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为什么后期曹操不自己当皇帝?

儒松705


三国魏晋时期在中国是一个士族政治,而曹操的出生并不能称的上是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原名叫夏侯嵩,字巨高,沛国谯郡人氏。曹操的爷爷夏侯睿,奶奶颜氏,曹操的父亲本是夏侯睿的次子。夏侯睿本是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甚贫,后因朝中党争被罢,到了颜氏生子嵩,竟不能养,只好留下长兄夏侯巍,把嵩送给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所以这样算来,当时的曹操是被大多数的名门望族所看不起的,而且当时是一个士族政治的社会,大多数的士族还是很支持汉室王朝的。比如像孔融等人,他就是汉室江山的铁杆粉丝啊!

所以说如果当时的曹操称帝肯定会遭到很多的人的反对的,虽然曹操四处笼络人才。但是,当时他对反对他的士族政治和一些名门望族是采取打压甚至消灭的政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操不可能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如果他称帝不仅得不到士族政治力量和名门望族的支持。反而,可能会 惹祸上身,导致内外攻击成为众人嗤之以鼻的过街老鼠的同时还会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从一方面来讲,他的不称帝也防止了孙权和刘备暗地里达成某种协议从而结盟,这样的话他简直就是腹背受敌。因为当时的孙权曾经劝过曹操让他“废掉汉室”自立为帝。当然了,孙权这样的主要目的就是骗取曹操的信任,从而进一步的实现暂时的和解,让曹操对他放下戒备心。这样一来的话,他就可以专心致志的对付刘备没有太多的顾虑了。

在著名的襄樊之战中,孙权为了从刘备的手中夺回荆州。于是,便从背后袭击了关羽,间接的帮了曹操一个大忙,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和刘备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联盟就此土崩瓦解。这个时候的孙权的当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曹操缓和之间矛盾。不然的话,将会陷入一个腹背受敌的状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孙权给曹操建议,让曹操废掉汉室王朝,自己当皇帝,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曹操的信任,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原因的就是,当时孙权也清楚的明白,如果当时的曹操废掉汉室王朝,自己佣兵揭竿而起,自立为王。必然会遭到拥汉派的打击和反对,让曹操陷入困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减轻对自己的威胁,因此,孙权便阳奉阴违的给曹操建议让他称帝。

曹操是何人,一代枭雄他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更不可能看不出孙权的意图。曹操也清楚的明白,假如他称帝,且不说要面对那些拥汉派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万一你孙权和刘备联起手来,那我曹操岂不是尸骨无存?所以当时的曹操并没有听取孙权的建议称帝。

建安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表明对外声称说自己此生绝对没有要取代汉室江山的想法。言语之间,辞藻诚恳,让人不得不相信,现在转眼之间突然改变主意,岂不是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可是举孝廉出身,这样的话也会对自己的声誉 产生影响。反正左右自己捞不着好处,倒不如“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这时的曹操已经六十五岁了,所谓岁月不饶人。即使,心有力而力不足啊!所以,他把这最后一步“称帝”留给了自己儿子曹丕。曹丕与他父亲不同的是他真正的做到了笼络士族政治这一步,而曹操则是一直打压和消灭的,曹丕能做到这一步的很大原因取决于颁布了“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的颁发无疑给 了那些人很大的好处,也很成功的笼络了他们。

所以说,对于曹操不称帝的这个决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明智的谋略,侧面也说明他不愧是一个有这超高政治手段的政治家。


土豆崽


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

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

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

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我仰仗着国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想要办到的事,做起来无不如意,心里有所考虑的事,实行时无不成功。就这样扫平了天下,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这可说是上天在扶助汉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

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公明淏


首先,曹操一开始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是他的盾牌,亦是他的后盾,只要有天子在手,他就掌握着大义,大义在手,自然会受到百姓支持。

大义这种东西看起来很玄,但并非如此。老百姓并不管你是谁,有多大的贡献和权利,那时候他们只知道谁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概念还是挺深入人心的。

因此一旦与曹操作对,就是与皇帝作对,虽然乱世的百姓对皇帝没多少忠诚,但一旦让他们与皇帝作对,他们还是很犹豫的,一旦与皇帝作对就是谋反,谋反是要杀头的。

就像陈胜吴广,他们如果不是走到了绝境,又怎么会轻易谋反。所以有天子在手,曹操可以令天下人忌惮,不敢与之为敌,即使不支持他,也不敢支持他的对手。

另外,这也能增长曹操的声望,显示他忠心汉室。获得声望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头投奔他。可以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你要选择去投奔别人,你会选择前国家总统兼忠心为国的一个人,还是会选择一个偏远的前州长呢?

因此留下汉献帝有如此多的好处,所以在没有比这更多的利益的时候,曹操是不会废汉献帝自立的。

如果那样做,首先他会失去大义,他从国家忠臣、爱国人士变成了叛徒、汉奸。这种时候谁会投奔他呢?

如果你有才能,你会在抗日时期投奔汪精卫?肯定不会。

再次,既然你成了叛徒、汉奸,那么肯定会有锄奸队,这个世界上从不缺乏正义之士。当曹操自立后,那些以前不喜欢他,但因为大义的缘故不敢反对他的人,立马会投入孙刘阵营,他会失去很多中间人士。

而曹、刘也会因为曹操自立而讨伐他,这时候大义就在孙、刘身上了,刚才那一系列好处都到孙刘身上。

如果曹操能够灭了孙刘,那么他自立为皇帝并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但问题在于即使到了后期,他依然有孙刘两个强劲的对手,使得他不敢轻举妄动。


孙狗剩Johnson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宝座罢了。

汉献帝刘协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先是董卓擅权,后是曹操当国,他只是一个傀儼,见到董卓也好,见到曹操也好,都如芒刺在背战栗不安的但话说回来,他若无董卓,当不上皇帝,若无曹操,说不定他被那几个匪头子李傕、郭汜之流,结果了性命,也有可能的。可是,江山坐稳了,大权旁落,便不甘心做一个符号式的统治者,成为曹操手下的一个高级俘虏了。于是,便要搞复辟了。这也是历史上所有失去王位和虚有王位的人,忍不住要尝试的一种危险游戏。

最高权力,也是最高的欲望和诱惑,对汉献帝来说,当然想完整地得到它,而旧政权的维护者,前如衣带诏的董承、王子服和伏完、穆顺之辈,后如许都暴乱的耿纪、韦晃之流,他们甚至要比刘协更热衷于推翻曹操的统治。因为皇帝作为一个高级俘虏,尚可得到优礼有加的待遇,而等而下之的旧政权的既得利益者,则是明日黄花,自然连做梦也想恢复失去的王国,因而这些丢失得更多更多的臣下,复辟之心,甚于帝王,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拥有最高权力,却又不是九王之尊的曹操,对于任何觊觎这份至高无上权力的人,总是格杀勿论,疯狂地镇压的。正因为他自己无法得到这份崇尊之位,别人想得到,他一定是要与之拼命的。

因此,他的内心是充满着矛盾的。正如他给行军时拟的口令“鸡肋”一样,吃,吃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他一方面把自己的女儿曹节下嫁给汉献帝,除了政治上的笼络外,不能说曹操对于这个尽管是符号的皇帝,未必敢太不恭敬。但另一方面,又根本不朝请,履行一个臣子的义务。

一方面,他不断地在诗文中表露自己,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虽是对于周公的褒扬,实际也是在自我标榜;如“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中,对于西伯始终以臣事殷的赞美,其实也是在自我表扬。另方面,却又根本不把比自已小26岁的献帝放在眼里,动不动跑去发一通脾气,吓得人家战战兢兢,向他恳求:“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那意思说,你高抬贵手,放我一条生路得了。

尽管汉献帝拱手要把这个皇帝位置让给他,恨不能请他曹操马上履位,但他始终不称帝,只为王,这是他诛黄巾起兵以来数十年的既定方针。后来人称他为奸雄,曹操一生,最奸之举,莫过于不夺帝位,而拥帝权,既捞取名声,又得到实惠了。

如果他要当皇帝的话,从山东进军洛阳时就可以把献帝废了。

曹操一辈子不敢行此事,就因为有董卓的例子在。他知道,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得天应人些。他若废帝自立,第一,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第二,即使能用武力还个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然而,他无法使整个士族阶层服贴。这就是他所比喻的炉火,也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谋远略,一旦他登上帝位,这些人马上会成为他的对立面。尽管他杀掉了这个阶层的许多头面人物,如孔融、崔琰,但整个阶层,他是不敢小视的。其实,他未必不想过一过皇帝瘾。可是一看手下的首席谋士,最忠心耿耿的荀彧、荀攸叔侄,连他称王都持反对态度,他只好抑制这个欲望。因此,谁要是碰他这个痛处,绝对是严惩不贷的。

通常,人到了晚年,慢慢地失去自我感觉,便要糊涂昏愤,贪大树功,倒行逆施,期求不朽,终于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所以,孙权拍他马屁,要他即位承大统,他一笑拒之,而一直保持清醒到最后一刻确实不容易的。

但到了他儿子曹丕手里,新的一代人,对于汉王朝往日的威仪,已不在话下,只是死狗一条。与其辅主为臣,不如篡汉自立。在诸侯大部顺服,士族基本归心的客观情势下,旧的君臣框架,已成形式,汉祚的延续,根本毫无意义,所以取而代之,也是历史的必然若是无曹操数十年的营造,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士族阶层,由仕汉的大多数,蜕变为仕魏的大多数,曹丕是无法坐上皇帝之位,而圆了他父亲生未做成的梦。

因此,那些提取权力的人,若是欲望超过了网顾现实状况的程度,冷静下来,有曹操的一份清醒,也许不至于碰壁。


历史365


要知道,曹操的野心是非常大的。从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来。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也一方面深知皇帝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他自己骨子里仍然是有忠君思想的。要知道董卓就因废一帝立一帝,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国贼,甚至死的时候被点天灯,也没有人管。更别说废帝自立,恐怕要被万夫所指,光是舆论唾沫都能把你淹死。当然这也是最关键的,曹操是背不起这个骂名的。所以曹操一再强调,他只想做一个周公那样的能臣。正如他诗中所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很清楚,他的地盘那是在刀子上杀出来的,在乱世争雄,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虚名是没有用的,想做老大,你得拿实力说话。而如果有了实力,做不做皇帝都不过是一个程序的事。但是如果没有实力,就去触碰皇帝这个身份,那就是要掉脑袋的,袁术可是三国做皇帝的一个典型,也是一个最突出的教训。

所以讲究实际的曹操最终选择的不是虚名的皇帝,而是实权的丞相或魏王。但是他这个丞相做的比皇帝爽多了,不用担皇帝的风险,却有皇帝的权力,想封赏谁就封赏谁,想处罚谁就处罚谁,全由自个儿说了算。所以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既然皇帝这个称号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实惠,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和灾难,那么他又何必去称帝呢?要它又有何用呢?

他非常精明,他将战士局面看得非常透彻。本身他已经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权力,所有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就是没有这样一个虚名。


可爱的小豫


不请自来,个人观点,纯属参考!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太尉曹嵩之子,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虽然曹操没有称帝,但是很大程度上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那为何曹操不自己称帝呢?因为他不想背上一个骂名,在东汉末年有许多名人想要自己掌握朝政,但是也没有自己穿上龙袍,也是为了怕被后世辱骂。能够成为一代枭雄,说明曹操也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非常精明,他将战士局面看得非常透彻。本身他已经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权力,所有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就是没有这样一个虚名。

还有就是,虽然东汉末年,汉朝逐渐式微,天下已经大乱,但是朝纲伦常仍然在形式上存在,儒家思想,还是主流思想,所以,曹操一旦称帝,他不但要面对孙权与刘备,还要面对天下士族,以当时士族的社会地位,不是曹操能相抗衡的!

纵观曹操的一生,他的为人处世,完全就是两个字可以概括:实际。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看的出来曹操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算上天让我当皇帝,我也不会当的,情愿选择做周文王这样的人,而曹操最终也做到了,但是他建立功业之心丝毫不比刘备孙权低!从这一点看出来曹操的雄才和远见卓识!


踏雪雪无痕


曹操是一个乱世枭雄,他不当皇帝我觉得首先他自己毕竟做过汉臣,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篡位臣子。其次当时的政治环境并不允许,虽然曹操已经掌握了汉朝的大权,但朝臣并不是都真心臣服他,大部分还是人心向汉,一旦称帝,内外的反抗势力就会同时爆发,对曹操的威胁是非常大的。第三外部的反抗势力,刘备,孙权等人所代表势力对曹操有很大的威胁,因此只有消灭了外部的反抗势力之后才有可能称帝,在这之前是不会称帝的。第四就是天下民心,因为毕竟东汉王朝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而一旦突然改朝换代,那对于百姓所带来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综上所述,曹操不可能会冒然称帝。






金鑫19930927


中国人讲究个“名正言顺”,你曹操,宦官之后(他爷爷是宦官,收养了他爸曹嵩),身份如此卑微,怎能掌控民心所向,怎能以德服人?人刘备大张旗鼓宣示自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所以千百年来,人们都觉得刘才是正统,这就是贵族。

曹操不能以德服人,那就以武力服人,把你们都打服了自己就能称帝了吧!他就是这么想的,建安元年,曹操协汉献帝以令诸侯,拜官曹司空,可以不经皇帝同意商定国事,已经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此时若一统天下,以战功做荣誉他也能称帝,他也是那样想的。所以官渡之战大败袁绍,而后攻打孙策,此时刘备不成气候,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赤壁之战孙刘联盟,火烧曹船,大败曹贼,此刻曹操只能退兵休养生息,失去了称帝的唯一机会。

之后的三国分立末期,曹操取得基本胜利,人民的印象就是曹丞相辅佐汉室,有人称他曹贼,觊觎汉室皇位,曹操此时称帝就是坐实曹贼罪名,还会给吴残军以口实,声讨曹贼,复辟汉室,为了自己形象,他只能以臣子身份自居。实际上,曹操后来被封为魏王(大概率是他自己封的,让汉帝下诏),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已是皇帝待遇。曹操在死后由魏帝曹丕追封魏武帝。



花喵无敌手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正是曹操这一生的真实写照。从曹操起兵勤王开始,到最后被封魏王,纵观曹操的一生,都有且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汉臣。很多人好奇,为何晚年的曹操不直接废除汉献帝,自己称帝呢,毕竟此时他在地位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实际的掌权中更是真正的“皇帝”。

晚年的曹操之所以不称帝,主要有四点:

其一就是失去了正统的政治优势。曹操之所以能够在天下纷争的东汉末年占据一席之地,其仰仗的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的政治正统地位。有了汉献帝这张牌,曹操便有了四处讨伐地方军阀的正当理由。但凡反对曹操的势力,曹操都可以让汉献帝下旨讨伐他们。试问一下,曹操又怎么会自掘坟墓,把这张牌拱手想让。同时汉献帝的存在,也让那些忠于汉室的文官武将心甘情愿的投奔曹操。如果此时曹操称帝,这些能人志士相信很多都会改投刘备。

其二便是赤壁之战后,曹魏实力受损,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敢贸然犯错,否则迎接他的就是另外两家的联军。三足鼎立的局面让曹操不敢贸然的废除汉献帝而自己称帝,毕竟名义上三家此时都是汉献帝的臣子。曹操如果称帝的话,另外两家就有了正当的理由出兵。

其三是吸取了之前称帝的那群人的惨痛经验。董卓、袁术等人便是因为飞扬跋扈、欲自立为帝而落得一个众叛亲离、身死人亡的结果。曹操此时虽然有了称帝的资本,但是却也不想因为自己的欲望而失去这些权势、荣华富贵。

其四是称帝的欲望并不强烈。在曹操的心目中,大部分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汉臣,这种身份的认可,让他没有称帝的想法。再加上晚年的曹操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皇帝、魏王这些虚名对他而言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苏子侃历史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我们要知道,儒家文化的兴盛始于汉朝,而且在汉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汉朝朝廷的最为看重的一种文化,而儒家文化最讲究的就是忠孝礼义、伦理纲常等道德规范。所以说当时虽然是东汉末期,但这种经过数百年渗透的儒家文化,已经深入到了老百姓的认识里。所以,忠孝等品质还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以尽管血雨腥风、战乱四起,但是各地势力还是要打着皇帝的旗帜才行。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也一方面深知皇帝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他自己骨子里仍然是有忠君思想的。要知道董卓就因废一帝立一帝,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国贼,甚至死的时候被点天灯,也没有人管。更别说废帝自立,恐怕要被万夫所指,光是舆论唾沫都能把你淹死。当然这也是最关键的,曹操是背不起这个骂名的。所以曹操一再强调,他只想做一个周公那样的能臣。正如他诗中所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2条理由是现实问题——曹操不愿做袁术那样的笨蛋被群殴。

东汉末年,割地自立的诸侯很多,比如袁绍、刘表、袁术等。虽然后来曹操通过多年的努力,击败了吕布、袁绍、袁术、刘表、马腾等势力,逐步统一了广大的北方地区。但是在东南还有孙权、西南还有刘备,这二人都非等闲之辈。本来曹操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让刘备和孙权在表面上还不敢再嚣张,至少刘备孙权在表面上还得承认汉献帝,这样曹操的优势就依然存在。但若曹操一旦称帝,那么不仅让刘备和孙权立即成为没有缰绳的猛虎,还会引发自己内部大批忠于汉室的朝臣的围攻,如此以来,曹操的处境就和袁术当年差不多了,被群殴的结果大约都不太好。所以孙权在劝曹操称帝的时候,曹操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由此看来,这种幼稚的错误,曹操是不会犯的。另外曹操也深知,三国鼎立才是最好的状态,至少当时是。

第3条理由是对虚实认识的问题——曹操不求虚名重实际。

在曹操一生的许多言谈以及举措中,都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其讲究实际的领导,而非喜欢搞虚头巴脑那类东西的领导。比如曹操在人才上,他讲究的是“唯才是举”,不管你是什么来路,我都能择优而用。再比如曹操搞的屯田制,都是他干实事的具体表现。

曹操很清楚,他的地盘那是在刀子上杀出来的,在乱世争雄,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虚名是没有用的,想做老大,你得拿实力说话。而如果有了实力,做不做皇帝都不过是一个程序的事。但是如果没有实力,就去触碰皇帝这个身份,那就是要掉脑袋的,袁术可是三国做皇帝的一个典型,也是一个最突出的教训。

所以讲究实际的曹操最终选择的不是虚名的皇帝,而是实权的丞相或魏王。但是他这个丞相做的比皇帝爽多了,不用担皇帝的风险,却有皇帝的权力,想封赏谁就封赏谁,想处罚谁就处罚谁,全由自个儿说了算。所以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既然皇帝这个称号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实惠,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和灾难,那么他又何必去称帝呢?要它又有何用呢?

结语:纵观曹操一生,他的为人处事,都是从两个字出发:实际。所以,最终在选择到底称帝不称帝的时候,因为以上所说的3条理由,他选择了更实在的丞相。不过曹操也曾说过一句话,叫:“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从这句话也能看出曹操内心的最真实想法,那就是就算天命在我,我也不会选择做皇帝,而宁愿选择做周文王。足见曹操宁愿为自己的儿子铺路,也不愿做皇帝的决心。而曹操也最终说到做到,他没有称帝,但他建立的功业事业却比称帝的刘备和孙权要更大,从这一点也足见曹操雄才和远见卓识。

希望我的评论能帮助你,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