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清水河鎮打好陸基養魚“兩張牌”形成“兩促進”

內容摘要:“13006斤草魚裝箱完畢。”興義市清水河鎮陸基養魚基地負責人夏俊勇喊道。據瞭解,此次裝車的草魚批發價6.5元/斤,是賣到鄰近的六盤水水產市場的。疫情還未結束,很多地方生產生活都受到影響,而清水河鎮雨補魯出寨口處每天卻汽笛聲不斷。

兴义市清水河镇打好陆基养鱼“两张牌”形成“两促进”

陸基養魚基地

疫情還未結束,很多地方生產生活都受到影響,而清水河鎮雨補魯出寨口處每天卻汽笛聲不斷。

“我們年後就一直在營業,每天都有各類魚裝箱出售,主要銷往興義市及周邊的超市備貨。特殊時期,我們也想竭盡全力保障群眾生活和基地正常運轉,所以加緊復工。復工前,我們就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做好復工備案和基地防護消毒工作,基地現已正常復工許久了。”夏俊勇說。

打好“綠色牌”促進“生態圈”

清水河鎮陸基高效循環水漁業養殖項目系萬峰湖退漁還湖、轉產上岸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的生態農業項目,該項目利用煤電餘熱實施陸基循環水高效養殖,同時基地魚排洩的糞便又可用於臨近雨補魯村寨魚塘、農田、林地的土壤增肥。通過生態養殖營造生態環境創造生態價值,打造良性生態循環圈。

該基地自2018年建設投產至今,建有300套養殖箱體,佔地面積60餘畝,主要養殖鱸魚、鯽魚、鯉魚和黃蠟丁等品種,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管理、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回收、統一銷售、保底收購的“五統一保”運行機制,科學高效管理,每年出產魚量500萬斤,年均可實現穩定產值5000萬元。

走進基地,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箱內工作。陳光付是清水河鎮泥溪社區的易地搬遷戶,2019年通過政府推薦到該基地上班,他手捧大魚高興地說:“在這工作一年多,公司免費教會我們養殖技術,同時要求我們每個人管護好自己負責的幾個箱體就行了,也不難。加之,基地每天都能銷售幾百斤到上萬斤不等的魚,銷量好得很,大家都越幹越起勁呢。”

打好“扶貧牌”促進“就業地”

該基地利用鄰近雨補魯景區的地緣優勢,在發展中拓展產業鏈、豐富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尤其建立了一套促收脫貧的貧困戶利益鏈接機制。基地就業崗位容量70人,優先錄用貧困戶,同時,藉助“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運營模式,直接帶動貧困戶參與生產、銷售等工作,按每人每月2000元工資標準,現已帶動240戶貧困戶穩定增收。基地扶貧發展每個箱體計劃每年提留純收益作為扶貧發展滾動基金,其中5%用於壯大項目點村委會農村集體經濟積累,另外5%用於項目點務工貧困戶創業補助,剩餘部分納入滾動發展基金。採用1戶貧困戶承包1個箱體,1年可實現3萬元收益的“1113”運作機制,貧困戶承包箱體自行養殖,公司負責提供技術和銷售,收益歸該箱體貧困戶所有,對於涉及到的養殖成本,由公司從滾動基金中給予補貼,超出部分在成魚銷售後從銷售收益中償付。貧困戶不用花一分錢便可穩定增收,同時還能學到技術,真正實現“造血式”扶貧。

疫情尚未結束,脫貧仍在攻堅,只有政府、企業和群眾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經濟、社會和生態之間保持和諧發展,才能最終取得“兩場戰役”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