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此不疲:挑錯並非想出名


樂此不疲:挑錯並非想出名


這人給季老挑錯,不就是想出名嗎?

某某先生 ,不能這麼說吧 ?

報載 :“ 李延良先生對文字糾錯樂此不疲 。他曾給作家張抗抗 、梁曉聲 、從維熙 、卲燕祥等去信指出其作品中的錯誤 ,這些作家均回信並表示支持和感謝 。

“ 他給餘秋雨去信 ,指出《文化苦旅》一書中的錯誤 ,餘回信感謝 ,並將李的行為與古代 “ 一字師 ” 的典故相提並論 。1998 年《山居筆記》出版前 ,因為餘的推薦 ,文匯出版社專門請李當該書第五校的校對 。

“ 李曾對《射鵰英雄傳》等系列書指出約 200 處錯誤 ,金庸對李之舉表示非常歡迎 ,並聘請李審讀校對他的所有小說 。”

看 !這些大家巨匠對李延良先生之舉毫無負面看法 ,當事人如此大度 ,可敬可佩 !

我認為 ,李延良先生對出版物的語言文字糾錯樂此不疲 ,是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規範化 、標準化作貢獻 ,是為出版物提高編校質量作貢獻 。不應曲解他的良苦用心 ,更遑論其存功利之心 。

另有 ,當年毛澤東手書的《菩薩蠻 · 黃鶴樓》 ,有 “ 把酒酎滔滔 ” 句 。1957 年 ,復旦大學學生黃任軻致信毛主席 ,直言指出其中的 “ 酎 ” 是 “ 酹 ” 之誤 。毛主席閱後責承秘書覆函表示肯定 ,並在原手書件上挖補修改 。

能說黃任軻同學斗膽給時任國家主席的毛澤東致函糾文字之誤是想出名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