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户远超支付宝达9亿人次,为何微粒贷无人问津?

星期日的金鱼天


利息那么高谁用啊日利率0.04% ,现在花呗日利率0.03% 还有更低的


咏倾


先说说微粒贷大致情况。15年5月在QQ上线,9月在微信上线,是一款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16年便将最高额度由20万提升到30万,正巧支付宝借呗也是最低500元,最高30万。

所以就很明显了,腾讯出微粒贷其实就是跟借呗杠上的。可惜不巧,阿里巴巴旗下有支付宝,一个专门用于金钱交易和理财的软件。而腾讯没有,微信和QQ都是社交软件,在社交软件上嫁接贷款功能,这是个专业人该做到的事情嘛?如果这样都行,那么借呗就该出现在淘宝首页的推荐栏,滴滴也可以出个然后捆绑在搜索下方……

其次,微粒贷里的授信额度与实际额度大相径庭,显示出来的都是高额度授信,让人觉得:哇。像我这样的人都能有这么高的额度授信,稳。结果呢,实际额度却低得要死。这一点让很多用户的前后落差之心呼之欲出,基本过后就是选择荒着了。

再则,更让网友表示无语的是,微粒贷的评估标准是腾讯多年来积累的社交数据及央行的个人征信数据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在用户授信时,平台后自动评估该用户在整个腾讯体系产品内的数据!对,是全部,因此问题也就很明显了,不同渠道的评估标准是不尽相同的,而且微粒贷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导致大批用户一直都是在跟微粒贷公众号作斗争,最后被“综合评定不通过”……那授信额度是为了做什么,赠我空欢喜嘛。

因此,无人问津还是有原因的,从上线的位置和体验情况都充分的反映了,腾讯开启微粒贷钱是准备好了,技术还没完善。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并不是不想开通而是想开通又开通不了,腾讯给出的白名单邀请制限制住了大部分用户,把大部分用户拒之门外,看看身边的朋友有几个开通 了微粒贷的,我是找不出几个,之前我也没有,我是一个平时很依赖微信支付的人,也许是这个原因吧,去年开通了微粒贷。


据统计微信用户每天活跃量都达到了10亿多人,可偏偏微粒贷不温不火,1亿多人的开通,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完全拜邀请制所赐。

微粒贷自2015年推出以来就一直采用白名单邀请制,开通看运气,很多用户都说腾讯不公平,跟中彩票一样。还好微信里 千汇周转 的强势介入,婉转了微粒贷因邀请制带来的不利局面,人人都可申请,也是微信里最先利用(公-众)平台开发的产品,跟微粒贷一样30万的额度也是很具有吸引力,长期用微信的网友都知道。


很多想开通微粒贷的网友表示:那难道就这样等待下去?在这里我想说等待那肯定是必须的,运气很重要,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提高几率,至于开不开通反正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怎样提高几率?我说出我自己的一些经验;

1.微信支付,我们出门购物可以用微信支付,买菜,买早餐、日常消费都可以用到微信支付,现在线下实体大部分都提供二维码,只要微信扫一扫就可以了,很方便。

2.订购微信第三方服务,我们外出有时候要用到滴滴打车,有时候还会用到美团外卖,购买飞机火车票都可以用微信来完成,就在微信支付页面里的第三方服务。

3.买腾讯理财,这个很简单,微信零钱是我们平时消费的主要支出途径,现在微信推出零钱通,我们可以把零钱存到里面,可以赚取利息,付款消费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扣。

4.生活缴费,微信里的生活缴费我们可别忘了,可以绑定水电的户号,油卡的卡号,绑定之后,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在里面进行缴费充值了,非常方便。


对于开通微粒贷而言,我们做的最多的也就是增加几率了,其他都得听天意,微信用户十几亿,微粒贷却只有1亿多的用户,怪只怪开通太难啊,不是不想走进大门,而是这大门打不开啊,网友们觉得是不是这样的道理呢?欢迎留言讨论。


华仔爱聊科技


借呗开始一万4,没用过,有次加油没带钱就用了一次300,第二天还了,过了一个月借呗关闭了,支付宝给我额度少可以理解,我不怎么用支付宝,但是微信感觉更垃圾,我每个月微信转账消费最起码也有2.3万,可是微粒贷没开,哈哈哈,


仰望ii


怎么都说微粒贷无人问津呢?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在使用微粒贷,并且有好几个在4年前就开通使用了,到现在额度都涨好几回了,说的无人问津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要是说难开通的话,是有道理可言的。

微粒贷是2015年上线的,当时开通的时候也是直接打开微信钱包就看到了微粒贷的图标,点开一看还真是给了自己一个惊喜,10万额度,这几年使用了几次微粒贷也飙升到了13.6万,利息也给降到了万4,就现在还在使用着,前几天才刚邀请几个朋友开通了微粒贷额度,对于题主所说微粒贷无人问津完全不认同。

这几年微信也不断在服务方面做着改变,微粒贷也在逐步面像用户开放,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现在没有微粒贷的用户可以使用微信推出的“急需周转”的额度也达到30万,芝麻分达到540分的可以直在公众平台就能使用,不上征信,非常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很多暂时微粒贷还没有开通的用户都在使用。

想早日开通微粒贷,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信用习惯,另一方面,就一定要多使用腾讯系列的产品了,微信内的城市服务,医疗保险、公益等等经常使用都是非常容易获得微粒贷的使用邀请,在有了微粒贷的图标之后,就可以获取额度开使用了。


用户92949687103


微粒贷不是无人问津,而是他从一开始做着项业务只是为了不落后支付宝。曾经微粒贷刚内测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群,超过百万人,每天想尽办法对它苦苦所求而求之不得!

如果你看过新闻,听说过“三和大神”这一人群的故事的话,你就不会说微粒贷是无人问津的。“三和大神”每天潜伏最多的论坛和贴吧,当年我也在里面,只是我没有去深圳三和而已,当然用这群人的话说,在三年前的时候我就“强制上岸了”。

“撸网贷”会上瘾的,我当初就是这么感觉,最早是因为公司周转,为了换卡。第一次用的网贷就是支付宝给的,我也是他的第一批用户,而且当初的那个支付宝的网贷名字不是叫做借呗,只是后来才改的名字。

我当初是属于那种刚开始有信用卡就刷个不停,后来为了保住征信,就不断找平台来“撸网贷”进行换卡的人之一。因为信用卡,为了学习用卡知识,进入了那个论坛,进而知道了一种“撸网贷”的人群,随后我也成为其中一员。

当初那个论坛,只要一个网贷平台一上线,全国的网贷大军就会一拥而上,那个论坛的版块每天24小时不停有人发帖,要么是那些网贷平台的人发新口子,要么就是想撸网贷的人问有没有新口子,要么就是有人撸下来新口子下款了来晒的帖子。

新的借贷平台或者APP他们都会叫做新口子,如果下款了就叫发工资,诸如这些,很多这类人群的特定口语。

在这期间,最早出的微粒贷是在QQ号上面的,微信上的口子才是后面出的,我当初和众多想要微粒贷的人一样,我是腾讯超级会员VIP6,但是还是没有开微粒贷,和许多人一样,在腾讯消费很多的不开通,但是有些新号的人又开通,在当时我的征信资质还算是好的了,借呗和花呗的额度都是几万的,芝麻信用分差不多770分了,要不然支付宝借呗也不会给第一批的名额给我。

我和许多人一样,在一些平台上有着良好的借贷资质,但是微粒贷想尽一切办法去走路子,想办法开通这个口子,但是就是不行,腾讯就是不开。借贷有时候就是这么奇葩,想用的人借不到,不想用的人又给很多额度,不用还继续升额度来给你,但是人家就不用你微粒贷。

在“三和大神”的新闻开始在网上爆发传播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强制上岸一段时间了

有很多人,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去撸网贷的时候,“撸”上瘾了,会越陷越深,因为网贷的利息是很吓人的,所以撸网贷的人群,有一种是打着“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这样想法的人群,有一种是为了保住自己在一些平台上的“征信不黑”而以贷养贷继续在每天想着有新口子发工资,还有一种是打算放弃征信了,把所有网贷都暂停了,不还不再继续借,直接不管了,暂时去另外找门路来赚钱还银行信用卡,这种把网贷给停了的人,被叫做“强制上岸”的人,而我也是这其中一员。

撸网贷越撸越是越陷越深的人之中,如果是换不起网贷逾期或者想上岸的人,在这后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催收无孔不入,你的所有资料在借贷的时候已经给了网贷平台,你还不起的时候,这些资料就会下发或者出售给催收公司,这些催收的人员如果是银行的还好一点,外包的公司无所不用其极,心理承受能力好的人,对这些催收直接甩一边就好了。

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或者还又怕被亲戚朋友家人给压力的,这种也有不少,也是最悲惨的一种人,他们的选择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类新闻相信大家看了不少。

其实我也希望微粒贷真的无人问津,包括什么借呗都是无人问津,这样最好,起码大家都不缺钱了,不需要去找什么微粒贷来借钱。无论为什么借了网贷,还不了的时候就强制上岸吧,催收没什么大不了的。


电子之家论坛


这都啥说法,太扯了。微粒贷我上次听说的用户也有九千万了,属于民营银行里做得最扎眼的明星业务。

逻辑上大概就是优选了十分之一用户,提供给对方贷款额,根据个人的各种信用值、使用记录频次等,提供不同的贷款利率。这搁哪个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不得眼气到哭啊。

资金来源怎么办?自筹的少,否则自有资本金根本扛不住飞速增加的业务。一般是走联合贷款模式。早期好像只选了一家城商行。虽然大家所知的联合贷款普遍都是针对某家大公司,大家为了集体抵御风险才采取了联合贷款。但从联合贷款的条款中抠,即使是小额贷款,也不是不可以联合。

现在就更容易拓展了,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城商行,对于城商行来说微粒贷用户是极其优质的贷款资源。只需要提供资金,剩下的解决方案微粒贷自己就可以搞定。


程蝉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打开自己的微粒贷看了一眼,感觉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这几年也使用过几次,周围的朋友也有很多人使用过微粒贷,并没有题目之中所说的“无人问津”!

也许是因为微信的微粒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的吧,毕竟它是白名单邀请制,只有收到邀请的人才有机会去使用,而收到邀请的人目前为止对于整个微信用户来说还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说10个人之中顶多有1个人会有微粒贷。

不过细心的人或许会发觉到近几年周围的人拥有微粒贷的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毕竟目前网络之中能够比肩微粒贷的除了支付宝的花呗借呗之外,几乎就没有了,多一个微粒贷,就多一个选择,也多了一份额度,在我们需要周转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获得帮助。

微信的微粒贷这几年逐步扩大了邀请力度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微信永远都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就是我们熟知的支付宝,支付宝这几年来可以说是十几亿的红包撒着就没有停止过,不论是花呗还是借呗的用户量均已经早早的突破了一个亿,甚至已经接近三四个亿的水平了,这对于微信来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为此微粒贷曾一度的大放水,众多用户享受到了福利,不过尽管如此,微信的微粒贷与支付宝的同类产品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微 粒 贷:一贯秉承白名单邀请制,收到邀请的用户才有机会使用,而这个邀请制也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痛,尽管自己的资质再好,没有被邀请,也是连入口都找不到的,

而 备 用 口 袋 属于主动出击申请制,互联网信用分559分以上才行,慢慢移动步子到微信之后的, 备用口袋 公众平台申请,最高20万,不上看征信的特性备受用户喜爱。

蚂 蚁 借 呗:芝麻分600分以上即可使用,虽然明面上门槛很低,但是实际上也是需要一定的信用记录才有机会开通的,例如花呗的使用情况,如果花呗使用良好的话,在花呗界面就会直接出现借呗申请的入口,获得额度之后,在自己的支付宝主页就会直接自动显示蚂蚁借呗的入口。

我们避过去微粒贷和蚂蚁借呗不谈,拿腾讯金融和蚂蚁金服相比,对于腾讯金融来说,踏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时间毕竟有所短缺,不像支付宝自创立之处就深耕于此领域,专一研究十几载,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用户量的积累方面都是腾讯金融所无法匹敌的,而如今的支付宝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蚂蚁金服的主打产品,成为了重点发展对象。

可以会所腾讯金融想要达到蚂蚁金服的水平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微信想要赶超支付宝,要走的路将会更长,虽然微信现如今的微粒贷、周转以及近段时间抄的沸沸扬扬的微信版“花呗”,但是支付宝能够拿得出手的更多,不论是花呗,还是借呗,甚至网商贷、备用金等均是已经相当成熟且被众多用户认可的产品。

那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额度是什么样子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大侃科技说


最大的原因还是微信自己的问题,微信做支付的时间比较短,算上之前做财付通也做的不成功,加上微信本身是社交平台,缺乏商业金融大数据做支持,没有完备的征信风控体系,即便是拥有这么大的用户流量,钱照样不敢往外放。


反观支付宝,成长于真实的的商业环境,国内最早做互联网支付的,积累了丰富的消费金融的经验,同时形成了完备的征信风控体系。所以支付宝的蚂蚁借呗敢于大量放款,相信大部分人都有使用,从目前来看,蚂蚁借呗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大数据风控做的非常好。

现在互联网讲究基因,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腾讯还是缺乏金融基因,这么多年来自己的电商做不好,金融也做的不那么理想,但在自己擅长的社交和游戏领域做的风生水起。阿里就是做电商的,做为商业载体的金融自然就是它的强项。

很多人认为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并驾齐驱,事实上真不是这样,绝对数额上差距不大,支付宝高出微信支付1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问题在于微信支付都是小钱,大钱都在支付宝上,这也注定了蚂蚁金服在金融领域独占鳌头。

回到问题上,微粒贷所属微众银行并不是腾讯的独资公司,而主要是第三方的,腾讯名义上大股东实际上小股东,腾讯还有其他自己的金融产品,所以不会把宝全部押在微粒贷上,加上微粒贷没什么根基,盘子不够大,所以实际上用户并不多,大部分微信用户都没有开通,开通的额度也非常低,很多人也不愿意去用。



钟晨驿站


用户习惯

很正常,支付宝是支付工具,微信是社交工具,从属性上,用户也更愿意把钱放在支付宝里。虽然微信支付也有支付场景,但用户惯性还是喜欢把大多数钱放在支付宝里。

所以支付宝的支付场景更丰富,理财渠道也多,用户也愿意去挖掘它的一些平台新产品。余额宝,余利宝,包括支付宝上很多理财产品,保险产品,都是用户自发安利的,口耳相传,我妈就是被我姨安利的,此前无论我怎么跟她说,支付宝很安全,让她使用,她都不肯,但是我姨告诉她怎么用,她立刻往里面存了些钱,每天打开看收益。

而微信,则更多是承载了社交和娱乐场景。最多在里面放个几百块,发发红包。至于微信里的理财产品,入口隐藏太深,普通用户根本难以发现。微粒贷我还是偶尔听朋友说起才知道的,也没有看见它的推广,身边也没有像余额宝一样有大量用户使用。


微粒贷使用门槛高

微粒贷使用是有一定门槛的,不像花呗、借呗,保持一定的蚂蚁信用积分就能开通,微粒贷需要有白名单用户邀请,也就是平台认可的优质用户邀请你,你才能开通。

而要获得这个白名单,不那么容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信用良好

就是微信、QQ用户贷款、信用卡等正常还款,没有不良记录。

2、实名认证

财付通、微信、QQ已经通过实名认证。

3、购买腾讯理财产品

就是通过财付通、微信支付,购买过腾讯系的理财产品。

4、在腾讯旗下软件消费

微信红包、微信支付、QQ红包、QQ转账、QQ会员购以及和腾讯系产品,比如京东的消费记录。

别小看这些条件,能满足的别说微粒贷了,放到银行贷款领域,也算优质客户了。所以说,微粒贷它是自身有意识地进行筛选,为平台筛选优质客户。毕竟腾讯不像阿里,要为电商业务服务,将平台门槛放低。对腾讯来说,一个优质客户产生的收益,抵得上十个普通客户,毕竟坏账风险也算成本损耗。


不过,金融这块蛋糕,互联网企业都不想放过,京东、苏宁都在做自己的金融平台和支付工具,银行等传统金融企业也不肯轻易将这块市场拱手让人。腾讯已经拿到了一张船票,凭借腾讯系产品潜移默化中发展用户,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毕竟整体经济不好,地主家也没余粮,良性发展才是王道。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