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如何吞并锡金的?

易安小童


福垊发现,二战后,公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并且成功的——只有印度联邦吞并锡金王国这个案例。令人震惊的是,印度在吞并锡金过程用时最少、代价最小,简直就是《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升级版——不战而吞人之国!那么印度如何吃掉锡金的呢?

天时——三哥做锡金的带头大哥

锡金王国的前身,是哲孟雄王国是清朝西藏地区的属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也就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华朝贡圈纷纷瓦解,被欧亚殖民体系所取代。不要说哲孟雄,就是印度此时也完全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就成为英国女王兼印度皇帝。1942年,印度趁着英国陷入内战之中,勾结日本、德国对在印度的英国人予以反击,以求实现脱离英国。虽然他们失败了,他到1947年时,印度的民族主义不仅完全苏醒而且非常狂热了,在士兵哗变的情况下印度实现了自立梦。

1914年到1962年的锡金王国的国旗

而锡金虽然在1918年都获得“独立”了,但他一直英国最贴心的的小弟。印度还没取得独立时,就将黑乎乎的手伸到了锡金王国那里。他要“继承”英国对锡金的一切权利,做锡金的带头大哥。锡金当然不愿意让三哥当大哥啊,不停地婉拒与抗争。印度见忽悠不住,露出利齿表示很饿,还说出了宋太祖对南唐后主类似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憨睡的话了。

地利——三哥做锡金的带刀大哥

锡金王国面积相当于我国上海加香港再减去十个澳门的面积,感觉这个面积很不小了。但对于印度29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而言,锡金王国不过就是它的四百二十分之一。锡金实在是太小了,太弱了。它东边的不丹,是印度的保护国;它西边的尼泊尔虽然是自己母国,但尼泊尔压根不敢招惹印度。更何况以尼泊尔为主体的锡金人,也不愿意跟尼泊尔一家团圆啊。在清朝就因为团圆这事,哲孟雄才向乾隆求救,才逃出了魔掌。可最终,还是割了肉:其西边被尼泊尔撕下一块,东边也被不丹撕下一块。

印度对锡金王国拥有天然的地利优势,锡金就像一只瑟瑟发抖的小鸡,退到墙角。先是乞求印度高抬贵手,然后又病急乱投医宣布入华。印度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废了国王,以投票的方式,让他们“自愿”“公投”地加入印度。

这事儿美国怎么看?苏联呢?联合国呢?

锡金王国当初对印度的强硬,就有其美国王后的因素。大概国王效法我们古代“和亲”,效法朝鲜“事大主义”吧。有了美国这个很硬的“娘家”——外戚,美国王后很强硬,国王自然不甘落后,巾帼都不让须眉了,须眉还大秀男子汉气概啊!国王本以为王后是旺夫,谁知道差点亡夫!那么世界警察,一想爱打抱不平,维持正义的美国为什么不“勤王救驾”?不看国王的僧面,也得看王后这个美国人的佛面吧!


福垊带您来看看当时的时局吧。1973年美国在国内民众反战的压力下,逐步撤走在南越的军队。1975年3月31日,北越逼近西贡;于4月30日,攻陷西贡。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拿下仰光。印度就是在4月23日,将锡金王国变成了锡金邦,成为印度联邦的新成员。说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没反应是冤枉他们,但他们的反应仅限于谴责。福垊认为除了有冷战因素外,还有重要的因素。之所以说冷战不是重要因素,那是因为5月12日美苏海军实现互访的破冰之旅呢!重要的是因素就是锡金不是联合国成员国,联合国有心无力爱莫能助啊!印度今日仍是不丹王国的保护国,而不丹王国同样不是联合国成员国,福垊真的担心锡金王国的昨天可能就是不丹王国的明天!2005年后,我国的世界地图上再也找不到锡金王国这个国家了。


福垊


锡金,是一个南亚内陆小国,1947年被印度吞并,2003年中国才予以承认。

其实,从7世纪开始的1000多年,锡金都属于我国西藏的领地。公元1700年,尼泊尔入侵锡金,国王逃亡西藏,向乾隆皇帝求援,乾隆先后两次用兵,协助锡金赶走了侵略者。

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锡金;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并在第二年,英国出兵西藏,清廷妥协议和,于1890年2月27日,签定《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

1947年,英国人走后印度独立,把吞并锡金作为目标,并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印度人继承了英国人当年的地位。1950年12月,协迫锡金签订《印度锡金和平条约》,将锡金变为保护国。1968年8月,锡金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度锡金和平条约》,争取独立,被印度军警镇压。1973年4月,印度强行对锡金实行军事接管。1975年4月9日,印度军队解除锡金武装,软禁并废黜国王。随后操纵锡金议会进行所谓“公投”,5月16日,印度议会宣布锡金正式成为印度第22个邦。

而国际社会当时在干什么呢?当时,印度吞并锡金没有招致国际社会谴责,也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因为当时世界处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想借助印度在南亚的影响,不想得罪印度,从而让印度钻了空子,印度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其它许多国家也不愿意为一个弹丸小国而得罪印度,结果,印度轻而易举吞并锡金,纳入印度版图。





小甜嘟爸爸


印度能够吞并锡金,主要原因在于,锡金从来不曾是一个独立国家。

锡金,目前面积7096平方公里,人口 607688人,曾经是南亚最小的国家,现在是印度的一个邦。

锡金的位置十分重要,北有中国西藏,东有不丹,西有尼泊尔,难免则是印度连接东北部的狭窄通道西里古里走廊。西里古里走廊只有20公里宽,锡金加入印度,对加强东北部的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锡金,原来叫哲孟雄。在清朝,哲孟雄是西藏的藩属国,而西藏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所以,锡金实际上也是清朝的藩属国。尤其是乾隆朝的廓尔喀之战后,廓尔喀尼泊尔作为喜马拉雅最强国向清朝称臣,锡金毫无疑问也是清朝的势力范围之一。这一切,要感谢廓尔喀之战的清军主将福康安和1万入藏作战的清军。

廓尔喀之战发生在1788年,在这之前的1757年,英国早已开始了对印度的征服。康熙皇帝在尼布楚之战中见识到了俄军火器的犀利,而乾隆也在廓尔喀之战和缅甸之战中见识到了更犀利的火器,但自诩千古一帝的这两位皇帝,一起选择了闭关锁国和掩耳盗铃。这就注定了清军在喜马拉雅山的军威国威,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1849年,英国终于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同时以印度为跳板,开始了对喜马拉雅三国、中国西藏、缅甸等地的征服。1861年锡金成为英国保护国,1890年中英条约规定锡金脱离中国。当时清朝是个四面漏风的大筛子,唯一的鹰派左宗棠已经在中法媾和时被气死。慈禧和李鸿章奉行虽远必陪的外交政策,锡金这样的小地方,自然拱手送上,免费!

锡金虽小,可是独立却比印度早。1918年,英国殖民者把政权交还给塔希·纳姆伽尔国王。从此锡金就成了相对独立的小王国。就在几乎同时,英国殖民者主持的西拉姆会议,在藏南地区划出了麦克马洪线,北洋政府除了口头上反对法律上不承认,毫无办法。这一点北洋政府和印度国大党是一样的,国大党正在印度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英国人表示很无语。

1947年,印度终于独立,独立之后的印度,继承了英属印度大部分的遗产,除了东西两个巴基斯坦,连历史上从来没有统治过的陌生的东北部也划入印度。这让印度野心爆棚,1949年6月初,印度以派兵进驻锡金,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1950年12月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从此锡金成为印度的保护国。

锡金的主体民族是尼泊尔族和锡金族,主要信仰是佛教。这一点和印度绝大多数地区是格格不入的。但是,锡金政教分离,喇嘛和国王被印度的国大党各个击破,以至于锡金人几乎没有抵抗就接受了印度的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锡金越来越倾向独立出去建立新国家,实现完全自治,这一点引起了印度的注意。1968年8月,甘托克发生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锡条约,锡金随后大乱。1973年4月,早已准备好的印军开进锡金,这个弹丸之地很快被全面控制。印度人制定了宪法,让锡金议会表决,全票通过;印度人派驻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全票通过。毕竟,对于锡金的上层阶级来说,保命要紧。

印度吞并锡金后,锡金的国王被废黜,被软禁。多年后,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流亡美国。1982年锡金国王去世,继承王位的是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这是第十三代锡金国王,他仍然坚持印度吞并锡金是非法的。

2003年,我国承认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2005年,我们通行的中国地图路上邻国改为了14个,去掉了锡金这个邻国。交换条件是什么你知道吗?


历史知事


锡金原是中国一邻国,历史上曾是中国的藩属国。1890年英国将锡金纳入其保护范围,英国结束统治后锡金独立。后来印度将锡金纳入自己势力范围,1975年4月印度吞并锡金,锡金成了印度的一个邦。

印度是如何吞并锡金的?

1950年12月,印度强迫锡金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印度控制锡金的国防、外交、经济等大权,印度成为锡金的“保护国”。

1968年锡金人民为了捍卫国家利益,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并爆发了反印示威,结果遭到了印度的血腥镇压。

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并软禁了锡金国王。其后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国王流亡美国,在纽约建立了流亡政府。

印度为何一定要吞并锡金呢?

第一,锡金是印度北方的命门,战略位置重要。

锡金北部背靠喜马拉雅山与中国西藏地区接壤,东部与不丹相邻,南部与印度接壤,西部与尼泊尔接壤。锡金与中国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口——乃堆拉山口,该山口距离中国西藏亚东县约52公里,距离锡金首府甘托克约24公里,距离拉萨460公里,距离印度加尔各答约550公里。越过山口可达中国西藏的亚东,同时该山口是连接中印陆路贸易最短的通道。

自从巴基斯坦从印度分治以后,印度失去了恒河下游最富饶的恒河三角洲,并且孟加拉国把印度的版图一分为二,使印度东北地区失去与外界联结的陆路和水上通道,只有通过一条狭长的西里古里走廊将其与印度其他地方连接起来。这种与印度核心区地理上的割裂,使该地区变成孤岛,从而助长了其分裂倾向。一旦外来势力控制了西里古里走廊,那么就会把印度国土一分为二,切断印度东北部与印度内陆的联系。

为了弥补这种天然的缺陷,印度需要牢牢掌控西里古里走廊,并且把可能存在的外来势力排除在这一地区以外。纵观南亚大陆,能对这一地区可能产生威胁的也只有中国,所以印度需要尽可能把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排除。而中国通过乃堆拉山口可以直接进入锡金,如果从锡金南下,那么可以直接控制西里古里走廊,甚至直下印度洋,对印度造成威胁。因此,锡金对印度来说成为喜马拉雅山天险的安全门户,只有控制了锡金,才能控制进入南亚的重要关口乃堆拉山口,阻挡中国势力南下。

第二,锡金是南亚地区的小国,自身实力弱小。

国土面积7096平方公里,人口60万,这对于印度这种大体量的国家来说,实在显得微不足道。虽然锡金不想加入印度,并不断地抗争,但还是被印度强占了。

第三,对印度有利的国际环境。

印度吞并锡金虽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但是联合国并没有派兵干预或对印度进行制裁。因为此时还处于冷战时期,印度同美苏关系都不错,而印度吞并锡金只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对其他国家不会有影响,因此默认了印度的这一侵略行为。而中国此时正处于特殊时期,无法进行武力干预。

中国过去一直不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2003年印度承认西藏属我国的领土,于是中国对锡金属于印度的既成事实予以承认。从2005年以后,中国出版的地图上不再有锡金这个邻国。

综上,印度先是通过跟锡金签订和平条约的方式,对锡金进行控制和干预,其后面对锡金人民的示威和反抗采用武力镇压,最后直接吞并锡金,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邦。

铭苏先生,历史与地缘关系类文章原创作者,欢迎有兴趣的朋友留言交流。


铭苏先生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与中国西藏、不丹和尼泊尔接壤,面积约7096平方公里,北部为山区,南部为肥沃的谷地。

锡金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乃堆拉山口是进入藏最便捷通道,可以说是中国和印度的交通要道。清朝时,乃堆拉山口是印度和西藏之间最大的贸易通商口岸,80%的货物交易都是在这里完成。今天,这个通道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是唯一适合使用坦克集群大规模突击的通道,印度只要攻克乃堆拉山口,立刻就可以进入亚东。从亚东至日喀则和拉萨,基本上可以说无险可守。

锡金的历史

根据中国的古籍中记载,古代锡金名为哲孟雄。公元7世纪除,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吐蕃兴起后,四面用兵,很快就将锡金入了自己的领土范围,锡金成了吐蕃的藩属国。到了九世纪中,吐蕃逐渐衰落,对藩国的控制越来越弱,锡金趁机脱离了吐蕃的统治。

此后,关于锡金的史料就很少了。直到1642,一个西藏贵族后裔蓬楚格·纳姆伽尔登上了锡金王位,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纳姆伽尔王朝,首都在甘托克。1700年,尼泊尔的廓尔喀派军攻打锡金,锡金向清朝求援,乾隆派福康安和海兰察两次进藏,打退了廓尔喀的军队。从此,廓尔喀和锡金都成为清朝的藩国。

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印度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势力也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锡金。而这个时候的清朝逐渐走下坡路了,在内忧外患中,自顾不暇,更顾不上像锡金这样的外藩国了。之后,英国开始逐步殖民锡金。

1835年英国人占据大吉岭和兰吉德河以南的地区,

1861年迫使锡金签订条约,将锡金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

1887年,英军强占锡金。

1890年,锡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从此,锡金和印度都成了日不落帝国中的成员了。

二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活动

二战后,铁幕落下,大英帝国的势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收缩,包括南亚地区。但是,英国势力退出后,锡金并没有获得独立,而是又被印度盯上了,真是刚出狼穴,又入虎口。

1947年,印度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派大量专员进入锡金,同时动员了很多印度人移民锡金,这些移民为日后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印度在锡金内部扶植了一个国大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

1950年12月,印度强迫锡金签订了《印度锡金和平条约》,通过这个条约,锡金又沦落成了印度的“保护国”,印度控制了锡金的国防、经济、政治。

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大规模反印游行,要求废除1950年同印度签订的《印度锡金和平条约》,恢复锡金主权。这一运动遭到印度的残酷镇压,上万锡金人在街头被军警打死,数千人遭到逮捕。

1973年,印度强行宣布对锡金实行军事接管,并操控印度在锡金的傀儡党派国大党修改宪法,使锡金成为印度的“联系邦”,随后,印度军队又镇压了锡金的反抗势力民族党及其支持者。

1975年,印度军队进入锡金皇宫,解除了国王顿珠南嘉卫队的武装,利用国大党操控锡金议会,罢黜了国王,随后,在锡金举行“公投”,“公投”结果毫无悬念,锡金同意并入印度,5月16日,印度议会宣布锡金正式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以上基本上就是印度吞并锡金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预谋的行动。其实,大英帝国退出后,印度认为拿回锡金只是继承大英帝国的遗产而已,印度也不愧是得到了大英帝国的真传,连侵略步骤都和英国如出一辙。

从1947年到1975年,印度谋划了28年,最后吃掉了这块肥肉。然后,印度还是不安心,因为中国还没有表态。直到2005年,中国承认印度吞并锡金的事实,不再承认锡金是一个主权国家,印度才算彻底的吞并锡金了!


历史风暴


印度吞并锡金,还要从英国人殖民时期说起,1814年,当时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想吞并尼泊尔,这时,锡金想通过英国吞并尼泊尔的机会,试图让英国帮助自己要回被尼泊尔侵占的领土。


英国勉强答应,作为条件,尼泊尔和锡金日后发生冲突,由英国仲裁。这样也就意味着,锡金成为英国殖民地,锡金王室变成了傀儡,这个时期锡金自然也就纳入了英属印度的管辖范畴。

既然纳入了英属印度的范畴,印度人认为,锡金自然是印度的一份子,于是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批准了《印度政府法案》。给予印度自治权,但同时将锡金纳入印度联邦,锡金曾经试图请求英国,脱离印度控制,但是英国还是把锡金未来的归属交给了印度裁决。



印度独立以后,先找了个借口对锡金派兵,变成了锡金保护国,后来将锡金国王软禁,最后在1975年,正式把锡金变成了自己直辖的土邦。至此,锡金彻底被印度完全占领,国王以及他的儿子从此被迫逃离锡金。


怪叔叔是个逗比


印度吞并锡金准备时间相当长久:先是在外交、经济与军事上控制了锡金,禁止锡金与外界发生任何的直接关系,派出将近10万印度军警常驻锡金,完全掌握了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

当印度正式决定吞并锡金时,已经完全掌握军事权的印军向王宫迅速开进,而锡金王室唯一的独立军事力量-王宫卫队也就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然后整个王宫就被彻底占领,卫队被缴去了所有的武器。整个行动过程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麻烦。

不过,锡金社会精英阶层迅速向国际社会求助,包括向邻居大国。不过,由于东西方冷战已经开始,印度是东西方争相拉拔的对象,所以印度的侵吞行径居然神奇般地没有受到任何的指责,更别提制裁了。只有锡金的大邻国一直在言语上支持锡金王室,并且直到本世纪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控制。

锡金王室随后整体流亡到美国,直到今年,锡金王室仍在美国有流亡政府,并且国王仍然存在,只不过整个国际社会早已经把锡金被吞并的历史忘记掉了,王室也基本上淹没以在历史的长河里。


邱永峥


处于南亚的小国锡金被中国,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包围着。作为一个内陆国家,自然资源也不丰富,但是却受到印度的不断欺压。曾经与中国关系很近,但由于中国当时并没有像如今一般经济发展迅速,也没有办法有效的保护。印度自从独立之后,一直谋求在南亚的绝对领导地位,对于锡金,尼泊尔,不丹等国家,也采取了十分强硬的手段。

当时的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确实比周边的小国以及中国都要高。因为它承接着,英国在印度几百年的殖民成就。在印巴分治时,曾经约定其他土邦可以自由决定归属。尼泊尔,锡金作为当时的土邦决定独立。这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当然重要。由于青藏高原阻隔,使得印度和中国边境地区拥有很多的山口,每一个山口都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印度害怕这些山口被大国利用,进而成为战略威胁。

于是对尼泊尔,锡金和不丹这三个国家动了歪心思。1949年直接派兵接管锡金的国防,并与其签订和平条约。锡金的国防,外交,经济的大权都被印度所控制。在第三次印巴战争胜利之后,锡金被印度所吞。当时的中国正经历文革动乱,没有精力关注印度的军事动作,而当时正值美苏冷战的关键期。

美苏两国上纲上线儿,都希望可以拉拢印度,因此对印度的军事行动绝口不提,联合国也没有通过任何议案。如此,一个主权国家,便被印度轻易吞并。当时中苏已经交恶,苏联希望以此讨好印度作为限制中国的助手。而美国也在下一盘大棋,虽然与中国交好。但也不忘为未来的霸权铺路,因此对印度也采取拉拢态度。

除了锡金之外,印度在经济,国防,军事等领域都与当时的美苏两强有着一些合作。作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大国当中,唯一一个能与冷战两极的国家同时谈生意的印度,由此变得不可控制。一直进行着自己南亚霸主的美梦。


世界史图鉴


锡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国家,印度是通过控制锡金议会,把不听话的锡金国王给废除了;并且用法律的形式,将锡金并入了印度,因此印度吞并锡金并没有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



1.锡金原来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面积7096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上海市稍微大一点。历史上锡金和不丹、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一样,都是英国在南亚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英国国力大幅下降,已经没有更多的金钱和军队控制印度地区,因此英国将印度地区分割为锡金、巴基斯坦、印度、缅甸、不丹、尼泊尔等多个国家。可是由于印度的实力非常强大,印度也开始了在南亚地区的扩张。



2.印度在1947年与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并且派专员驻扎在锡金,这遭到了锡金国王的反对。1949年印度政府又派军队驻扎在锡金,印度委任印度人做锡金的首相。1950年印度又强迫锡金签署了《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把锡金变成了印度的保护国,对锡金的国防、内政、外交、经济进行全面控制。锡金国王纳姆迦尔不愿意接受印度的控制,因此他支持锡金人民爆发了反对印度的示威游行,要求废除印度和锡金的条约。由于锡金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锡金是喜马拉雅山以南,唯一适合使用坦克集群的地区。只要控制了锡金,就能保护印度东部和西部国土的安全,防止印度的东部和西部国土被切断。



3.自从锡金成为了印度的保护国后,印度就开始向锡金地区进行大量的移民,这改变了锡金国内的民族结构。由于锡金国王不接受印度的指挥和控制,印度在1973年出动军队占领了整个锡金,之后印度控制了锡金议会。1975年印度军队又软禁了锡金国王,并且通过锡金议会废除了锡金国王的职务,从此印度把锡金变成了印度的一个邦。由于印度政府害怕锡金地区进行独立运动,因此对锡金进行了大量的经济建设和资金投入,使锡金成为了印度国内非常富裕的地区,所以现在的锡金人民已经没独立的愿望了。


香堂风子


锡金位于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面积7096平方公里,海拔超过1500米,人口约60.7688万人,这其中75%为尼泊尔族,其余为锡金族、雷布查族、藏族等,居民普遍信奉印度教和藏传佛教。

锡金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称为哲孟雄。大约在公元7世纪青藏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将哲孟雄纳入自己的版图。9世纪时哲孟雄成为独立的部落,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1642年锡金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世袭君主王国建立,蓬楚格·纳姆伽尔称为锡金王国的第一代国王。在他的统治下雷布查人与锡金人融洽相处,藏传佛教被确立为国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这一时期锡金的藏传佛教奉西藏的达赖喇嘛为宗主。1700年锡金的邻国尼泊尔入侵锡金并一度攻占了锡金当时的首都拉达孜,锡金国王越境逃到西藏向宗主达赖喇嘛求救,达赖喇嘛将今天的亚东一带赐予锡金国王暂居。尼泊尔军队一路追击锡金国王进入西藏境内,一度占领整个后藏并洗劫班禅喇嘛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达赖与班禅面对尼泊尔的入侵向清政府请求援军。1791年清军在福康安率领下将尼泊尔军队从西藏领土上逐出并一度追击到加德满都谷地。尼泊尔军队被清军逐走后锡金国王得以返回锡金并试图从尼泊尔手中收复失地,这时锡金的另一个邻国不丹突然发兵进攻锡金,一时间腹背受敌的锡金丧失了大片领土于尼泊尔和不丹之手。

1835年锡金遭到英国的入侵,被迫割让大吉岭和兰吉德河以南的地区。1861年锡金在英国的压力下被迫与其签订条约而将自己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1890年2月27日英国驻印度总督兰斯顿和清政府的谈判代表、驻藏帮办大臣升泰在加尔各答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清政府正式承认原为中国西藏藩属的锡金成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为强化对锡金的控制而大力鼓励尼泊尔人移居锡金南部,由此造成了如今尼泊尔族为锡金第一大民族的现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锡金实际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但由始至终都保持着“保护国”的名号,也就是说至少在名义上锡金仍保留了一个国家的形式,从未被并入过英属印度殖民地。1918年英国殖民者把政权交还给锡金国王塔希·纳姆伽尔。塔希·纳姆伽尔国王随即实行了许多经济和社会改革:废除各种无偿劳役,彻底检查税收制度,废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职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1947年8月原英属印度殖民地按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各自独立的国家。印度自独立之日起就渴望继承昔日英国在南亚的势力范围,为此印度不断强化对位于中印边境喜马拉雅山麓的尼泊尔、锡金、不丹三国的控制力度。1947年印度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继承了英国向锡金派驻专员的权利。受印度扶持的锡金国家大会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家大会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到锡金王族强烈反对,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锡金内乱为由出兵锡金,成立了亲印的新政府,更离奇的是印度居然给锡金这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空降了一名印度人作为政府内阁首相。1950年12月印度又迫使锡金签订了《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确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由印度派驻锡金的首席行政官代行首相职权,锡金的国防、外交和经济由印度派驻的政治专员进行全面控制。

印度在锡金加强控制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和锡金当地人民发生了摩擦,双方的矛盾日积月累,对印度的不满情绪在锡金渐渐滋长着,终于在1968年8月爆发了反印示威。当时的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伽尔趁机提出锡金要锡金化的主张,要求修改1950年的印锡条约。印度方面的回应则是在1973年4月派出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全面接管锡金政府的一切权力。同年5月8日印度和锡金签订了新的条约:印度不仅继续控制锡金的国防外交事务,如今甚至连锡金的内政事务也由印度全面接管,至此锡金已成为空有国家之名而无国家之实,实际已与印度治下的地区无异。

1974年6月20日印度又迫使锡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成为锡金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1975年2月3日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同年4月10日印度控制下的锡金议会通过了废黜国王的决议。4月14日锡金就锡金的未来举行了“全民投票”,在印度当局监管下的投票结果自然是锡金自愿成为印度治下的一个邦,随后印度议会通过决议追认这次印度控制下的投票结果,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印度占领锡金后锡金王室流亡美国并拒绝承认印度占领锡金的既成事实。1982年1月29日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在美国纽约逝世,王储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即位成为锡金第13代国王,他坚持声称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是非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