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殡时,家中长子手持瓦盆摔碎,为啥要和瓦盆过不去?

新大风歌


人生在世,相聚不易,生离死别,悲伤难弃!今日摔锅砸碗,从此再没有你的三餐,一路走好!


风尘旧客


问:农村出殡时,家中长子手持瓦盆摔碎,为啥要和瓦盆过不去?

农村出殡摔瓦盆,有的地方是摔瓦,这叫"当大事″,意思是顶梁柱折了,塌天了,倾家荡产发送老人。

摔瓦盆时是掏一簸箕草木灰撒棺前地上,上面铺一张黄纸,黄纸上用一块捣衣青石砸上,青石上放着这个瓦盆,众孝子面对灰石前后依次跪下,主丧孝子手持引魂幡跪在最前面,丧事主管喊声"起灵″,主丧孝子拾起瓦盆高高举起,用力往青石上一摔摔碎,扛起引魂幡站起来痛哭着转身就走,次子双手端着亡灵牌位紧随其后,众孝子也都痛哭着站起来依次跟在后面,再后面就是十六杠的杠夫抬棺,棺后面跟的都是女孝子。

据说摔瓦盆青石下面的草木灰,掀开后有印迹,这印迹是个什么图案,故去老下世转托生就是什么。

摔瓦盆的不一定非是长子,头孙顶一子,长子不在时这事就由长孙代替。摔瓦盆扛幡必须出自长房,端灵牌则是次之。

摔瓦盆并不是跟瓦盆过不去,而是"当大事″拆房卖地不过了,也要发送老人。


生产队长老杨


我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红白两事耳闻目睹了很多!关于死了人,在出殡时为什么摔碎瓦盆?我们家乡有两种说法,那就让我给你们讲一讲农村死了人的那些事!

在农村,长子不离中堂!也就是父母生活过的老宅。长子有权继承父母留下的老宅,有权掌管家规!对兄弟姐妹之间留有第一发言权,与人际关系的第一掌控权!什么事情都以长子为主心骨。比如别人家或亲戚有什么大事,他们都会找到这家的长子来商量事情!理所当然的,等到父母死去后,出殡时要摔破的瓦盆也是由长子来完成!这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以长子为主的集结力的代表权利!

那出殡时长子为什么要摔碎瓦盆呢?第一种说法在我们家乡比较多一些!_为老人送葬时用的瓦盆也叫老盆。传说是老天爷会惩罚死人生前对于粮食的浪费!老盆是用来接老天爷惩罚下来的恶水的!活着时浪费的越多,惩罚的恶水也就越多!如果不用老盆接恶水,死后的人到不了阴间,回不了阳间,只能伦为野鬼了!所以老盆一定要有。儿女为了能让老人的灵魂少喝恶水,就会在盆底用剪刀钻洞,手不离剪刀一次成型!不可中途剪刀离盆,也不可手离剪刀,洞口钻的越大代表越有孝心。恶水流的快了,死后的人喝的恶水就少了!钻老盆对于活着的人也有一定的占卜灵验!知果顺利了,钻者一家会平安和顺。如果把盆子钻烂了,上天会惩罚钻盆者一家,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当然这些都是迷信!等到出殡的那一天,棺材走到十字路口,也就是灵魂要到阴间报到了,上天的惩罚也结束了!长子会把老盆摔碎在老砖上!(老砖是用来摔盆子的砖块)摔碎代表着阴阳两间的人都会太平!如果摔不烂就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

第二种说法在我们当地比较少!老盆是用来盛孟婆汤的。孟婆汤又叫迷魂汤,灵魂喝下孟婆汤会忘记前世的一切!儿女为了让死去的老人还能记住活着的人,会把孟婆盆底处用剪刀钻洞,也是为了能让老人少喝点孟婆汤!等到棺材到了十字路口,也就走到奈何桥了。长子以家庭主心骨为代表来摔碎孟婆盆。摔碎代表了阴阳两界的正式分离!也表现了对孟婆盆的恨,是它无情的带走了死者的记忆!迷失了死者对前世的眷恋对孩子们的爱!为什么孟婆要给世人过不去呢?世人的怨恨化作力量摔下了孟婆盆!


晨光无限322


山东人通常把亲人去世称为“老了”,所以摔盆子就变成了摔老盆,突出强调的是一个老字。通常认为,亲人去世后“三天不离家“,三天后出殡时,老盆摔得越碎越好,声音足够大,就是提醒亲人该上路了。

老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变规矩”,可是葬礼上摔盆子到是没有太大的差距。首先要知道,一般都是在家中的长子家进行送殡,在棺椁或者骨灰盒从家里请出来的时候,还有最后一个程序,那就是路祭,就是死者所有的亲人,子女等五服之内的人,进行最后的一次祭拜。在所有的祭拜都结束后,棺椁“上路”的之前,一般要由家中的长子进行摔盆。

盆里面装的是死者从死亡到“上路”这段时间内,所有烧的纸钱。“盆子一摔,从此不在吃阳间饭,穿阳间衣”。摔的那个盆蚌埠一带叫摔老盆,学名聚宝盆,基本全国各地都有。在出棺前,这个老盆一直放在棺材前头。亲朋来吊孝的都要在盆里烧纸。出棺那天,老盆要跟着棺材走。在亲朋摆过路奠仪式后,宣布死者要上路了,这时由死者长子将老盆摔碎。

为防有的人力气小一摔不碎的尴尬,所以会事先找块大点的石头放在盆边,照着石头掼。山东部分地区还有在老盆下垫三块石头的习惯,把盆支起来如同过去架锅烧饭。所以,老盆摔掉后意味着死去亲人也要去阴间生火做饭了。没有子嗣的,就由过继之子摔老盆。古代帝王驾崩,由皇子摔老盆,谁摔,江山就是谁的。


聚焦三农资讯


我是湖北恩施地区的农民,我们这边现在还是推行土葬,也有手持瓦盆摔碎的习俗,不过不同的是,这摔瓦盆之人不一定是长子,而是办白事的人。打个比方,某家有两个儿子,其中父亲跟着长子,母亲跟着二儿子,那么父亲丧事摔盆的就是长子,母亲丧事摔盆的就是二儿子。那么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呢?您且接着往下看。

习俗的由来与含义

这是我所在的这个村子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俗,据我的爷爷讲,从他懂事的时候开始咱们村里有白事就是这样做的,无非就是有钱的人家摔好盆,没钱的人家摔破盆。当然这个习俗也有着其含义。

首先这个盆是用来装所谓的喜钱的。在老人去世后,我们这边会请道士来打丧鼓,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道士拿着瓦盆绕着孝子孝孙走,要他们给打发钱。现在一般给的都是五块、十块和二十,等把钱给完后,道士们就会把钱拿走,说是帮忙打发天上的神仙(其实还不是自己拿去了),破盆则需要办丧事的人摔。等到第二天下葬的时候,去世之人真正入土为安后,就摔碎盆子。

这个时候摔盆子代表把老人生前的一切事物都切断,从此去世之人不管阳间事;也代表着把一切不美好的东西都摔碎。一般来说用的都是瓦盆或者瓷盆,因为这两种盆子容易摔碎,摔碎之后就捡起来放在坟前,然后就不管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实不同的农村地区有着不同的习俗,这些习俗自古流传,只要是不对当今人们生活产生影响的,我们都应该加以批判性继承。再者身为其它地方的人,也应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爱茶者九号


丧葬文化形成远远流长,老人去世出殡时有起灵官左手中掌一只水碗,右手拿一把切刀。切刀官材头上拍两下,喊一声:“起灵"抬棺的人们抬棺出门,起灵官面对棺材说上几句话,意思亡人一世从今天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了。

起灵官用切刀将碗砍烂,代表亡人一路世缘完了。

有些地方人讲些迷信,起灵碗有人抢下,表示家里人病人什么的不愿离开人世,以求吉利。

丧葬文化十分广大,十分浓重!






郭玺清


看这个问题大家回答的很热闹,笔者也来凑个热闹,说一下摔瓦盆的来历和意思。

民间丧礼的“摔丧”好多叫法因为此盆一般置于死者灵前,守着死者的尸体,所以又叫“摔尸盆”;因为民间忌讳说死,以老了代称人死了,所以又叫“摔老盆”。

在我的家乡,摔瓦盆也叫摔盆,由逝者的长子头顶瓦盆,至出村路口处,由管事的喊一声,长子朝地上提前备好的砖头上狠狠地一摔,摔得越碎越好。其实这一摔,除了上述我们所说的告别阳世以外,还有着另一层特殊的意义,就家庭权力的交接和遗产继承的确立。在民间,顶灰盆者将继续逝者的大部分家产,同时,逝者生前所拥有的家庭权力,也将转移到摔盆的孝子身上。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继承关系的确立,只能由家中长子担任,如果长子去世,则其他儿子以长幼次序担当,儿子都去世则由长孙担当。而无子女者,则从侄子中选择摔盆者,摔盆者视为逝者的子女,确定继承关系和承嗣义务,在继承了逝者房产过日的基础上,承担着逝者殡葬费用和以后祭祀义务。在旧时贫穷时候,常会出现逝者侄子间争抢摔盆的现象,目的便是为了争夺遗产。

摔灰盆的风俗由来已久,据传陶业的祖师爷范蠡死前选择继承人时,确立了这个规矩,为他摔盆者,即为他的继承人。其实,自从庄子鼓盆而歌开始,盆便与人的生死有了不解之缘,摔灰盆的风俗在明清以后尤为重视。许多著述对此有记载,如《红楼梦》中就有因秦氏无出,丫环名宝珠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的记录。

当然,隔里不同俗,做为一种风俗的形成,摔灰盆的说法有所不同,如有的地方说是取岁岁平安之意,有的地方说是为了到阴间少喝迷魂汤,有的地方说是为了在阴间少喝生前浪费的脏水,有的地方甚至把一个圆孔扩大到多个孔。但不管怎么说,随着盆碎灰飞,棺材被抬起,纸钱高高扬起,逝者便正式被送往去阴宅,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这一摔真犹如壮士出征前摔碎壮行的酒碗,大有人们对于死亡的尊重之感


西瓜阿昊


在农村婚丧嫁娶都是非常隆重的大事,尤其是白事,更加的隆重,就比如说村子里同一天有一家人办喜事,有一家人办丧事,如果两家在村子的道路上相遇了,那么这个时候结婚的要先让出丧的人先走。没有办法这就是农村的礼仪,认为死者为大。在农村的丧事当中,规矩不仅仅只是这一点,还有有趣的一点是“摔瓦罐”,下边老张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人死了之后,并不会立即的掩埋,也不会像城里人那样送进太平间或者送进殡仪馆,反而在农村死者要放在堂屋里至少三天,这三天的时间里面是留给亲朋好友来吊唁的,意思就是见死者最后一面。这个时候,死者前边会摆上长明灯,长明灯的灯油一般是清油,因为用煤油或者柴油的话,燃烧的太快了,而灯芯则是自己的同辈人用棉花亲自用手搓的,搓得又细又长,这样的灯芯才能够烧的长长久久,因为在人出殡之前,这个灯是不能灭的。

等到出殡这一天,家族里边的长辈一声“起”,这个时候唢呐就会想起来,然后就会有四个壮年抬起棺椁,开始走向墓地。这个时候家族里边的长子要提前到村子的十字路口,放上瓦罐烧纸,等到出殡的队伍完全的过去之后,家中的长子要使劲将这个瓦罐在十字路口摔碎。这个是很有讲究的,因为瓦罐一碎,而且碎的位置是村口十字路口,代表的是死者已去,以后坟地就是死者的家,从此和这个家再无瓜葛,如果再回来那就是客,没有家族里面的人请,就不能回来。

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会出现差错,这个摔瓦罐也是这样,有的瓦罐比较结实,也有的人力气比较小,总之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造成了瓦罐一下没有摔碎。这个时候我们是不能够再摔第二下的,因为我们送的是自己的亲人,而且是长辈,如果摔第二下的话会被看作是不孝。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这个瓦罐捧回家里边,放在死者的排位底下,以后逢年过节都要给死者在这个瓦罐里面放上饭菜和酒水,因为瓦罐没有摔碎,意味着死者家里的饭还没有吃够。一直要延续到死者第三年送牌子,这个时候再有家里人将这个瓦罐捧到死者坟前,狠狠的摔烂即可。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为什么在农村家里的长子一定要和瓦罐过不去,其实不是和瓦罐过不去,而是关系到农村的一些传统。不过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显得对农村的传统毫不在乎,甚至网上还有直播自己奶奶出殡的,这种做法在老张看来非常的不合适,简直是大逆不道,虽然我们不提倡封建迷信,但是对死者的尊重和缅怀却是不能少的,只是我们在选择的过程当中,应该保持自己的理性,用科学的角度去审视,不相信迷信,也要尊重传统。


老张谈三农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农村出殡时家中长子摔瓦盆是当地的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殡葬习俗,并且瓦盆还要一次摔碎,不能摔第二次,我们这把这种瓦盆叫做丧盆子,这个盆在没出灵时是在灵堂前,陪灵烧纸时用的,出灵后在坟前由长子将盆摔坏,摔不坏也不能摔第二次,这寓意是家中老人不在了,以后家中由长子主持,如长子不在便按次序向下排,也就是说谁摔盆以后家中谁掌权,这在古代是不可更改的,那是权利的象征,

外现代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了,瓦盆也越来越难找了,替代的是钢盆或铁盆,下葬时只要由长子象征性的摔一下就行!


农村巧红姐


一方水土养活了一方人,一方水土造成了一方文明,各地农村人的生活习惯,与身处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农村人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根据当地的环境,积累了独具本地特色的文化习惯和生活习俗,这些约定俗成的方式,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并在社会发展中积淀的越来越深厚,默默地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髓和血液里。比如,农村的婚丧嫁娶习俗。我们看到,有的农村地方人殁后出殡时,家中的长子会把头顶的瓦盆摔碎,这又是为什么呢?乡村关中结合本地人的丧葬习俗,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摔碎瓦盆的迷信说法。

乡村关中一带的农村,家中遇到丧事出殡时,一般由亲属的长子头顶瓦盆,舅父帮忙扶住,在丧车走到村庄的十字路口时,长子就会把瓦盆摔碎。其实,我们知道,这个瓦盆里装着从人殁到出殡期,所有烧的冥币,或其他祭祀纸制品的灰烬。据村中年长者说,农村出殡时,长子代表家属将这样的瓦盆在十字路口摔碎,是为殁了的亲属求购阴间买路钱,当死者的灵魂回归家中时,就会一路畅通,因为自己的长子已代他们交了过路钱。当然,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现在的我们切不可迷信到这方田地。

第二,这是农村传承的丧葬风俗。

至于说,为什么在丧葬时要举行摔瓦盆的仪式,各地农村人的看法和说法均不相同。我们摒弃封建思想的说法,当亲属殁了,来客和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其中就要烧冥币,那停丧期间烧了这么多纸制品的灰烬盛放在瓦盆内,到出殡时,作为亲属应该如何处理才好呢?这确实是个问题。想必,农村人为了能有效处理瓦盆内的这些灰烬,就想出了这个办法。这是世代沿袭而来的,也是处理这些灰烬的办法,而不是与瓦盆过意不去。如果不摔碎这样的瓦盆,又该如何处理呢?

总之,农村出殡时的许多丧葬风俗,是经过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人们不约而同的遵守执行。好有,现在各地方都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丧葬,改变传统的陋习,逐步改成火葬,或树葬,或者其他文明的丧葬形式。想必,农民出殡的这种传统习俗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也会慢慢被革除,向现代文明过渡。必须说明,这不是农村人与瓦盆过不去,这是其对农村绵延千年的丧葬文化不懂,而发表的错误言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