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紈的收入


李紈的收入


作者

方山

鳳姐道:“老太太、太太罷了,原是老封君。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銀子。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寡婦失業的,可憐,不夠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了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給你園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終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兒。你娘兒們,主子奴才共總沒十個人,吃的穿的仍舊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來,也有四五百銀子。”(見第45回)


這段話常被看作李紈有錢的證據。看似有理,其實不然。鳳姐的算法,是有水分的。她所算的,是這些主子奴才一年所有的收入(月錢、租子及年例)。難道,這些錢都是李紈一個人的?把賈蘭的收入,算在她那裡也就罷了。那些奴才的收入,也被李紈侵吞了不成?寶玉的房裡,就有十六個丫鬟及若干婆子。若按鳳姐的算法,那寶玉的收入該是多少呢?哪有這樣算賬的呢?

李紈的收入

晴雯死時,“衣履簪環,約有三四百金之數”(見第78回)。可見,寶玉的大丫鬟還是挺有錢的。按她的月錢,一年也不過幾兩的銀子。至於寶玉自己的生活,就更不必說了。比如“雀金裘”,賈母隨手就給他了。他的生活如此滋潤,難道是月錢高的緣故?


至於鳳姐的那些灰色收入,也不必說了。她拿出兩個項圈,不是累絲的、便是點翠的,都是奢侈品,“與宮中之物不離上下”(見第72回)。平兒的蝦鬚鐲,也是累絲的。這些東西,難道是用月錢買的?


李紈母子,連同奴才都不到十人。這樣的配置,已經夠低了。這麼些人,一年通共也就四五百兩的收入。既沒有長輩的寵溺(如寶玉),也沒有管事的收益(如鳳姐)。所以,這些收入,就是她們主僕的全部了。


那賈芸為了謀事,借了十幾兩銀子,買了冰片麝香來賄賂鳳姐。“看那批上銀數批了二百兩”,“先找了倪二,將前銀按數還他”;“又拿了五十兩,出西門找到花兒匠方椿家裡去買樹”(見第24回)。賈芸所管的,還算是小事,但也從中獲利頗豐。


賈薔“下姑蘇聘請教習,採買女孩子,置辦樂器行頭等事”(見第16回),就批了三萬兩銀子。這裡面的油水,知有多少?至於那些管家們,更有大把的銀子從手裡過。那裡面的油水,又有多少?


管家賴大的兒子賴尚榮,一落孃胎胞,就蒙主子恩典放出來。從小兒“花的銀子也照樣打出你這麼個銀人兒來了”,後來竟做了“州縣官兒”;其母賴嬤嬤,“家去一般也是樓房廈廳”;“老封君似的”(見第45回)。他家還有個花園。“雖不及大觀園,卻也十分齊整寬闊,泉石林木,樓閣亭軒,也有好幾處驚人駭目的。”(見第47回)


賈母道:“你們雖該矮一等,我知道你們這幾個都是財主,分位雖低,錢卻比他們多。”(見第43回)脂批雲:“驚魂奪魄只此一句。”這些人能成“財主”,甚至比少奶奶們還趁錢,便是“管事”之故。


賈珍對賈芹說:“我這東西,原是給你那些閒著無事的無進益的小叔叔兄弟們的。那二年你閒著,我也給過你的。你如今在那府裡管事,家廟裡管和尚道士們,一月又有你的分例外,這些和尚的分例銀子都從你手裡過,你還來取這個,太也貪了!”(見第53回)


“我們家的規矩又大,寡婦奶奶們不管事,只宜清淨守節。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們交給他,看書寫字,學針線,學道理,這是他的責任。除此問事不知,說事不管。”(見第65回)正是賈府的規矩,令李紈“失業”的:作為“寡婦奶奶”,是不能“管事”的,屬於無“進益”者。按照賈珍的說法,多給些補貼也是理所應當的。


月錢是做什麼的?平兒道:“姑娘們的每月這二兩,原不是為買這些的,原為的是一時當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閒,姑娘們偶然一時可巧要幾個錢使,省得找人去。這原是恐怕姑娘們受委屈,可知這個錢並不是買這個才有的。”(見第56回)月錢不是工資:工資是用來養家的;而這些月錢,則不過是添補罷了。“吃的穿的仍舊是官中的”(見第45回),並不是李紈獨有的待遇。


鳳姐所列的月錢、租子、年例,都屬於福利補貼,而非賈珍所說的“進益”。這兩者,顯然不在一個量級上。如果福利補貼比管事的“進益”還多,那麼大家坐地發財就是了,何必如賈芸那般謀求?賈母說李紈“寡婦失業”的(見第43回)。李紈的高月錢,就包含了失業補貼。

李紈的收入

書裡說了,探春的精明,不讓鳳姐。鳳姐既會算賬,難道探春就不會麼?那麼,眾人為何要找鳳姐要錢呢?因為她是財主啊。除了賈母、王夫人,誰能比她有錢呢?鳳姐有錢,故有“濟劉氏”之事;而李紈呢,則屬於被照顧體恤的。


然而,鳳姐承諾要替李紈出那十二兩銀子,到時卻是耍賴不給(見第43回)。難道過了這幾日,她那貪財的性兒就變了麼?大家要她贊助,她自然是捨不得了。於是,便拿這話來歪派、擠兌李紈。試想,她連十二兩都捨不得,那五十兩更是如同割肉一般了。當然,她也知道:“我不入社花幾個錢,不成了大觀園的反叛了,還想在這裡吃飯不成?”(見第45回)所以,雖然不太情願,還是贊助了詩社。


李紈道:“你們聽聽,我說了一句,他就瘋了,說了兩車的無賴泥腿市俗專會打細算盤分斤撥兩的話出來。”(見第45回)脂批道:“心直口拙之人急了恨不得將萬句話來併成一句說死那人,畢肖!”鳳姐這樣歪派人家,就算是“心直口拙之人”,也是要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