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龍頭企業拓寬農民增收路

發展一項產業,盤活一方資源,造福一方百姓。

近日,走進甘肅愛福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一座座排列整齊的鋼架大棚映入眼簾,來到菌棒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裝袋、滅菌、接種,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逐漸驅散著疫情帶來的陰霾。

山丹:龍頭企業拓寬農民增收路

“我們公司是從2月11號開始復工復產的,現在每天的生產量差不多是2萬個菌棒,現在生產的菌棒訂單都是過年之前談好的,為保證菌棒能夠按時送到農戶手中,不耽誤農時,公司全體員工在做好防疫的同時加大馬力趕製訂單。”該公司副總經理杜建明介紹,在接到復工復產審核批准後,公司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這個車間裡幹活的工人,和我一樣都是附近村莊的村民,我們的工資是按月發放,一個月可以賺到3000塊錢。”正在給菌棒打孔的工人王小妹告訴記者。

“附近村莊的貧困戶到我們公司就業,我們提供相應的綠色通道,只要符合我們公司的用人標準,我們就優先錄用。”談及公司招工條件時,杜經理這樣說。目前有50餘名附近村莊的村民來該公司務工,其中一半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人在照顧好家庭的同時都有了一份不錯的收入。

山丹:龍頭企業拓寬農民增收路

據瞭解,甘肅愛福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菇農”的運營模式,實現統一供應菌棒、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示範菇棚、統一產品回收、統一加工銷售的模式,帶動28個基地發展香菇產業,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供了更多就業的崗位,更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而對於自然條件貧瘠,發展資源有限的村莊如何發展產業,讓村民也享有一份有保障的收入呢?在山丹縣位奇鎮龍騰科技有限公司的養馬場裡,記者找到了答案。

走進位於位奇鎮蘆堡村的養馬場,幾間整齊的大型彩鋼馬棚一字排開,成堆的草料整齊碼放在草棚內,圈內打掃得乾乾淨淨,一群大大小小的馬怡然自得地咀嚼著草料,飼養員張金花正在給馬兒加草料。

“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沒有辦法外出務工,在村幹部的介紹下,我來這裡上班,我的工作主要是粉碎料草和餵馬,一個月是3000塊錢的工資,還能把家裡照顧好,我挺滿意的。”張金花說。

山丹:龍頭企業拓寬農民增收路

同樣作為飼養員的周金國,說起養馬“經”來,頭頭是道。“餵馬要勤快,飼料要按照少喂勤添,先粗後精的原則,還要多曬曬太陽,多運動運動。”周金國作為養馬場的老員工,每月可以領到5000元的工資。

王紅霞是蘆堡村四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家中勞動力少,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養馬場建起來以後,王紅霞成為了養馬場的股東之一,平時也在養馬場幹活。談起養馬場給周圍群眾帶來的實惠,“最大的優勢就是第一自己不出資金,第二沒有什麼風險,到年終分紅就可以了。”王紅霞說。

據養馬廠負責人周淵學介紹,廠子是2018年8月份建成的,現在養馬量已經達到1500匹,有45個固定務工人員,其中26人是貧困戶,每戶貧困戶有2匹母馬集中寄養在廠子裡,每年一匹馬的分紅是680元,貧困戶不僅每月可以領到務工工資,年底還有分紅,做到了足不出村,就可以“馬”上致富。

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歸根到底是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實現收入增加。近年來,山丹縣圍繞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大力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化經營之路,實現了項目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跟著市場走的產業化扶貧之路。(石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