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做的抻面(geqie),一家人的美食

北方人對面食是情有獨鍾的,這裡尤以山西人為最。一碗簡單的麵粉,就能做出不同的花樣,讓你品味不同的風味。

抻面,還是跟婆婆學的。

抻面,在老家稱作割(ge)扯(qie)(實在不知道是哪兩個字)。

老公家是山西的,婆婆對面食的做法是手到擒來,不費什麼勁就能做出不一樣的美味,即使在孩子小的時候,放學回來沒有什麼零食,婆婆也能把饅頭變著花樣給做出不同口味的小零食,就是到現在零食花樣變化無窮的今天,侄子、女兒一說起奶奶做的小零食還意猶未盡。

週末,一家人都到齊的時候,婆婆就打一大鍋滷,一個人在廚房給我們做抻面。婆婆幹活利索,看我們笨手笨腳,“嫌”我們礙事,總是讓我們在一邊看著或者剝蒜,砸蒜末。她一個人不一會兒就抻出一大鍋面,每人一碗熱騰騰的面,舀一勺滷,放上醋,澆上蒜汁,趁熱吃,面在嘴裡稍事停留,就順著食道急急滑到胃裡,瞬時全身暖暖的,那叫一個舒坦。


婆婆做的抻面(geqie),一家人的美食


學著婆婆的樣子,我也做了一回抻面。

首先,和麵。

準備好麵粉,放上適量的食鹽,增加面的韌勁(婆婆和麵是不放鹽的,全憑和麵的力道)。用適量的水,一點點加到面裡,攪拌成絮狀,再揉成光滑的麵糰,和好後,放一邊蓋上,餳著。

第二步,準備菜,打滷。

1、白菜:洗淨,切小方塊。

2、肉: 適量,切片。(可用醬油、料酒、澱粉稍加醃製)

3、粉條:煮至八成軟。

4、海帶:洗淨,切細絲。

5、豆腐:切小方丁。

6、木耳:洗淨泡發。

7、蔥、姜、蒜適量

8、調料:花椒、大料、乾紅辣椒等

9、香菜:少許。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炒。

乾淨的炒鍋,加入適量的油(熱鍋涼油),放入調料8,蔥、姜炒出香味,再放入肉片滑炒,放醬油、料酒、少許白糖,等肉變色,放入白菜翻炒。

炒勻後加入海帶、木耳、豆腐、粉條,攪拌均勻,加入開水,開鍋後調成中火燉。

燉至七成熟的時候,放入鹽再燉幾分鐘,加蒜末,大火稍收汁,放香油,味精,香菜關火。

一鍋老家滷就做好了,蓋上蓋子燜上。


婆婆做的抻面(geqie),一家人的美食


第三步,抻面

在燉上滷的時候,就可以準備鍋,做上水。面也餳好了,開始抻面。

大面板上撒乾麵粉,使勁揉搓麵糰,揉成圓形麵糰。

用大擀麵杖擀開,擀成一張大面餅。

擀好後,撒上面粉,對摺(婆婆是直接在大面餅上用刀切出條,我沒那技術,切不直)再切成一條一條的,頭並不切斷,幾條一組,用雙手捏住兩頭,伸開胳膊,輕輕往兩邊抖,就著案板,面自然抻長,然後把兩頭對放到左手,右手拇指、食指輕輕勾住中間,再往兩邊輕輕一抻。

這時要注意,抻勁不能太大。太大,面就會斷,太小,面就抻不出來,煮到鍋裡太粗,出來口感不好,還硬,不好吃,因而力度要把握好。

就這樣一抻一對,再一抻,一對,再抻,看麵條粗細均勻時,一把面就抻好了,揪掉兩頭,放到滾開的鍋裡,再抻下一組。麵條在鍋裡慢慢浮起、散開,等到最後一組放入,翻滾起來再點兩遍水,面就熟了,一鍋抻面就出鍋了。


婆婆做的抻面(geqie),一家人的美食


撈一碗,放一點麵湯,加一大勺老滷,開吃。

抻面煮出來很筋道,不像手擀麵的軟,也不似機器面的硬,而是筋道中帶著嚼勁。

在冬日的晚餐,吃上這樣一碗麵,再來一碗湯,那是再舒服不過的事了。

婆婆抻面,沒有飯店大師傅們“銀蛇狂舞”的精美舞步,沒有面藝師抻龍鬚麵的精湛技藝,有的只是濃濃的母愛,是看一家人圍坐一起吃麵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