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为什么不杀慕容垂呢?

红红火火讲历史


苻坚为什么不杀慕容垂呢,这得从前燕灭亡说起。

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十二月,前燕被前秦击败后,前秦带走前燕徙暐及其王公已下前燕鲜卑四万余户到长安,苻坚为啥要带有这些前燕的鲜卑人。

前秦苻坚是个讲究用人的君主,对亡国的前燕官员,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很多都被委以重任。封慕容垂冠军将军、慕容评做范阳太守,前燕的诸王也都被任命为边境州郡的太守。前秦建元八年(372年)二月,苻坚任命“清河房旷为尚书左丞,征旷兄默及清河崔逞、燕国韩胤为尚书郎,北平阳陟、田勰、阳瑶为著作佐郎,郝略为清河相”。王猛向苻坚推荐原前燕的大臣高泰,苻坚见到高泰后非常高兴,任高泰为尚书郎。



苻坚是个爱才的国君,前秦不断向外扩张,缺少有能力的将领和骁勇善战的兵士,正是这点苻坚才大量启用前燕鲜卑将领,建元十二年(376年)八月,发兵灭掉前凉。

同年十二月,乘鲜卑拓跋氏衰乱之机灭亡代国,统一了北方。至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时,前秦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权,其疆域东及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新罗、大宛、康居、天竺等六十二国遣使与其通好,这些都离不开一代战神慕容垂功劳。



当时,东晋成为前秦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因此,苻坚打算将战事的重心转移到南线,征伐强敌东晋。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七月,苻坚下达征伐东晋的诏令,准备大举进攻东晋。八月初二,苻坚任慕容垂等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诸州军事。八月八日,苻坚自长安出发,率步军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水陆并进,旂鼓相望,前后千里,开始大举征伐东晋。



十月十八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兵马攻占了寿阳,俘虏东晋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慕容垂率部攻占了郧城。苻坚到达寿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不但劝降、不成反而泄密,晋军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十一月,谢玄遣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之众,战胜了前秦百万大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慕容垂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前秦的各路军队全都溃散,唯独慕容垂所统领的三万人完整保全,苻坚带领一千多骑兵到了慕容垂那里。慕容宝、奋威将军慕容德、冠军行参军赵秋等都主张趁机杀掉苻坚,但慕容垂认为:苻坚以一片赤诚之心把自身的安全交给我,为什么要伤害他!假如上天抛弃他,不用担心他不灭亡。不如在危难中保护他以报答他的恩德,这样既不违背往日的心愿,而且能够以道义征服天下。

慕容垂命令把军队交给苻坚,慕容垂率军护送苻坚回洛阳,慕容垂对苻坚知恩图报足以说明慕容垂的胸怀,苻坚不杀慕容垂也是爱才知人善用,启用慕容垂也是前秦的巅峰。


慕容历史慕容说


从古至今,作为统治者往往都是心狠手辣的。五胡十六国前秦君主苻坚却以仁慈著称,最后身死国灭。

说起来,苻坚也算是古代皇帝中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19岁即位,励精图治,使大秦帝国迅速强大起来,先后灭掉了前燕、仇池、前凉、代国,兼并了梁、益二州,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与偏安于江南的东晋南北对峙。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苻氏是氐族),苻坚功不可没。

苻坚还是个仁慈、和善、宽容的皇帝,这与古代那些凶残暴虐、杀人如麻的皇帝比起来不知要好多少倍。他为政以宽,注重德化,不滥杀伐,教民休养生息。手下大臣有反叛的,他多是赦而不诛,令其悔过自新,有的还继续委以重任。尤其是对前燕贵族慕容垂、羌族首领姚苌,更是仁至义尽、恩宠有加。

慕容垂因前燕内乱不得已投奔前秦,苻坚的宰相王猛深知慕容垂非等闲之辈,劝苻坚:“蛟龙猛兽,非可驯之物,不如除之。”苻坚却说:“吾方以义致英豪,建不世之功。且其初至,吾告之至诚,今而害之,人将谓我何?”封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宾都侯。慕容垂后来逃离前秦回归前燕而半路被捉时,苻坚不但没有责备他,更没有杀他,反而安慰他,复其爵位,礼遇如初。灭掉前燕后,苻坚并没有对占领国进行大屠杀,而是安抚、任用了慕容氏皇室成员,甚至把亡国之君慕容暐也封为新兴侯。

对于羌族首领姚苌,苻坚更视为股肱,高看一眼。苻坚没当皇帝时,曾获授龙骧将军,登基后“龙骧之号未曾假人”,就像唐太宗曾做过尚书令,登基后再没有委任别人担当此职。后来,也许是为了表示一种恩宠吧,苻坚终于把“龙骧将军”这一殊荣送人了,但他没有把它赐予宗室成员,赐予与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有功之臣,而是给了败军之降将姚苌,足见苻坚对姚苌的器重。

苻坚的仁德、慈善、宽厚,也确实赢得了民心,赢得了许多有才干的人士,如王猛、吕光、权翼、吕婆楼等,也包括慕容垂、姚苌等的拥戴,他们为前秦的强盛和统一北方立了汗马功劳。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淝水大战前秦惨败后,相继背叛苻坚并与之兵戎相见的,竟是苻坚曾施以恩德的爱将慕容垂和姚苌,姚苌更是弑杀了苻坚,夺了苻坚的江山建立了后秦。

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本身就是残酷无情、腥风血雨的,江山易主、改朝换代哪一个像尧舜禅让一般彬彬有礼的呢?我不想在道德的层面上过多地谴责慕容垂、姚苌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而是想探寻一下苻坚为何好心得不到好报竟死于非命?是他不该讲仁德而应实行严刑峻法?肯定不是。正因为他推行了仁政,结束了他的前任皇帝苻生的暴虐统治,才解救民众于水火,经济得到发展,从而赢得了民心;正因为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才网罗了一大批人才,前秦才得以强大起来。

是他不该养虎为患,没有及早除掉慕容垂、姚苌?也未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的一段话我很赞同:“论者皆以为秦王坚之亡,由不杀慕容垂、姚苌故也。臣独以为不然。许劭谓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使坚治国无失其道,则垂、苌皆秦之能臣也,乌能为乱哉!”是啊,如果苻坚听从王猛的遗训、众大臣的劝谏不伐东晋没有淝水大战的惨败,巩固内部统治,加强对各民族组成的“统一战线”的领导,慕容垂、姚苌即便想作乱也没有可乘之机啊。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窃以为,主要是因为苻坚只有仁慈之心,而无防备之念,是他那单纯的仁慈害了他。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苻坚固无害人之心,但也无防人之心。在他看来,我待人以善、以诚,推心置腹,别人也会这样待我。“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殊不知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正人君子也许会对你感恩戴德知恩图报,而卑鄙小人则有奶便是娘,很世俗很功利,不会跟你讲情义。你如果有利用价值,你如果对他好还则罢了,如果你一旦失势不会再给他带来好处,或者十件事只办了九件,有一件事情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翻脸不认人,露出了白眼狼的嘴脸。

更何况像慕容垂、姚苌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像王猛那样是忠心耿耿辅佐苻坚,绝无二心,而是迫不得已才投奔苻坚,暂时找个栖身之地,一旦有风吹草动便会见异思迁另有他图。这样的人心是暖不热的,拴不住的。他们好一点的话,会像关云长那样讲点义气,斩颜良诛文丑,解了白马之围,报答了曹操,然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去寻找兄长刘玄德。但也有不念恩义凶狠歹毒如吕布的,先后干掉两任干爹丁原和董卓,踏着恩人的鲜血去投奔新的主子,或取他人而代之。姚苌就属于后者。

遗憾的是,苻坚很傻很天真,对任何人都不设防,只知道献出一颗爱心,捧出一片仁慈,放弃了必要的警惕。原本从谏如流、明察善断的他,在这个事情上却糊涂了起来,连他最倚重的大臣的话也听不进去。王猛临终时告诫他说:“鲜卑(慕容氏)、羌虏(姚氏),我之仇雠,终为大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苻坚却不以为然。淝水大战失败北归途中,慕容垂借口要去镇抚北方,实则要脱离苻坚召集残部重建燕国。苻坚不假思索就同意了,并给其兵马。谋士权翼提醒他说:“垂勇略过人,世豪东夏,顷以避祸而来,其心岂止欲作冠军(慕容垂被封为冠军将军)而已哉!譬如养鹰,饥则附人,每闻风飙之起,常有凌霄之志,正宜谨其绦笼,岂可解纵,任其所欲哉!”苻坚却说:“卿言是也。然朕已许之,匹夫犹不食言,况万乘乎?”权翼痛心地说:“陛下重小信而轻社稷,臣见其往而不返,关东之乱,自此始矣。”果不其然,被前秦征服的丁零(翟斌)、鲜卑(慕容垂、慕容泓、慕容冲)、羌(姚苌)等各族豪强趁火打劫,纷纷起兵反秦,表面很强大的大秦帝国转瞬间分崩离析风雨飘摇,曾统帅大军90多万,夸下海口投鞭可断流不可一世的苻坚,被姚苌追杀得最后竟只剩二十多人,魂断新平(今陕西彬县)佛寺。英雄末路,苻坚的结局,常令人扼腕叹息。

因此,做人仅仅善良、仁慈是不够的,我们不应该有害人之心,可以给予别人关爱、信任、帮助,但千万不能没有防人之心,既要防备前面的明枪,也要提防后面的暗箭。





心岛未晴TEL


苻坚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国君,她诛暴君、平燕定蜀、灭代吞凉、统一北方,是一位非常胸怀大志有才华有能力的君王,不过也就是因为志向过于远大,兵败北府兵,最后还被后秦奸臣所害。

慕容垂作为燕国贵族,出身高贵、雄心万丈,被一众皇族所害,无奈选择投奔先秦国君苻坚。苻坚本就是一个广纳人才、胸怀大志的能君,慕容垂又是帝国皇亲,此时杀掉他不合适,于是收入囊下并以礼相待,一方面树立良好政治形象,体现自己广纳人才的决心,另一方面不为我用也不能与我为敌,把慕容垂招到麾下但不给他实职不重用他。

然而正是因为苻坚的“多虑”,当初没有直接杀掉慕容垂以绝后患,以至于以后惹祸上身,可以说苻坚亲自在身边埋下了一颗地雷。“淝水之战”时,苻坚大败,却被慕容垂的临危救助所感动,放松了警惕,允许慕容垂外出镇守,直接造成了前秦的衰亡。


小扎说事儿


苻坚不杀慕容垂,是他深受儒家思想的仁义精神影响,并且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的结果。

苻坚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主动接纳儒家思想的异族君主,作为一个氐族人,在他的族人们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时候,苻坚就主动要求学习儒家文化了。

那是苻坚八岁时,主动找到爷爷蒲洪(后改姓苻),请他为自己找一个教师教授儒学。蒲洪对于这样的要求感到很好笑,说“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但最终答应了苻坚的请求。

苻坚成年后,言行都依照儒家礼法。在发动政变称为前秦国君后,重用汉人王猛,改革国家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少数民族贵族民主制改为儒家的中央集权制,对民多施仁政,与民休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兴办学校,请汉人儒生讲学。这些措施,让前秦国力日增,为他后来统一北中国奠定了基础。

就连一向看不起胡人的汉族史学家,都对苻坚的这一行为提出了褒奖!《晋书-苻坚载记》里这样评价苻坚:

“遵明王之教德,阐先圣之儒风。抚育黎元,忧勤庶政……文武兼施,德刑具举。乃平燕定蜀,擒代吞凉。跨三分之二,居九州之七……虽五胡之盛,莫之比也!”

可是苻坚靠仁义兴邦,也是亡于仁义!这一点和宋襄公有一拼。

苻坚对于那些被他俘虏的其他国家的贵族及族人,都迁到长安周边,好吃好喝地养起来,甚至委以重任。慕容垂在枋头之战中击败桓温,功高盖主,遭到前燕慕容暐的猜忌,被迫逃到前秦。苻坚不但不杀慕容垂,还好生优待他。

受苻坚重用的王猛知道慕容垂不是人下之人,为了杀掉慕容垂甚至使出了“金刀计”。就这样苻坚都对慕容垂没有任何变化。在前秦多次对外征战中,还让慕容垂领兵出征。

淝水之战前秦惨败,苻坚依然让慕容垂去邺城镇守,结果给了慕容垂起兵的机会,最后慕容垂成功令燕国复国,史称“后燕”。

在内外打击之下,前秦两年内就土崩瓦解。苻坚也死于另一位被他收留的羌族首领姚苌的手中。

苻坚仁义没有错,错就错在用错了对象!对于那些被他灭国的其他民族皇亲国戚,没有提防他们起义复国的野心。终于被那些人抓到机会,搞乱了国家,也搞死了苻坚自己。


caniforget999


苻坚不光没杀慕容垂,投降的姚苌和乞伏国仁都没杀,日后这三个人分别建立了后燕、后秦和西秦,加上部将吕光在西域建立的后凉,苻坚可成为是培育皇帝的专业户。

不开玩笑了,苻坚自认为心胸宽广可以包容天下的一切,同时又对身边人的野心视而不见。有心胸是好事,但要是盲目自信则是取祸之道。五胡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传统的儒家思想遭到破坏,在这一点上,同样是少数民族的苻坚应该更了解才对,而不是盲目的套用传统思想,这是他人生悲剧的直接原因。


甲申十七年


苻坚应该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史上最大度的皇帝。

朋友也好、大臣也罢,甚至投降过来的敌手,从来都是统统接纳,而且对人毫无保留。

王猛作为一介落魄书生,才华被桓温欣赏,也只是征召而用。苻坚却能举国托付,作为帝王的容人之量可见一斑。

慕容垂、姚苌等敌手投降而来,苻坚不仅没有任何惩罚,反而委以重任,予以兵权。

做一个帝王,有胸襟是好的。比如刘秀、李世民。但前提是自己能压得住。苻坚在王猛在世时可以压得住,但王猛一去,各路诸侯蠢蠢欲动,终借“淝水之战”兵败纷纷自立。苻坚也身死国灭。也是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