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年的故事》


年的故事

於延法


話說《年的故事》


關於年的故事,我是在小時候聽本家的一位老奶奶說的。

老奶奶很會講故事,她的故事很多很多,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劈山救母,還有三打白骨精,以及悽美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以及聊齋之類的故事。她講故事繪聲繪色,聲情並茂,有時候還好賣個關子,留個懸念,叫人急不可耐,催著她麻利地往下講。

入了臘月,我們圍在老奶奶周圍聽故事,它神秘地問我們:你們知道‘過年’是怎麼回事嗎?


話說《年的故事》


男孩子們回答:放花放炮,領壓歲錢唄。

女孩子則說:穿新衣、戴新帽,頭插花、發戴卡,歡天喜地過新年唄。

老奶奶擺著手,拖著長音,有些神秘地說:“不——對”。 我們便好奇地仰著腦袋,等著老奶奶說下去。

她卻不慌不忙地掏出旱菸袋,伸進煙包裡,裝滿煙末,咳嗽兩聲,又慢悠悠地放到嘴裡,眼珠子四下裡瞅瞅。眼皮活泛的立即拿起火柴,給她老人家點著,等她老人家吧嗒兩口,才慢條斯理地娓娓道來,她那些蓄藏心底的陳年故事。

“年——嘛”老三奶奶咳了兩聲,巡視一圈我們翹首期盼的小臉,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才緩緩地說道:“過去呀,在很久很久以前,年嘛,它不是一個喜慶的節日,而是一種可怕的怪獸......”

“哇,怪獸?”

話說《年的故事》


“是啊,怪獸。它長得青面獠牙,頭上長著一對觸角,兇猛可怕。它常年住在深山老林或者海底深處,到了冬寒歲末的除夕,它就出來,到村莊裡吞噬牲畜,傷害人命。因此,到了除夕這一天,村村店店的人們就扶老攜幼,逃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年”的傷害。據說有一年的除夕呀,桃花村的人們慌慌張張地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老人手持柺杖,臂搭袋囊。他鶴髮童顏,銀鬚飄逸,目光烔烔,貌若神仙。老鄉們早已鎖門閉戶,收拾行裝,攆上豬羊,逮走雞鴨,匆匆忙忙地逃往深山,到處人喊馬叫,鬼哭狼嚎,一片恐慌景象。就這時候,村裡人誰還顧得上一個討飯老人。而唯有村東頭一位老奶奶,慌忙地給了要飯老人一些食物,並勸說他快些上山躲避‘年’獸,可那位老人卻捋著鬍鬚,不慌不忙地對老婆婆說:你讓我在這住上一夜,我一定把‘年 ’獸趕跑。老婆婆驚恐地看了老人一眼,但見他神采奕奕,氣宇軒昂。老婆婆沒有勸動老人,自己便無可奈何地匆忙離開了家,躲進了深山。”

話說《年的故事》


老奶奶停頓了一下,吧嗒了兩口煙,又咳嗽兩聲。有眼色的連忙給她遞上早已沏好的門東大方(屋門東石榴樹的葉子),她輕輕地咂上兩口,才又緩緩地講下去。

“半夜裡,‘年’闖進了村子,可是村裡早已空無一人,它驚詫異常。闖到村東老婆婆家門口一看,大門上貼著紅紙,堂屋裡燈火通明,它更是詫異。可它依然抖擻精神,嗷嗷地怪叫著,凶神惡煞地撲向老婆婆家中,走到門口時,突然聽到院內傳來‘噼裡啪啦’的炸響聲,‘年’驚慌失措,渾身戰慄,再也不敢往前一步,就嚇得戰戰兢兢,慌不擇路地逃竄而去。原來呀,‘年’忌怕紅色、火光、以及爆炸聲響。就在這時,院內走出來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向著‘年’逃竄的方向,哈哈大笑,‘年’聽到驚雷般的笑聲,更是大驚失色,屁滾尿流地逃的無影無蹤。第二天呀,就是大年初一,逃難回來的鄉親們,見村裡安然無恙,都特別的驚奇。村東頭的老婆婆見狀恍然大悟,就把昨天遇到討飯老神仙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講訴給鄉親們聽。鄉親們湧到老婆婆家,只見老婆婆家大門上貼著紅紙,院子裡一堆還未燃盡的竹子,仍然‘噼裡啪啦’地爆響著,發出清脆的聲音。堂屋裡八仙桌上的紅蠟燭還燃燒未盡,光芒四射。於是呀,鄉親們便欣喜若狂地歡呼雀躍,向天跪拜,感謝老神仙給趕走了‘年’妖,從此可以過上太平日子了。於是呀,鄉親們便換上新衣新帽,奔走相告,道喜問好。從此呀,一傳十十傳百,神仙趕走‘年’獸的消息不脛而走,在周圍的村子裡傳開了。從此呢,人們一到除夕,便採取貼紅紙、燃爆竹、點燭守歲的法子,驅除‘年’獸。逐漸的這種風俗越傳越廣,在春節到來之際,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地慶賀新年的到來,辭舊迎新,就成了咱們中國老百姓最熱鬧、最隆重的節日了。”


話說《年的故事》


“噢,原來是這麼回事呀。”我們驚奇的砸吧著舌頭。


老奶奶講完故事,總忘不了誇獎一番仔細聆聽的孩子,還分別賞給孩子們每人一顆大紅棗子哩。

從那時起,我們對‘年’有了興趣,從此我們便盼著天天過年,月月過節,為的是有好吃好穿,有好玩的時光,有歡樂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