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电影《寄生虫》讲述了韩国无业游民金基泽一家为了上位,不择手段寄生到富人家庭,引发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悲剧。

2020年2月10日,电影《寄生虫》荣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原创剧本。

在此之前,该部影片已获得多项重磅奖项,如: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影片奖,第77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第2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BIFA)最佳国际独立影片等。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电影《寄生虫》凭什么能斩获多项殊荣呢?

该部影片情节紧凑,层层推进,伏笔铺垫到位,多次反转,结局令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好的电影通常能发人深省,电影《寄生虫》也不例外。导演通过设计巧妙的故事情节向我们阐述了两个人生哲理:

·靠不择手段,欺骗来的幸福不会长久。

·尊严,是生而为人重要的东西。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现在,我们随着精彩的电影情节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靠不择手段,欺骗来的幸福不会长久。

金基泽一家生活在一个半地下室里。一家四口都没正当职业,靠兼职给人折披萨盒为生。金基泽有一儿一女。儿子金基宇大学考了四年都没考上,女儿金基婷虽有画画方面的天赋,但却没钱获得更好的培训。

这天,基宇的同学来找他,想让去做家教。这位同学说,他给一个富人家的女儿当兼职英语教师。现在,他要出国留学一段时间,这份家教让给基宇接替。

基宇满心欢喜,并收下了同学送给他的一块石头。难道这块石头能改变他的命运?基宇称它为“幸运石”,并经常随身携带。

因为没有上过大学,怕面试不过关,基宇让妹妹基婷帮他伪造一张大学毕业证书,以便蒙混过关。侥幸的是,基宇取得富人朴太太的信任,得到了这份兼职工作。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基宇,无意中听到朴太太想给小儿子找个美术家教,一个邪恶的“寄生”计划在他脑海中闪现。基宇忙不迭地向朴太太推荐,说他认识一个海外归来的美术老师,叫杰西卡。这个人其实就是基宇的妹妹基婷。

因为有哥哥提前告知,基婷在第一次接触朴家小儿子多颂时,说出了令朴太太大惊失色的论断:多颂有心理问题,要通过学画画艺术治疗。

这句话戳中朴太太的痛处。多颂小时候受到惊吓,有些心理阴影。而眼前这位老师,在教画画的同时又能对他心理辅导,真是太好不过了。朴太太当即聘用基婷。

其实,基婷只是提前在网上搜索一些心理知识,朴太太就被欺瞒了过去。

朴家叫司机送基婷回家。基婷使用龌龊伎俩,成功挤走了司机,把她的爸爸金基泽推荐到朴家当司机。金家三人成功寄生到朴家。现在只剩金太太忠淑一人待业在家。如何才能让忠淑也上位呢?金家把目光投向了朴家的保姆雯光。雯光是个老员工,安份守己,没有什么毛病可挑。

为了挤走雯光,金家机关算尽。基宇从朴家女儿那了解到雯光对桃毛过敏,基婷趁雯光不注意,把削下来的桃毛洒在她身上。雯光因此得了哮喘,到医院就医。事先在医院蹲点的老金,拍下雯光就医的视频发给朴太太,并诬蔑她得了传染性疾病。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雯光回到朴家后,金家人故伎重演。趁雯光咳嗽不止时,老金把一张涂有番茄汁的面巾纸给朴太太看。不明就里的朴太太以为雯光咳嗽吐血,随便找了个借口,连夜把雯光轰出朴家。

老金顺势向朴社长推荐一家家政公司。基婷冒充家政公司的前台,把自己的妈妈忠淑安排到朴家当保姆。至此,金家通过连环骗,不择手段地寄生到朴家。

一天夜晚,趁着朴家全家到外地为小儿庆生,金家四人霸占朴家豪宅,为他们的逆袭举杯畅饮。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金家的幸福得来轻而易举。他们这种不择手段的上位爬得有多快,他们跌入深渊就有多惨。一场万劫不复灾难正悄悄降临到这家人身上。

正当金家人把酒言欢的时候,朴家门铃响了,金家人大吃一惊,毕竟这场聚会是见不得光的。

得知门外是原保姆雯光时,大家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了下来。雯光说她冒雨前来,是因为之前走得急,有物品放在地下储藏间没有拿走。

忠淑尾随雯光,发现储藏间下面,居然还有一个地下密室。这个地方很隐蔽,朴家人买下这套房子时都没发现。

更令忠淑惊讶的是,雯光的老公居然躲在这里,因为他之前欠了一大笔债,无力偿还。忠淑扬言要报警,这时剧情发生了反转。正在偷听的其他金家人,一不小心从地下室楼梯通道滚落了下来。雯光这时才发现,老金一家四口联合起来欺骗雇主。雯光得意洋洋,拍照取证。金家人趁雯光不注意,抢过手机。

就在金家人刚想松口气时,电话铃响了。原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朴家取消了出游计划。他们再过8分钟就到家了。金家人顿时乱作一团。他们把雯光夫妇捆绑到地下室,并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清除客厅食物残渣。

客厅终于恢复了整洁,老金和基婷躲藏在沙发底下,但朴家人回家后并没有发现异常。后来,金爸爸和一双儿女仓惶逃出朴家。当回到半地室的家后,他们悲哀地发现,家已被大雨引发的洪水淹没。无奈之下,他们和其他被淹家庭的人暂时被安置到体育馆。

金家人上一秒还在如天堂般的朴家享受,下一秒就犹如落入人间地狱。他们想走捷径,一步登天,结果在空中楼阁轰然倒塌之际,他们磕得头破血流。

这种投机取巧,欺骗来的幸福转瞬即逝。想要成功,就要凭真才实学,踏踏实实努力干。

须知,不抄捷径,才是最大的捷径。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尊严,是生而为人重要的东西。

电影通过“气味”这个梗,多次伏笔,体现了老金心理变化,铺垫了老金后来的悲惨结局,以此展现《寄生虫》这部影片要表达的另一个价值观:尊严是生而为人重要的东西。

金家人被臭不可闻的洪水夹杂着粪水浸泡后,又在人满为患的体育馆挤了一夜,他们的身上散发着难闻的味道。

第二天,朴家人想给小儿子多颂补开一个生日派对。朴太太让老金开车送她去采购。坐在车后排的朴太太闻到老金身上的味道,卑鄙地开车窗透气,但她却肆无忌惮地把脚丫抬前排车椅上,完全不顾前面开车的老金。这严重伤害了老金的自尊心。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电影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老金的心理变化。在成为朴家司机之前,老金对气味是不敏感的。有一次,半地下室外在喷洒杀虫剂,其他人都被熏得受不了,老金却神态自若地继续折披萨盒。有醉汉在他家窗外撒尿,老金也能置若罔闻。

成了朴家司机后,老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的虚荣心慢慢在膨胀。醉汉又在他家窗外撒尿时,老金立马出去收拾。他开始留意别人看他的眼神,开始在意别人是否嫌弃他身上的味道。

朴家小儿子多颂曾说过,朴家现任四个帮佣身上都有相同的味道。那气味,明指他们的衣物用了相同洗衣剂,暗喻他们即使身着西装革履也难以掩盖的穷酸气。


那晚老金躲在沙发下面,他的气味被躺在沙发上的朴社长夫妇闻到了。朴社长夫妇非常嫌弃这种味道。在老金看来,这是在对他的尊严进行践踏。


电影通过几次特写,展现老金上位后,当别人厌恶他身上味道时,他特意去闻自己的身上衣服。但他自己并没闻出什么特别的味道。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多颂的生日派对如期在自家庭院举行。基宇作为朴家大女儿的英语老师,基婷作为多颂美术老师都出席了派对。但是,基宇太过于想维护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他鬼神差使地拿出随身携带的“幸运石”,冲到地下室,想结束雯光夫妇的性命。

其实,原保姆雯光早在前一晚就已命丧黄泉。雯光当时想爬出地下室,结果被忠淑发现。忠淑凌空一脚,把雯光踢滚回地下室。雯光因失血过多而亡。他的丈夫受到刺激,决定复仇。

当基宇第二天回到地下室时,雯光的丈夫抢走那块石头,砸向基宇的脑袋。基宇瞬间倒在了血泊中。满脸是血的雯光老公爬出地下室,拿了一把水果刀冲向正在庭院举行派对的人群。

毫无防备的基婷被水果刀刺中了心脏。多颂见状,昏倒过去。人群顿时乱作一团。老金见状,伤心欲绝。而朴社长此时不顾基命悬一线的老金儿女,命令老金送多颂去医院。老金看清了朴社长对他这种下人的冷漠。见老金无动于衷,朴社长令老金交出钥匙,老金扔出了车钥匙。

而另一边,雯光老公和忠淑扭打在一起。忠淑拿起烧烤铁叉刺死了雯光老公,两人应声倒下,压到了老金扔出去的车钥匙。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朴社长弯腰拿钥匙,却被雯光老公身上的味道熏到。他厌恶地用手捏着鼻子。这一切都被老金看在眼里。以前朴社长厌恶老金身上味道的种种历历在目。与其说朴社长一家厌恶老金身上的味道,不如说是朴社长一家瞧不起老金这种下人。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丧失理智的老金,拿起水果刀刺向朴社长的胸口。


朴社长死后,朴家连夜搬出豪宅。基婷因失血过多没有救回来。基宇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却留下了傻傻的后遗症。忠淑被认定正当防卫,免遭起诉。而老金则躲进朴家暗无天日的地下室,从此过上如蟑螂般的逃生生活。原本虽贫苦但却开心的金家,最后家破人亡。

如果老金不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上位,不被扭曲的虚荣心所控制,那故事的结局或许不会那么悲惨。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尊严是生而为人重要的东西,那人要怎样活着才有尊严呢?

1、尊重自己

如果连自己都看轻自己,就很难让别人认可。从内心接受自己,尊重自己,是让自己活得有尊严的重要条件。

2、提高自己的技能

想要竞争激烈的社会有立足之地,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以便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当有能力适应环境,甚至改造环境时,人们就不会为了生存,而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有辱自尊的事情。

3、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通过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人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有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当被他人、被社会所认可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活得有尊严。

结语:

《寄生虫》是一部黑色幽默剧。它让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明白:尊严,是生而为人重要的东西。想获得幸福,活得有尊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脚踏实地去奋斗。

不抄捷径,就是最大的捷径。




作者简介:凝芝,财税女一枚,左手算数字,右手写文字。关注情感,心理健康。愿我的文字能温暖你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