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文丨圖圖爸爸

寶寶最大:我家孩子現在三個月了,每天想著第二天早上起來有可能要做的事情,我都感到十分的痛苦。

特別是孩子現在也比較喜歡哭鬧,並不是每天“吃了睡睡就吃”的狀態,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必須要在孩子的視野之內。

寶媽談育兒:給孩子洗衣服、餵奶,個個事情看似非常的小,但是一個流程做下來也讓我感到非常的疲憊。

丈夫在外面打工掙錢一個人真的太辛苦了,我現在想要有點空閒時間也絕對不可能,如果自己想要有空間,那麼孩子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家裡面也沒有人幫襯著點,確實女性太難了。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我是媽媽:誰說不是這樣呢?我家孩子現在一歲左右,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之外,還要給他讀繪本。

有些時候晚上不給孩子講故事,他也一直哭鬧不止,周圍一群人都說不用工作,在家裡面帶娃挺好的,但是現在看來或許帶孩子比工作都要難很多,現在感覺看到孩子就非常的煩躁,都有點後悔當時把這個孩子生下來了。

現在大部分的寶媽在沒有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之下,照顧孩子一定會非常的勞累。而上面所說的兩種情況,也是很多寶媽都有可能遇到的。

因為經濟壓力增大,而年輕夫妻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儘量考慮的是優生優育,所以必然不會選擇將孩子交給家裡面的老人來帶。

只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必然會把自己陷入瑣碎的事情。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兩個寶媽他們表現出來的辛苦狀態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

而兒童教育專家對此進行一定的界定,他們認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耗竭式育兒”。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01“耗竭式育兒”成寶媽常態,她們真的比想象中的還要累

可能在沒生孩子之前或者生了孩子沒有選擇自己教育孩子的女性不會有這樣的體驗,甚至表示帶孩子那麼輕鬆自己也想回家做全職媽媽。

可是細細的瞭解我們就會發現,對於大部分的寶媽來說,她們真實的狀態是這樣的,生活之中的瑣碎事情以及孩子的個人成長讓他們感到困擾。

1)家長裡短的瑣碎事務讓媽媽煩躁

很多做全職媽媽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就一直待在家裡面,從來不會去考慮要外出工作或者和別人進行交流溝通等這樣的行為,這時候孩子確實是處於一個較為幸福的狀態。

周圍有愛他的媽媽,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但是對於寶媽來說家長裡短的瑣碎事物讓他們必然感到非常的煩躁。

在剛生完孩子的時候會有去平衡自己心理的狀態,從之前被別人關心到後來獨擋一面當作寶寶的全職媽媽確實也是很多女性的巨大轉變。

除此之外,這時候丈夫也有可能外出打工,而自己和婆婆公公的相處也較為重要。長時間的關係處理以及陷入生活瑣碎中讓寶媽無法忍受。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2)孩子的身心健康、學習狀態媽媽也困擾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所以也特別關注自己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優勢。

可是我們應該承認的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孩子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完美,父母應該承認的是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平凡狀態。

只是每一位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有幻想,一旦孩子表現出來較差的狀態,不管是身體體質弱還是學習成績差,都會讓寶媽感到非常的痛苦。

特別是一些丈夫也不理解自己的妻子,也會將孩子表現出來這種問題原因歸結在媽媽身上,這種怪罪以及孩子表現出來較差狀態也會讓媽媽無所適從。

3)孩子越來越大,自己的身體狀態卻越來越差

孩子長大一歲那麼媽媽就變了一歲,接觸較為年輕有活力的孩子媽媽也是心力交瘁。特別是女性其實對於自己的形象還是比較關注。

而在生活之中風吹日曬,或者其他勞累的情況會影響到寶媽的面容,這時候必然會顯得越來越蒼老。

任何一個女性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會非常的痛苦,媽媽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更為直觀的去感受這樣的狀態也會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影響。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02“耗竭式育兒”不可取,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所以我們也可以瞭解到確實耗竭式育兒對於寶媽來說傷害較大,會讓她們變得精疲力盡。

但是除了我們上面所說的一些狀態之外,耗竭式育兒也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傷害。

  • 對於寶媽來說:

A、自己身心俱疲,不具有自己的生活

之前聽到一個寶媽說:我就是那種,太累了,還得照顧孩子的耗竭式媽媽,並且我對孩子有怨氣,對丈夫及其家人都產生了怨氣甚至是恨意。我甚至感覺到了自己的心理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確實,當所有的事物都圍繞著孩子,那麼就會感覺身心疲憊,不具有自己的生活。

B、偶爾的情緒爆發也還得哭著繼續

“我很後悔生孩子,但是既然生了就要對孩子負責,所以在沒有任何人幫我的前提下,我自己帶了十多年,雖然很疲憊,很想逃離,但是又害怕自己會給孩子帶來不安”!

這是很大一部分寶媽真實的想法,她們並不願意去生孩子,但是傳統觀念以及丈夫本身的決定,卻不得不逼迫他們去生孩子。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 對於孩子來說

A、無法理解媽媽的抱怨

對於孩子來說,她們所接觸的社會是天真的、單純的,而無法理解媽媽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甚至面對媽媽所說出的一些話語,孩子還是以一種並不理解的狀態去面對,長時間聽從父母的抱怨,也會讓孩子較為消極。

B、自己就像是垃圾桶要幫助媽媽消化她們所有情緒

因為寶媽只有和孩子相處時間較長,那麼在交流溝通對象選擇的時候,寶媽也會考慮自己的孩子。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生活之中的瑣碎,以及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加之以一些家長裡短對於一個比較年輕的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傷害。

父母會把孩子當作是垃圾桶一樣,要幫助她們消化自己內心所有的消極情緒,而孩子在聆聽這些話語的時候,別人會表現出來不滿的態度。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03父母到底如何更好的參與到教育孩子中,既不讓孩子疲憊,也讓自己輕鬆?

教育孩子雖然是父母的責任,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適度教育才是最好的方式。

但如果以一種耗竭式育兒的方式去面對孩子,只會讓自己筋疲力盡,同時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傷害。

畢竟在這種耗竭式育兒之下,我們表現出來的犧牲是付出也是讓人唏噓不已,只有過好自己以及孩子的生活,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樂觀積極。

適當的放下自己的關注,謹防過度管控

在三歲以後,到差不多十歲的狀態,孩子本身的經驗較少,自然而然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父母去關注自己的孩子。

等到十幾歲他們進入青春期或者慢慢長大之後,父母就應該考慮放手,讓孩子處於自由決定的狀態,而不是幫助孩子做好所有的決定。

很多時候媽媽表現出來勞累的狀態,其實是因為她們在生活中,所觀察的事情較為細碎,而孩子本身較為粗心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她們的行為心態。

只有我們懂得適當放下自己的關注,謹防過度管控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讓自己有放鬆的時間。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給予自己一定的空間,幸福生活

一部分媽媽或許在工作之餘會照顧孩子,而在工作之中所遇到的糟心事兒,回到家看到孩子之後她們就會消除,這樣積極的情緒主要原因在於,孩子和父母之間有一種邊界感。

白天媽媽上班也會有自己的空間,只有晚上和孩子相處,媽媽是較為珍惜這段時間,這時候就會以一種需要積極的情緒去面對。

那麼內心的疲憊感也就消失,所以我們應該明白給予自己一定的空間,瞭解生活之中的樂趣是非常重要的。

化小自己的作用,避免喪偶式育兒

相信一部分寶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必然會在孩子面前訓斥自己的丈夫,或者其他的親人,主要原因在於寶媽照顧孩子的時候,都是一個人。

女性本身是比較柔弱的狀態,一旦她們成為母親就會表現出來“為母則剛”。

可是這並不是爸爸就不需要參與育兒,只讓媽媽做好所有照顧孩子事物的理由,媽媽如果能從照顧孩子這一件瑣碎事情之中脫離,也必然會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該考慮化小自己的作用,讓爸爸以及周圍的親人也參與到幼兒活動之中,避免讓自己過分的疲憊,甚至將這種情緒轉化給孩子。

照顧孩子搭進自己,“耗竭式育兒”成趨勢,不僅害娃,還傷害寶媽

對於任何寶媽來說她們的生活並不輕鬆,所以,我們也應該在生活之中多多體諒她們。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我們周圍世界還是處於一種不斷了解的狀態,精力旺盛的原因導致孩子過分調皮,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確實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因為如果讓自己過分勞累,必然會影響到自己和寶寶的狀況,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個較好的狀態,讓自己有空間感,讓孩子有良好的環境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