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流涎,你接受吗?

使用紫砂壶的过程中,你最在意什么?

很多朋友会对紫砂壶是否"流口水"耿耿于怀,并且把这点作为判断一把茶壶好坏的标准。

紫砂壶流涎,你接受吗?

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当然是不流涎最好,但一把茶壶是否流涎,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今天我们就分析一下是什么决定了一把茶壶的出水,客观看待紫砂,才能不错过好紫砂。

一把紫砂壶出水时是否流口水,与以下几点有关。

1、盖口的宽度;

2、出水口(流根部)的位置;

3、壶内出水口与盖口边的距离。

可以看出,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决定了一把壶能否"收水利索不流涎"。

但是,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又必须和壶型相配,否则就失去了一把壶的美感,这是器型决定的。

有些壶型如"龙蛋"、"西施"等,壶流的特定形态就是容易流涎的。

既然没有办法所有的壶都不涎水,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症解决。

如注水不要过满、收水手势要干脆果决、备有茶巾随时擦拭等。

紫砂壶流涎,你接受吗?

购壶时注入清水不流涎,回家泡茶则有流涎的情况。

一是因为清水和茶汤的张力不一致的原因,如果有茶渣堵塞了流孔,流涎则会更严重。

紫砂壶流涎,你接受吗?

其实紫砂壶口盖流水现象比较普遍,是很多决定因素,例如器形、泡的茶叶、使用习惯,这些和壶的做工无绝对关系,当然做工好的会更严密,这是大概率的。

但是,回到现实,做工好跟价格又直接相关,如果我们用极高的标准和一般的价格来要求一把壶,就失去了平衡。

另外,一般新壶口盖多流水,因为新壶壶盖和口还没有完全平滑。

经过使用就会好很多,因为平滑了,表面张力就大,就像两块玻璃可以用水粘起来的现象,用多了就不流水了。

还有就是使用手法。

有些朋友出茶时候,壶身直接倾斜90度,这样所有的水都压向口盖,口盖不流水的概率很小。

紫砂壶流涎,你接受吗?

一把壶的好坏不能以流不流口水为绝对标准,流口水和茶壶的好坏有关系,但这个关系应该客观看待。尤其是初玩壶者,很容易盯在这个问题上,而忽略了一把茶壶的核心价值。

应从大处着眼,先从造型,技法,力度,气韵上去理解茶壶,然后才是做工的细节,这样才不会抓小放大,用一般机器制品的严格标准来要求手工作品,无形中会把好的手工作品引领到纯商品标准上去。

市场是由生产者、和用户共同组成,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会直接影响生产方的方向,但紫砂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如何在传承工艺和满足当下人们对作品越发丰富和精致的需求中,找到平衡是双方都要去面对的问题。

紫砂壶流涎,你接受吗?

传播正确的紫砂理念,让更多朋友理解紫砂,将这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每一位喜欢紫砂壶,喜欢用紫砂壶的朋友从中得到充分的精神愉悦,是一份愿望,我是展小昭,在宜兴丁蜀镇跟大家分享我的紫砂生活,欢迎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