苗,可药材涨价啦,农户就会把药材卖给别人,只有少量的差货来卖给药厂或个人,不讲信用。还有就是因为合作种植药材不愁销路,很多人就会疏于管理,使种植的药材质量、含量低,然后就是药厂不愿意收货或是因为药材质量差货款不会及时支付清造成双方矛盾。


至于中药材农民合作社和药厂合作面临的问题是同样的。因为药材是要求含量和质量的,所以种植必须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在选种育苗 ,土壤灌溉等等各种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跟药厂合作,这样就不会因为药材质量、含量问题药厂拒绝收货。还有就是药厂货款不会提前预付或现款支付,都会有一定的期限,所以要有一定的资金才可以和药厂合作的。

再就是一定要签好合同,根据市场行情定价,不然就会出现药材价格涨到100元/斤,而你订的价格是30元/斤。你说能交货吗?如果药材掉价订的100元/斤,而市场价是30元/斤,药厂肯定不会收货的。所以签订合同很重要。



不管跟谁合作,生意讲究诚信为本,只有讲信用,并且种植的药材符合药厂要求就会双赢的!


西北药乡大姐


我的家乡,吉林省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南麓,浑江中游,这里有很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人参、灵芝、贝母等等中药材资源。素有“人参之乡”、“中国中药之乡”之美誉。



中药材农民合作社与药厂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上升到供需关系的范畴,两者之间即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价格问题

作为种植者,无论是农户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希望自己的努力付出能够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同样的问题,药厂也是这么想的。这样就要双方对市场充分了解,只有达到双方共赢才能够长久。但是,价格问题,始终是两者之间的最核心问题。



账期问题

收购量大的厂家都会提出账期的要求,缓解资金压力。这样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合作社来说,即有风险又有压力。虽说算不上最大的问题,但会影响一些合作。

质量问题

对于农户来说,即要关心质量,还要关心产量问题。但药厂收购的标准比较统一和固定。农户朋友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品质。否则适得其反。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但这种合作又是很必要的,双方在博弈之间寻找平衡,只有共赢的合作才能长久!

我的“双韵白山印象”,期待大家的关注!

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双韵白山印象


农民种植中药材可是一个地方一种,各地都有自己的品牌或者影响力的中药材品种和种类,于是出现了大量的中药材合作社,也产生了一部分合作社和药厂签订意向协议的事情,这本来就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关系,但是也会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个矛盾就是中药材种植户要的是产量,而药厂要的是质量,两者之间只有一个契合点才能发展起来。

我们这里曾经有一个药厂和当地签订了丹参种植合同的时候。那个时候,丹参滴丸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因为丹参能提取有效的治疗药物成分,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但是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药厂看中的是局部地区的高质量丹参,而种植区农民却将部分丹参种植在产量高的土壤,收购中药材的时候,这些丹参被检测出来有效成分含量低,要么拒绝收购,要么价格压的很低。如此一来就和当地农民产生了敌对情绪,部分种植基地就这样消失了。



第二个就是技术是否适应当地种植习惯的问题。

在当地种植丹参,技术员要求少施氮肥,甚至于不准用氮肥,部分听话的种植户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一般,而有的种植户偷偷撒施氮肥,结果生长旺盛,而且根部产量很高,药厂在收购的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收购,心里却非常不满意,最后只能放弃这些种植基地。


第三个应该是弄虚作假的问题。

药厂规划了一定的种植区域,就必须按照原有的保护价收购,而有的种植户在市场价格低的时候,就暗地里收购大量的市场上的中药材,最终导致制成品数量少,因为缺失诚信,而被药厂拉入黑名单,该基地也就无法继续和药厂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了。

总结:中药材合作社其实承担了技术指导、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供应或者监督、产品营销等,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该合作社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导致合作社无法正常运营。所以,只有从一开始就指定严格的制度,用制度管理,用技术约束,用管理出效益,绝不是为了蝇头小利而丧失长期稳定的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