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清河」葛傳武式太極拳:外地而來 在清河生根

學成歸來,將其在家鄉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在邢臺清河縣,武式太極拳被弟子葛順成原汁原味的帶到清河並傳承至今,如今它的弟子遍佈該縣各個鄉鎮。

2009年,它被成功列入邢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在清河縣武式太極拳推廣中心,經常能看到拳師或習練者學習、切磋武式太極拳。

原汁原味的武式太極拳

近日,天氣雖然日漸寒冷,但在清河縣武式太極拳推廣中心,依然經常能看到習拳者。他們或十餘人,或二三十人,身穿武術服裝,認真地研習武式太極拳。

「话说清河」葛传武式太极拳:外地而来 在清河生根

“我們這套拳被稱為葛傳武式太極拳,屬於‘李架’,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武式太極拳。”顧玉忠是葛傳武式太極拳的第六代弟子,他告訴記者,這套太極拳在清河有著150多年的歷史,並且傳承一直未曾間斷。 起式、左懶扎衣、右懶扎衣、單鞭……拳友們的動作行雲流水,葛傳武式太極拳的虛實分明、陰陽相濟、四兩撥千斤之妙可見一斑。

「话说清河」葛传武式太极拳:外地而来 在清河生根

“這套拳的招式經過了反覆推演,拳架簡潔、緊湊,而且注重精氣神的內部潛轉,重視心和身的結合。”顧玉忠說,認真打完一遍下來,會感覺到渾身通泰。

葛傳武式太極拳除了108式太極拳套路,還有太極八方捶(8路)、36式炮捶、54式劍、13式劍、32棍、13刀、13槍等套路。

外地而來本地生根

提起葛傳武式太極拳傳承歷史,還要從當年說起。這套太極拳是廣平府(今邯鄲市永年縣廣府鎮)首富武禹襄祖師創於1850年,經十餘年努力初成,又經十數載和兩個外甥(李亦畲、李啟軒)反覆推演、實踐而臻於完美。

經兩個外甥的多年努力,使此拳藝從拳理拳法上,都達到了當代最高境界。這些在《廉讓堂太極拳譜》上均有所體現。現在李家留給後代的拳論、拳架、拳械演練、實用技法、勁路等項成果,已成為世界拳術武庫中的瑰寶。

「话说清河」葛传武式太极拳:外地而来 在清河生根

這套精妙的拳術如何傳至清河?原來,清河縣自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就劃歸廣平府管轄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因此與廣平府素來來往較多。武式太極拳這一武術瑰寶第一站就傳到了清河。“清河自古也出練家子。”顧玉忠說,也正因此這套拳術才能在清河生根發芽。

“現在,這套拳之所以被稱為清河葛傳武式太極拳,這就是因為把它帶到清河的是師祖葛順成。”顧玉忠介紹,《廉讓堂太極拳譜》上就有“葛順成廣府學藝”的記載,書上記載:“得公傳者清河葛順成……本邑郝和”。

1883年,清河葛家村的葛順成到廣府李亦畲大師處拜師學藝,經九年勤學苦練,於1892年,遵師命回清河創業。從1893年到1910年,葛順成在清河授徒規模越來越大,到1911年已擴大到清河周邊臨清、夏津、南宮、威縣等縣市。授徒由幾十人到三百餘人,其中有傳人者十幾人。至今,葛傳武式太極拳的傳承人已至第六代,而且僅第六代傳承人就已達30多人。

義務傳授 心誠就能學

葛傳武式太極拳除了在清河縣得到發展,也由傳承人逐漸傳播到外地。第四代傳承人顧印珂(已故)等三人就曾到瀋陽設館授徒,授徒總人數逾千人,並被東北瀋陽武術界稱為清河三傑。

“師傅、師祖們為葛傳武式太極拳的傳承做了很多工作,作為第六代傳承人,我們必須把它做得更好,讓更多人受益。”顧玉忠說,現在,他和拳友們會利用晚上、週末或節假日的時間在武式太極拳推廣中心進行拳術習練、切磋。如果有人想學,他們這些傳承人都會傾囊相授,並且還會從中吸收弟子,或一同前去參與國內外的拳術交流。

「话说清河」葛传武式太极拳:外地而来 在清河生根

在清河縣,不僅傳承人努力為葛傳武式太極拳的傳承努力,清河縣文體部門也在積極探索更好的傳承、發揚之路。清河縣不僅成立了太極拳研究協會、建設了武式太極拳推廣中心,還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每年的10月至11月,清河還會開展武術交流活動,促進武術文化遺產在清河得到更好發展和傳承。(來源:邢臺市全媒體中心 編輯:劉山杉 青媒編輯:賈丹琿 責編:張永忠 監製:耿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