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话说在1938年的5月底,一艘停泊在长江中的侵华日军军舰上正在召开一次秘密的军事会议。会议的主持人是新上任的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各位,本人不才接掌华中派遣军,根据大本营的命令,我们要全面启动针对武汉的进攻计划,军部对目标非常重视。就连天皇陛下也亲自过问了进攻的事情。所以请各位务必打起12分的精神来投入战斗。那么接下来请参谋来做详细的说明。”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日军参谋说:“各位长官,根据大本营部署,冈村宁次长官的第十一集团军,东久迩宫稔彦王殿下的第二集团军,也划归华中派遣军指挥。另外大本营还抽调了第三、第九、第十八、第116独立师团外加第三航空兵团协同作战,具体部署,已经在发给各位长官的文件中做了详细的说明。请大家先阅读文件,我们在进行细节上的讨论。各位我再强调一句,只要拿下武汉,大东亚战争的胜利就指日可待了!”

最近武汉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上,很多新闻报道中也常常使用“武汉保卫战”这个名词。这不禁让人联想起82年前爆发的那场著名的“武汉保卫战”,那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正是在这一次战役之后,人们开始将武汉称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那么那次战役诞生了怎样的英雄呢?为什么武汉会成为侵华日军进攻的重点目标?在战役初期,负责守备任务的国军又为何会频频失利?又是谁在关键时刻用一场大胜稳定了战局?当年的这场战役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怎样的意义?李夫子今天就和各位聊聊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武汉保卫战初期频频失利

侵华日军之所以把武汉当做进攻的重点目标,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来说,这里是一个政治中心,国民政府虽然迁往了重庆,可是不少政府机关还留在了武汉。其次,武汉下属的汉阳是当时中国仅存的几个工业中心,不少兵工厂都在这里。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和今天一样,当年的武汉那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都要在这里交汇。鉴于武汉的地位这么重要,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于武汉的保卫工作自然也是不敢怠慢。

蒋中正亲自召开军事会议,下令制定周密的武汉保卫计划。另外还把他最为信任的名将陈诚、薛岳、王耀武、张自忠等人调往武汉周边防御,还抽调了一大批部队做出了要与敌人在武汉死磕的架势。按理说领导这么重视,下面的国军指挥官们也应该打起12分的精神才对吧?可是就在武汉保卫战计划刚刚下达后不久,国军就遭遇了连续的失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国军的指挥官们水平实在是有点良莠不齐,既有能征善战的名将,可也架不住有那帮靠不住的猪队友!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先是1938年6月11日,武汉会战的揭幕战打响,侵华日军波田支队趁雨夜对长江中游的重镇安庆发动偷袭,打的守军猝不及防,只勉强支撑了一天一夜就匆匆撤出了战斗。气得蒋介石给部队指挥官发去电报骂他“轻弃名城,腾笑友邦”,简直是国军之耻。这边刚骂完指挥官,那边噩耗继续传来。号称天险,原本计划坚守一个月的江防要塞“马当”只守了不到一个星期,也被占领安庆的波田支队攻克了。怎么回事呢?原来守卫要塞的军长不知道哪根神经错了位,居然在大战开始之前搞了个为期两周的抗日军政大学。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大学结业之后,这军长不顾大敌当前,非要搞个结业典礼。您说这军长搞典礼,下面的军官能不参加吗?当敌人打过来的时候,许多军官根本没在自己的岗位上。您想想,这要在不丢还有天理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军队连失重镇,连蒋介石也意识到,再不下狠手整顿,只怕这保卫武汉的计划就要变成一个笑话了。于是他亲自签发命令,丢失马当要塞的部队军长撤职,师长枪毙。同时他还把负责指挥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叫到跟前是一顿痛骂。

武汉保卫战进入僵持阶段

“你小子给我打起精神,好好督促部队,否则下一个枪毙的就是你!”凭借着严刑峻法的雷霆手段,蒋介石总算是稳定住了阵线。可是与此同时,挟胜利之势的侵华日军也加紧了对武汉周围城市的进攻,接下来这战役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1938年7月下旬,侵华日军第十一集团军第6师团在师团长“稻叶四郎”的指挥下,沿长江北岸发起了攻击,借着之前攻占安庆、马当的余威,第六师团一路突进,先后突破了太湖、宿松和黄梅等多条防线。


当时指挥江北防务的是国军名将,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他一看这样不行,得想个办法挡住敌人,只不过此时的敌人势头正盛,正面硬刚怕是不行,怎么办呢?咱们抄他后路。于是白崇禧调集了两个军进行正面防御,另外派出战斗力强的第4兵团,悄悄地绕到了后面,一举切断了敌人的补给线,对敌人的第6师团形成了合围。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消息传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高兴,武汉保卫战打了一个多月,总算是有点好消息了。于是他给白崇禧发去电报,要求务必全歼敌人第六师团。要知道这可是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累累罪行的第六师团,真要是把他们全歼了,对于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难以预料,敌人第6师团好歹也是侵华日军的主力部队,战斗力极强。虽然陷入了重围,可是他们掘壕固守,顶住了中国军队的轮番进攻。与此同时,眼看自己主力陷入了包围,负责在后方指挥的岗村宁次也坐不住了,他调来军队从长江上开辟了一条补给通道,愣是给第6师团留下了一口气。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就这样战斗坚持到了8月中旬,中国军队虽然对第六师团造成了重创,可是却始终不能全歼敌人,自身却反而显出了疲态。到了9月初,敌人渐渐占据了上风。为了避免自身损失过大,影响后续的抗战大业,白崇禧忍痛作出决定,让国军退出了战场,后撤到田家镇驻防,虽然是做出了后撤的决定,但是这一仗好歹算是和敌人精锐部队打了一个平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6师团眼看我们撤退了,也不敢上前追赶,甚至还被迫原地休整了7天。与此同时敌人还不得不调来了3000名新兵,好歹才算补上了第6师团的人员缺失。

人数虽然是补上了,可是新兵入列,战斗力自然是下降了不少,对武汉的威胁当然也就有所减轻。到此时为止,武汉保卫战进行过半,中国军队虽然遏制住了敌人的攻势,可是并没有取得什么出色的战绩。此时的我们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盼望已久的大胜到来了。

万家岭大捷

在日军第6师团沿长江北岸发动进攻的时候,日军的第106师团也在长江南岸开始了攻击。到了1938年9月下旬,中国军队忽然发现日军106师团居然狂妄到胆敢孤军深入我军重重布防的万家岭地区了,那不揍死你还留着过年吗?于是中国军队抽调三个军,对敌人106师团进行合围,决心一举拿下战斗。在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之后,10月7日,万家岭战役正式打响!中国军队集中兵力对敌人发起了一轮轮围攻,要说日军的战斗力也是不赖,虽然身陷重围,可是一点没慌,居然顶住了我军的多番攻势。眼瞅着之前放跑第六师团的情况似乎又要重演了,这可怎么办呢?当时负责主攻的是中国军队的第七十四军第51师,这个师的师长正是抗日名将王耀武。他仔细研究了战场局势之后发现,如果能够攻克敌人死守的张古山,全歼敌人就不是梦想了。可是这张古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想要拿下来又谈何容易!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更让他发愁的是,在向自己的军长请示之后,军长只给他扔过来一条死命令,“我不管张古山有多难打,总之一句话,两天之后我要在张古山山顶向薛岳长官汇报”,王耀武现在算是陷入困境了,前面是敌人的死守,后面是长官的死命令,得想个什么法子才能拿下张古山?就在王耀武犯愁的时候,他手下的一个团长站了出来说:“师座,我有办法,咱们可以学三国时邓艾偷袭蜀国的方法,我带一个团从张古山背面爬上去,对敌人发起偷袭,同时您带人从正面猛攻,咱们只要两下夹击,就能一举拿下阵地。”

王耀武一看此计甚妙,就按你说的办!就这样,他派团长带人从后山发起偷袭,自己则从正面令人猛攻,果然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一举拿下了张古山。随着张古山被占领,战场优势开始向我方转移,到最后敌人106师团基本被全歼,只剩下了一个光杆师团长领着一二百人侥幸逃命而去。中国军队取得了著名的“万家岭大捷”,这样的战绩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也是不多见的。另外我们再提一句,提议带人从背面偷袭张古山的团长,经此一战也是一举成名,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他就是张灵甫。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经过几番战斗,武汉周边的战局逐渐形成了僵持态势,这让敌人恼羞成怒。于是他们增加了兵力,加强了攻势,那么接下来战场局势又会向何处发展?战役爆发之初,狂妄的敌人第十一集团军独立发起了多处攻击,幻想能轻易的攻占武汉。可是几番较量下来,特别是万家岭战役失利之后,敌人突然意识到靠一个集团军进攻,现在看起来有点悬,没事儿,我们不是还有一个集团军吗上吧!

战略性撤退

就这样,从1938年9月,敌人第二集团军沿着大别山地区的六安、霍山一线发起了攻击,妄图从武汉北面逼近这座城市。按照中国军队的既定部署,抗战名将宋希濂、张自忠等人沿途设立多条防线,不断对敌人发起阻击,有效拖住了敌人进攻的步伐。特别是宋希廉将军,他指挥的36师是参加过淞沪抗战的赫赫有名的德械师,凭借自身出色的装备和战斗力,他们硬是坚守到了10月下旬。虽然如此,到了10月24号,他们还是接到了上级的撤退命令。与这条命令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个消息,国民政府已经决定放弃武汉了。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当时不是说要死守武汉吗?如今为什么又要放弃了呢?问题还是出在其他战线上。虽然中国军队与敌人的交锋互有胜负,特别是在长江南岸还取得了万家岭大捷这样的佳绩。但是随着敌人兵力不断增强,武汉周边的其他几个军事重镇,比如广济、田家镇、德安、信阳等地还是先后沦陷。武汉周边可供坚守的据点已经不多了,如果再守下去,只是白白损失兵力而已。在经过多方计划之后,国民政府忍痛决定放弃武汉,将部队后撤保存实力,以待将来的反攻。说到底还是执行抗战之初定下的战略,以空间换时间,不断利用中国国土辽阔的战略纵深,拖死敌人,等待反攻的那一天。

82年前的“武汉保卫战”,虽败犹荣,为战略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武汉保卫战的战略意义

就这样,到了这一年的10月27日,武汉三镇落入敌手,轰轰烈烈的武汉保卫战,也暂时画上了句号。可能有人会说,武汉最终还是被敌人给占领了,这么算下来,武汉保卫战还是失败了吧?李夫子觉得战争这种事得要全方位的去考虑。武汉保卫战历时四个半月,中国军队以40万人伤亡的代价打死、打伤日军25万人,有效的杀伤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对武汉周边的坚守,为国民政府进一步内撤提供了时间。大量的兵工厂、政府机构和人民有序撤往了大后方,为未来的战略反攻保存了实力。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经过武汉一战,彻底粉碎了敌人通过占领武汉结束战争的梦想。日本国内的经济问题越发严重,就连当时的日本参谋总长也在私下里承认,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战局渐渐向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开始发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武汉保卫战中,武汉和周边地区的人民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虽然这为我们换来了最终的胜利,可是要知道这里面牺牲的全都是我们的同胞,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胜利固然可贵,可是找到方法避免牺牲,恐怕要比胜利更加可贵。

82年后的今天,武汉同样以牺牲的精神为抗击疫情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了,今天的中国逐渐强大,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保卫武汉、护卫湖北,最终将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