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系統組成角度切入家庭影院定製安裝之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

一直以來,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都被稱為家庭影院定製安裝系統的“中樞”或“核心”,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它們的配合,音箱出不了聲音。而要知道如何去選擇、連接、設置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之前,首先要明白它們的作用和功能。簡單來說,環繞聲處理器(AV前級)用於音視頻信號的解碼和處理,而AV放大器一般分為“後級放大器”和“合併式放大器”兩類,有時候某些品牌官網會把AV放大器稱為“AV接收機”,其實是一樣的東西,只是因為翻譯問題造成說法上的差異。顧名思義,後級放大器主要起到功率放大作用,而合併式放大器將環繞聲處理器和後級放大器“合二為一”,同時兼具了信號處理和功率放大兩個功能。

從系統組成角度切入家庭影院定製安裝之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

物美價廉的日系功放與十萬元以上的頂級歐美功放

雖然受機身限制,合併式放大器每聲道的輸出功率要比純粹的後級放大器小得多,但用來驅動大部分中小型的音箱系統已經綽綽有餘,一臺機器能解決的事情何必用兩臺呢?再加上近幾年,大部分日系合併式放大器在提升通道處理能力、豐富功能之餘,將售價定得相對親民,因此廣受歡迎。如果你現在手頭有1-2萬元的預算,基本可以買到天龍、Integra、安橋、雅馬哈等日系品牌9.2聲道的合併式功放,再多加幾千元,或許就能將功放所支持的聲道數增加到11.2,趕上618、雙十一等節日大促銷活動,還可以極大折扣買到13.2聲道合併式高端功放。基本上,價位相近的日系功放,所擁有的功能也大同小異,這裡簡單舉幾個例子。

天龍AVC-X8500H是目前日系最強的合併式功放,每聲道功率輸出為210W(6Ω,1 kHz,1%,單聲道驅動),全面支持目前主流的Dolby Atmos、DTS:X和Auro-3D三大沉浸式音頻格式,以及HDR、Dolby Vision和HLG等高動態範圍技術,同時,支持WiFi、藍牙無線連接、AirPlay、HEOS多房間播放技術、奧德賽自動調音系統、IMAX Enhanced增強技術等等。而安橋萬元級的9.2聲道合併式功放TX-RZ740,性能和功能也不弱。它的每聲道輸出功率為185W(6Ω,1kHz,10%THD,單聲道驅動,JEITA),通過THX Certified Select認證,兼容Dolby Atmos和DTS:X音頻格式,支持WiFi、藍牙連接、AirPlay2、FlareConnect、DTS Play-Fi多房間控制技術技術、AccuEQ自動調音技術,可通過固件更新支持IMAXEnhanced增強技術,或通過Work with Sonos功能加入Sonos的音響系統中。Integra則會在自家功放上加入鮮明的定製安裝特性,比如增強型的HDBaseT技術。同時在背面板集成用於智能家居集成的雙向IP控制和RS232控制端口。

與物美價廉的日系功放相對應的,是動輒10萬元以上的頂級歐美功放,比如Trinnov Audio Altitude 16、StormAudio I.ISP 3D 16.12 ELITE、DataSat RS20i等。其中TrinnovAudio Altitude 16是一款16聲道的環繞聲處理器,採用PC架構作為基礎,外加多路D/A和A/D轉換器所構成,支持流媒體音樂播放並內置數碼分頻功能。Storm Audio I.ISP 3D16.12 ELITE本身自帶12通道的功率放大器,外加4個可擴展輸出通道,從而實現最大16聲道輸出。兩款機型都支持DolbyAtmos、DTS:X和Auro-3D三大沉浸式音頻格式。

從系統組成角度切入家庭影院定製安裝之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

從系統組成角度切入家庭影院定製安裝之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

功放“設置”中最必不可少的環節

再說說設置,根據我們平時的使用經驗,功放連接和設置確實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操作不當很可能導致某些音箱無法正常發聲。舉一個例子,安橋TX-RZ740背面板共有9組輸出端口,其中高度1/後環繞的左右聲道輸出端口和2區/3區/高度2/Bi-Amp的輸出端口是重合的,也就是說,你有很多種連接方案,可以直接構建7.1.2和5.1.4三維沉浸式系統,也可以考慮多房間音頻分配,比如客廳只接5.1/7.1環繞聲系統,然後將另外兩組輸出端口連接到其它的立體聲系統。有些9.2聲道的功放還能另接一臺立體聲功放,最終驅動7.1.4的音響系統。正因為連接的多樣性,你必須“告訴”功放要採用哪一種系統配置,要打開還是關閉2區/3區。這是功放“設置”中最必不可少的環節。

從系統組成角度切入家庭影院定製安裝之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

從系統組成角度切入家庭影院定製安裝之環繞聲處理器和AV放大器

各有優勢、各具特點的自動調音系統

只有選擇正確的系統配置,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自動調音工作。雜誌社曾經在2018年年初舉辦了“主流自動調音系統大型橫評活動”,從參與橫評的玩家反饋來看,即使是同一機型同一個自動調音系統,收到的也是褒貶不一的評價。而相同的自動調音系統在不同機型上的表現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普通玩家可以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自主完成日系功放和普通歐美功放的自動調音流程,而像上文所提到的那些頂級歐美機型,就需要專業調試人員進行操作或輔助。前者簡單方便,花費時間少,後者勝在專業性和靈活性強。

聲音效果則因具體機型而異,很難一概而論。各位若想深入瞭解各大主流自動調音系統的操作流程和聲音效果,可參閱《家庭影院技術》雜誌2018年12月刊的“主流自動調音系統大型橫評”專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日系功放都提供全中文操作菜單,調音步驟一目瞭然,而大部分的歐美功放還是隻有英文界面。前段時間,第三代自動調音系統ARC Genesis正式發佈,其中最明顯的改進就是擁有全中文的操作界面,期待Trinnov Optimizer、Dirac Live等其它的歐美自動調音系統可以相繼跟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