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榨油原料——油菜籽

油菜籽也称为芸苔子,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种子,油菜的角果较长,结荚多,粒本饱满。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为37.5%-46.3%。根据油菜的类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种之一。

油菜栽培遍及中国,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其种植面积占中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中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


常见榨油原料——油菜籽

油菜是长日照作物,性喜冷凉或较温暖的气候,油菜整个生育期是在日平均气温22℃以下完成的,当气温高于3℃时,油菜籽才能发芽出苗,因地区间气候有差异,导致油菜种植季节不同,因而有冬油菜和春油菜之分。在平均气温下限为10℃、最冷月平均气温下限为-5℃时的油菜仍可安全越冬,具有这种气候条件的地区可以种植冬油菜,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各省,冬季冷凉、春季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冬油菜,冬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出苗后,需在0~5℃左右的低温下经过15~30天的春化才能现蕾、开花、结果,冬油菜在秋季播种春末收获;冬季平均气温为0~10℃,最暖日均气温在20℃以下的寒冷地区可种春油菜,春油菜品种对低温要求不十分严格,既能秋播夏收,也能春夏播种、夏秋收获,欧洲北部、北美加拿大以及中国东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冬季气候干燥、夏季冷凉湿润、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适宜于种春油菜。

油菜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在沙土、粘土、红黄壤土等各种土质上,只要采用正确的耕作方法和合理的栽培技术,就可获得高产。油菜能在土壤pH5~9.8范围内生长发育,在pH值为7的土壤中栽培产量最高。芥菜型油菜根系发达,耐旱性强,能在土壤肥力差、气候干旱的条件下栽培。油菜对硼元素反应极为敏感,土壤缺硼时,会导致死苗、死蕾或花而不实。


常见榨油原料——油菜籽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蜜源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它是草本十字花科作物,分为两种:冬油菜和春油菜。制浸油脂原料常把它的籽粒作为主要品种之一。油菜籽的栽培全国各地都有。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油菜籽中含有一种能影响油菜籽及菜籽油质量的芥酸物质和一定量的芥子碱、单宁等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去过毒后的菜籽饼方能用作饲料


常见榨油原料——油菜籽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栽培方式分育苗移栽和免耕直播两种,大部分种植区域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其主要措施如下;

1、肥足墒饱,壮苗移栽,合理密植。无论是苗床育苗还是大田育苗,都要做到肥足墒饱,土壤无病虫害。要按农时播种,并要喷洒新高脂膜,以保墒保肥效,防病虫害侵袭,促壮幼苗。移栽时选取根系发达、株体匀健的直立苗,合理密植。移栽后要喷洒新高脂膜,能够护叶面、保底商、防病虫、有效促进根系伤口愈合和迅速生长,并有效防寒越冬。

2、除草活土,肥墒并保,强体壮苔。入春返青后,要进行中耕除草,防土壤板结、保墒、排除水肥竞争,并喷洒新高脂膜,以增强上述功能效果。在蕾薹期要喷洒壮穗灵,以增强植株体营养运输通畅、壮苗壮蒂、促进氮、磷、钾的吸收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利于蕾薹形成,促进果荚快速健壮地增长,为丰收奠定基础。

3、防治病虫,物化并用,注重效果。油菜一生多灾多难,病虫繁杂。在苗期主要应加强对菜青虫、蚜虫、地老虎、蝼蛄等害虫和霜霉病的防治,花期主要是防治菌核病和防止徒长,青荚期主要加强对蚜虫和白锈病的防治。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除使用针对性较强的药剂外,还应加配新高脂膜,其防治效果倍增。


常见榨油原料——油菜籽

新收油菜籽保管的四大方法,如遇阴雨天气不能出晒,采取以下4种救急措施,以防霉变。

拌盐法

将盐拌入新收获的菜籽中可以降低水分,抑制酶的活动,使脂肪不易分解。每100克油菜籽里拌1克食盐,能在5-6天内维持它贮藏的稳定性,出油率仍能保持原来的95%。

密闭法

菜籽脱下以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密闭,形成了自然缺氧。用这种方法处理高水分的菜籽,虽然品质稍有降低,但是可以使菜籽在7—10天内不生芽、不发热、不霉烂,能赢得时间,待机出晒。

摊晾法

将菜籽铺在晾晒器具上,放在通风的地方。摊菜籽时,既要薄,又要匀,并且每隔1小时翻动1次。

烘干法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烘干机烘干。但通入的热风温度不能超过80-85℃,否则,就会影响菜籽质量。


常见榨油原料——油菜籽

榨油流程

第1步,菜籽的清理干燥:在进入榨油机之前如果不清除油菜籽中夹带的泥土、茎叶等杂物,不但会影响油脂和饼粕的质量,而且会吸附一部分油脂,降低出油率。如果油菜籽中夹有砂石、金属、麻绳等杂物,更会引起机件磨损等,诱发生产事故,影响工艺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尽量除去杂质,个别含水量高的菜籽果,为了剥壳方便,进行干燥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2步,热处理:热处理是提取油脂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包括生坯的湿润和加热,在生产上称为蒸坯或炒坯, 蒸炒后的坯称为熟坯。生坯凡经热处理后压榨的称为热榨,不经热处理者称为冷榨。菜籽主要是热榨。热处理的效果好坏对整个制油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出油率的高低以及油品、饼粕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第3步,压榨:榨油机圆榨条呈锯齿形的曲线和锥面,菜籽在被压榨的时候,受到榨螺的推动和挤压使榨螺和榨笼内壁空间的体积不断变化,在榨笼的后部由于排列有圆榨条,榨笼的内壁呈锯齿形,料坯在这里交替地受到压榨和放松,料坯的结构不断受到调整,得到均匀翻动,使未被榨出的油或榨出油较少的料坯有较多的机会充分受到压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