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山丹:鄉村治理氣象新

楊建剛

在山丹縣東樂鎮大寨村,“百姓參政團”正在對村集體土地上附屬房屋拆遷事宜進行商討。經“百姓參政團”商討後,形成集體決定,交由村民大會表決通過,集體土地上附屬房屋拆遷相關事宜迅速得到實施。

今年,在“百姓參政團”的參與下,大寨村村連續實施了環境衛生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不僅各項工程的進展順利了很多,讓村民參政議政成為現實。

“實行‘三治’模式後,但凡村上的大事,我們三團成員就會把政策給農戶講清,解決一些具體的農村糾紛、家庭糾紛等等,婆媳關係之間的矛盾都能及時解決,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問題都能及時解決。”“百姓參政團”成員劉克弟介紹,在村裡推行“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後,村“三委”班子和群眾溝通的渠道更暢通了,調解矛盾糾紛更順利了,村民們對村裡的大事小情都知曉,工作自然好開展了。

“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三治融合,實現善治”。東樂鎮黨委副書記陳楓介紹說,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模式,不僅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更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共建、共治、共享的主體。

近年來,該縣全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社會治理模式,每個村成立“百姓參政團”“道德評判團”“百事服務團”,打造不同形式的群眾參政議政新平臺,促使鄉村治理由原來村幹部唱“獨角戲”,變成了村民積極參與的“大合唱”,最大限度實現“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

該縣在“三治”融合工作的探索和實踐中,強調自治、法治、德治綜合協同作用,促進各治理主體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將“三治”建設體現到基層治理的各個層面,成立以群眾為主體的“百姓參政團”“道德評判團”“百事服務團”。“管”字退場、“治”字登臺,打破了黨政組織“包攬事務”的傳統模式,最大限度實現“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目前,該縣110個村和6個社區全部建立“三團”,使基層治理煥發新氣象,初步形成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機制。

如今,“三治”融合在山丹大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自治活力得到釋放、法治思維漸入人心、道德風尚逐步養成,黨群幹群架起了一座“連心橋”、燃起了“一把激情火”、打開了一扇“民主窗”、擰成了一股“精氣勁”,黨組織的凝聚力明顯增強、群眾參與熱情明顯高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