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後無中華”的理論是否科學?你怎麼看?

湯湯哥兒


宋絕對代表不了中國,中華文明最大的特點和本質就是有別與西方的分裂。中華文明一沒有中斷,二沒有分裂。大一統是中華文明的根本屬性。中原王朝宋恰恰沒有實現大一統。宋是中華的差班生,宋亡怎麼可以說無中國呢!


哈哈名模累哦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滿清之後無漢族”全句是“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滿清之後無漢族,文革之後無信仰,改革之後無道德”。


“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就是日本所說的。現在是時候說這正是日本開始努力奮鬥的時候。當然,日本人不承認中原地區由蒙古人、滿人主導的。因此,拒絕承認他們是中原的正統派。滿族不是正統的,誰是正統的?這就是日本人所說的再無中國,日本人才是正統的。 “明亡之後無華夏”也是這樣的情況,日本人對自我正統地位的呼號。本這也是日本推出大陸戰略的理論基礎之一。


我認為作為一箇中國人,不能把這句話當真。事實上,日本人在自己的定位上一直更加功利和現實。例如,在明治維新後的中原地區,日本人意識到歐洲很強大,他們並不在意。日本人轉而開始宣揚脫亞入歐。在日本完成大國的轉型之後,它又轉向了亞洲。

中國是中國,因為我們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是中華文明的原因在於其強大的生命力。我們是知道中華文明的根源。我們說滿族是野蠻人的入侵,一方面又認同清朝時中華歷史。儘管滿族人不斷地傷害中華文明,但他們也在努力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歷史小說員


這是事實,只不過如今的中國人感情上很難接受。

古埃及不是今天的埃及,古印度不是今天的印度,古巴比倫不是今天伊拉克…元明清的中國不是漢晉隋唐宋,真的不是。

這個問題本來不應該在頭條議論,低級臭噴子太多。但總要有人陳述真相,即便死水微瀾…

一、中華文化自炎黃至唐宋一脈相承,四千年以上,真的未曾中斷,而且在兩宋達到極致,至今無法超越。兩宋定格於崖山之前,成為中華文化的標誌;

二、長江以北的中華文化在南宋之前即已遭難,宋末四川屠滅,江南掃蕩,其後90年漢人不識字也無基本生命保障,純正的漢語消失,文化傳承中斷;

三、朱元璋它們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本想恢復一個南宋,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哪還有什麼宋,山寨都算不上,整個四不像。明朝之惡毒不亞於蒙元,其土氣只比滿清稍勝一籌。大家如今耳熟能詳的“明式傢俱”,不過也是宋式傢俱的山寨版;

政治我們不懂,下面談一點懂的:

一、語言,崖山之後大變,後人再難理解古漢語的深邃與美感;

二、瓷器水平和審美徹底改變;

三、繪畫、漆器、服裝、家居審美大變,徹底失去宋代品格;

四、社會寬容度大變,宋朝的開明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五、崖山之後科技、經濟、醫學、金融再難超越之前;

六、最後說說中醫

當今的中醫都是崖山之後的中醫。

古中醫的絕妙是文字無法完全表述的。雖然醫書一直在那裡(雖然醫書也屢被篡改),但古中醫傳承關鍵環節是在心傳口授,弟子的天賦加上老師的點撥,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一箱書。崖山之後,傳承中斷,只有極少的醫術在沒有文化的粗陋民間殘存,這些殘存其實算不上是唐宋的中醫,只是一點點手藝,這便是今天民間和官方中醫的來源。

明朝的所謂中醫,肯定不是崖山之前完整的古中醫。但今天的中醫,基本上傳承於明(清),與古中醫大相徑庭。人們以為今天流行的這些中醫就代表中醫,其實不是。這一切,都在崖山之後已徹底改變了……

所以

政治上可以說,埃及之後還是埃及,印度之後還是印度,甚至,崖山之後還是中華,

但是,血緣上的中華、文化上的中華、乃至價值觀上的中華,已消失於崖山……



如今,豔俗的清宮瓷器能賣上億元,宋代瓷器上百萬都難,今人哪識宋啊!



這樣的審美,只有日本還有。(噴子一律拉黑!)


中醫自然療法


崖山之後無中華,這本身就是一句沒有道理的話。

這句話之後,往往還跟隨著一句“明亡之後無華夏”。

很多人說,這兩句話是日本人說的。其實,就這兩句話而言,無論它是不是日本人說的,都是無關緊要的。從字面意思來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意思就是隨著宋朝被元朝攻滅,中國治統和道統通通喪失殆盡,國民通通成了亡國奴,中國徹底走向黑暗和滅亡。 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眾所周知,宋朝滅亡後,元朝接過宋朝的治統,繼續統治中國,最後還延續了接近一百年。在這一個世紀裡,中國對外交流並沒有停止,貿易更加繁榮,泉州港成為中外交流的樞紐站。

中國內地,蒙古人雖然是統治民族,但是漢人並沒有被消滅,朝廷裡面漢人官僚依然存在,忽必烈征伐安南,攻打日本,所用的軍隊裡面漢人的數量不比蒙古人少。

在文化領域,元朝的國號由來大家都知道,是取自《易經》,元朝依然行中國製度,以中書省統治天下,儒家道統和佛教番僧皆對元朝皇帝產生重大影響。

馬可波羅在此時來到中國,情不自禁的讚歎,中國是一個繁榮偉大的國家。如果真如一些憤青所言,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中國文化泯滅,世道混亂,馬可波羅筆下還會羨慕中國的文明嗎?

實事求是的說,元朝只是漢人的低潮時期,但卻不是中國的黑暗時期






昊正影視動漫綜藝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今天我們來看這句話感覺是危言聳聽,但是你看問題要回到歷史的角度,假如你回到明末或者宋末,我覺得這句話就沒錯。

為什麼沒錯,崖山一戰南宋最後一支軍隊十多萬人幾乎全部陣亡,所謂的陣亡我覺得不一定都是戰死,而是這些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看到理想破滅,覺得已經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所以很多人是主動投海自盡的,所以歷史上才有這一戰之後海上全部是屍體。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明末,比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東道滘…這樣的例子太多,比如揚州和嘉定為什麼最後換來屠殺,那就是全城軍民誓死不降,老幼婦孺同仇敵愾,所以才惹怒了征服者。這樣的例子在明末太多了,假如你去翻開明末的歷史,每一頁紙你都能痛哭一場,確實是太傷感了,我們的華夏的最後一群有骨氣的人太可愛了,也太可敬了,他們只是不想低頭活著,所以選擇不要頭了…

所以我覺得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何錯之有?因為我們民族最有骨氣最可愛的那一群人已經在抵抗中死去,或者是因為看不到希望而自己了卻了自己


高宗1986


在這裡可以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作答:“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華文明決不會因歷代統治階級的腐朽沒落而消亡,中國自從有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繼承和揚棄,與時俱進,把西方的馬列主義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徹底革命創建人民真正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華文明才會發揚光大,造福人類。





海岸清風


這句話是蠢話廢話,既不是什麼“理論”,更不是什麼“科學”。

除了互聯網上的智障皇漢,現實中根本沒人聽說過什麼“崖山之後無中華”,更遑論有人認同。

這句是誰提出來的呢?

有些人說是日本人。其實這是難以考證的事情,文獻學的溯源是很困難的。但是,文獻中也透露出了一些線索。

在明末文人錢謙益的《後秋興之十三》中,有這樣一句話::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於是乎,互聯網上的某些不學無術者,就將這句話壓縮成提煉成了“崖山之後無中華”。

錢謙益這麼說,難道是覺得明朝非中華嗎?動動腦子想,顯然不是。沒有人會自我貶低。他說這句話的用意是用崖山影射明亡:

崖山之後,宋朝滅亡;就像如今,明朝滅亡。宋朝滅亡後,元朝奪取江山;明朝滅亡後,清朝統治天下。

這只是文學上的慣用手法,而不是說他真的認為宋朝滅亡後,就出現什麼文化斷根了。

“崖山之後無中華”,這句話的荒唐地方在於——就連宋朝的遺民,也並不都持這種觀點。相反,很多人都認可元朝的正統性。

我們以文天祥為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天祥的死大概也是“崖山之後無中華”的寫照。

但很可惜的是,這些不學無術之輩根本不知道文天祥的真實態度。他對元朝的態度是:

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

文天祥只是不想當元朝的官,這樣有損名節。

但是,文天祥願意當元朝的老百姓。不僅如此,如果不當官的話,他可以作為元朝朝廷的顧問,在民間給元朝出謀劃策。

文天祥是以前朝遺民的角度,對待新的大一統王朝元朝,而不是以文化斷根的角度去仇視元朝。不僅如此,文天祥還囑咐自己的弟弟文天璧,要好好地效忠元朝。

由此可見,宋朝人根本沒有“崖山之後無中華”式的態度,純屬後人自己加戲。


HuiNanHistory


當然!僅十萬軍民投海不降,這等氣節,何時還有!!!這崖山何處,幾人知道!繁華如深圳,幾人知道少帝墳!族亡崖山,那裡有任何堪稱紀念的物事?!遺忘是教化不良,認賊正統,名為委蛇,實則無恥!任何現代國家,都會把族恥形重典,此族哪一個紀念崖山、紀念襄陽之戰,哪一個紀念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又是誰,在質疑岳飛是民族英雄!


老貓sean


有什麼毛線道理呢?且不說這句話的出處與背景,個人覺得不過是一句文人的酸話而已。

朝代不斷更迭,文明也在不斷的迭代,就好像伊斯蘭文明曾經一度也舉世輝煌,而今天也處於邊緣地帶。這只是文明進程中的一種現象:有些文明會沒落消失,有些會被時代“遺棄”,不乏有可惜的地方,在情感上也有無法割捨的地方,但這是歷史的一部分。

不可否認的是在那個時期,其他民族對漢文化有極大的衝擊,就好像成吉思汗對伊斯蘭和基督教文明的衝擊一樣,野蠻野蠻戰勝了文明,但最終卻曇花一現,抵擋不住歐洲文明繼續燦爛輝煌,而伊斯蘭卻止步不前,不思進取,逐漸日衰。

我們也不用一直如此感情用事地對過去有如此濃厚的眷戀,這句話似乎是用“哀怨”來裝扮過的小姑娘,惹人憐愛,但不值得推崇。

今天中國的成就不輸給很多文明進程中的表現,我們需要的是時間的沉澱,重新定義這片華夏土地的名字也未嘗不可,同樣會有讓後人有驕傲的資本。

而世界上有很多文明,連哀怨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徹底消失啦!

讀史可以明鑑,但絕不是為了酸楚哀怨,而是砥礪前行,歷史告訴我們但凡嚴重懷念、堅守過往的,要麼被淘汰,要麼被邊緣化。


迦藍使者


1、根據基因分折判斷,北方人有極少遊牧民族基因,以漢族為主體。

2、南方人有極少漢族基因,以苗、越族為主體。

3、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南方人總是極力劃清與北方人的界限,貶損、妖魔化北方人是“雜胡”。

4、而北方人卻總是寬宏大量,善待南方人。

好象在說,咱是漢族老大哥,當然要“照護好”南方這些“少數民族”小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