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之河北山峰上的神秘古塔,如何建成至今无法解释吗?

周智琛


河北山峰上的神秘古塔指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十公里处,双塔山上的两个古塔,这两个山其实是两个巨石,南北排开耸立,北山高约35米,南山高约30米,两座山像用刀斧削劈过的绝壁一样,一般人根本无法上去,神奇之处在于两座山顶上竟然各有一座人工修筑的古塔,所以双塔山名字由此而来。

双塔山上的两座古塔何时如何建造,因缺乏史料,至今是个谜,但神奇的景观,又距离承德避暑山庄很近,双塔山在清朝时就已声名远扬,《热河志》、《承德府志》对其均有记载,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率文武大臣拜谒,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载“双塔峰,拔地涌出,无路可上,乾隆庚戌命守吏构木为梯,遣人登视,一峰上有小屋,屋中一几一香炉,供着王仙生三字,一峰上种韭一畦,膛畛方正如园圃之所筑,是决非人力之到,不谓之仙踪灵迹不得矣”。

双塔山顶的两座塔。

意思是,乾隆55年,乾隆皇帝令人登山顶,看是怎么回事,当地官吏造木梯爬上去了,上面留下的王仙人三个字,显然是道家之人称呼,还长得韭菜,难道是姓王的道人在此羽化后的仙塔?这塔是什么塔稍后再说,但讲到这里已然知道,既然可以有人造木梯上去,姓王的道人也能上去,说明双塔山尽管看起来陡峭,但借用工具还是能上去的。

1966年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双塔山进行考古研究,多次实地调查,塔顶发掘有残石佛像,两座塔均是青砖结构,一个2米,一个5米,而青砖的造式和花纹是典型的辽代砖风格,根据众多遗物特征考证,双塔山古塔是辽代所建,而且双塔山的周围也出土了辽代的砖瓦残块和基址,这说明在辽代双塔山周围是有建筑群的,契丹人早期是信萨满教,建立辽后逐渐提倡佛教,于是兴起和传播,当年辽人看到双塔山的奇峰景象,产生敬畏,对神山神灵崇拜,于是在双塔山底举行佛事,并建古塔,达到远处可望塔而拜,近而朝圣的目的。

双塔山石鲸崖上的《康熙滦河诗》。

至于辽人怎么登顶建塔,虽缺乏史料,没有白纸黑字的答案,但以当时的技术,是可以办成的,两种方法,山本不高,30多米,一是借助军事攻城器械,派人运土筑山,再山上竖云梯,架飞桥,就能登顶;二是两山间隔仅数米,在两山之间竖起差不多高的木干,将测量准备好的木材横放固定在木干上,两端抵到两山之隔,往上能直到山顶,只要人上去,砖石也能运上去的。


图文绘历史


据说当初乾隆外出游玩,在河北发现了两座砖塔,这砖塔分别位于两座巨大的柱形山上,因为地势险峻没有人能够上去,就更加激起了乾隆的好奇心,所以他就派人搭云梯,想要上去看一下它的神秘。但上去之后发现那里面不见一人,只有在燃烧着的香炉,乾隆就认为这是很神奇的现象,没有人究竟这些香炉是怎么燃烧的呢?为了纪念自己这一次不凡的出行,所以派史官将它记录下来,后被纪晓岚写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关于双塔山的记载:

“山庄之西有双塔峰,亭亭对立,远望如两浮图,拔地涌出,无路可上,或夜闻上有钟磬经呗声,昼时有云片往来。”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谜团,世界未解之谜之河北山峰上的神秘古塔,它究竟是如何建成的,至今也无法解释,历史的魅力往往就在于人们去探索破解的这个过程,追求自己不知道的,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个神秘古塔。

先来说一下这个神秘古塔,它的具体地理位置位于河北承德。一提到河北承德,想必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区,但除此之外还有的就是这个神秘古塔。不过它离承德避暑山庄还挺近的,也就在它的西南十公里处,所以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观赏一下,它是两个山峰靠拢在一起形似宝塔而且在每一个封顶都有一个砖砌成的小塔所以又命令它为双塔山。

一、神秘之处

它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山顶上建造的两座不同类型的古代砖塔。北峰上的塔为圆锥形无门塔,高度大约2米。南峰上的塔是一座四方塔,坐南朝北,塔高约5米,塔门高约1.5米,宽1.3米。最为神奇的是,南塔原先有裂缝,宽的地方有差不多20公分,但在唐山大地震时,砖塔不但没有倒,反而缝隙快要拼和了,这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神奇。据一些小的史料记载,这个古建筑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契丹人所建,目的是为了庙宇和墓塔。我们都知道唐山大地震震惊世界,而在唐山大地震中,本来就有裂缝的南塔不但没有坍塌,反而愈合在一起,大家都猜测会不会是佛光显照,因此古塔就显得更加神秘了。

二、究竟是怎样建成这两座神秘的古塔?

因为至今在那个古塔处并没有可供游览的登梯,人们只能远远的观望它,所以对它的神秘之处便更加的渴望,越是得不到就越想知道。那么高的古塔,古人究竟是如何建成的?他们是怎样将材料运到塔峰的?这一切都无从知晓。

虽然说在1998年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对外开放,那时候为了方便游览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天梯,但并没有人能够登上这个塔顶,并且没过多久这个天梯就被拆除了,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这个神秘的古塔。再有就是乾隆时期的那一次,不过乾隆距今已经过去了两三百年的时间,史料记载已经不是那么准确了,也不清楚他的所见所闻是否属实,对于研究不能够通过判断随意揣测,所以要想解这个神秘谜团,当然还是要亲自上去看一下它的风貌,才能有所考量。不过能够在那么高的山峰上建成这两座古塔,我们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

三、经过勘探还是有迹可循的

研究人员对这里进行了很多次的探测和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些线索。在山上,人们发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石洞,乍一看,这些石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而且经历了长时间的侵蚀已经很难看出些什么。不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人员还是发现了一些规律,因此,研究人员据此猜测,这些石洞就是当时用来搭建木梯之类的攀登工具,从而运送材料,搭建这砖塔。

当然,由于这古塔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也出现了很多种说法,有说这并不是人为的,而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有人说是大海后退形成的,就是说当初建塔得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海,而这两座山峰是两个小岛,人们在小岛上建塔,后来海水倒退,小岛裸露,就是现在的山峰。还有人认为是地壳运动,总之众说纷纭,至于到底是怎样,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由于时间悠久,研究人员也只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据此进行猜测罢了。

现如今可供我们参考的史料确实有限,想要弄清它的神秘之处确实很费解。因为看不到它真实的样子,专家也给不出确切的答案。我们也很想知道这两座古塔究竟是古人搭了天梯爬上去建成的,还是由于上千年岁月变迁,改变了原有的地质地貌形成的。不管是古人的智慧,还是大自然馈赠于我们的礼物,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肯定会解开这个谜团。


小姐姐讲史


所谓河北山峰上的神秘古塔,是指双塔山上的那一对古塔。双塔山位于驰名中外的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十公里处,现在已经开辟为一处,总面积3000公顷的风景优美的旅游区,而且是承德市最大的自然风景游览区。

两座山如同两根擎天巨柱挺立在天地之间,在山顶上各有一座古塔。北面的山峰粗大,高40余米,周长74米;南面的山峰上粗下细,周长34米。双塔山陡直而立,高不可攀,近代无人上去过。

现代人用望远镜观测,北峰顶的砖塔高约2米,圆锥形,无门;南峰顶砖塔座北朝南,高5米余,方形,边长2米多,门高约1.5米,宽1.3米,四角置木据,有铁棍挑出,上挂铜铃。

东、西、南三面墙是青砖压缝,北墙齐缝直茬。1976年前北墙裂缝较大,宽处大约有20多公分,唐山大地震以后,砖塔不但没倒,裂隙反而拼合。这很神奇。

这两座古塔的来历和建设的年代都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从古至今这种好奇心都没有息止过,从普通百姓到君临天下的皇帝,一直在探寻其中包含的秘密。在这个双塔山附近就是著名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

从康熙开始经过雍正再到乾隆,历史九十多年才建成完工的避暑山庄占地才580多公顷,一个双塔山景区就占地3000公顷可见这里的开发利用价值是很大的,而这里最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一对亭亭相望的古塔了。

传说,1782年有一天晚上大雷雨,从天而降一个石佛,被距离双塔锋一里路的一座关帝庙的主持悟真得到了,于是就供奉在关帝庙中,其实就是一块石头,一面有佛的形象,现在此石片还留存在避暑山庄博物馆中,据考证这是辽代之前的,于是推测双塔是辽代之前的产物。

《承德府志》记载了一个故事,乾隆皇帝对这个古塔很是好奇,派人上去看了一次。北边的山峰一周一百零六步,建有小屋,屋中一个几案一个香炉,中间供奉一块片状石头,石头上镌刻着王仙生三字。

而南边的山峰一周六十二步,顶上种韭菜二畦,塍畛方正就像经验丰富的园圃所修筑的,香炉下有草鞋一双,供桌上有旧书一本。

这次探险并没有揭开古塔的神秘面纱,人们对这对古塔的来历还是十分好奇。但是历史就是如此的奇妙,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不断的为人们留下各种谜题,等待着人们的探索。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人们每年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答案。有一种认为是大海后退说,认为当初建塔的时候,海安县比现在要更靠近内陆,现在的两座山峰是被大海淹没的,从陆地上只能靠到两个小岛,于是人们就开始在岛上建塔,建成之后,海水慢慢消退,山峰逐渐露出水面,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再说从辽代以前到现在1300多年,山体的风化也很严重,于是当年可能是连在一起的山峰一分为二了。这样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年很可能海水淹没的山峰和大陆还是有联系的,随着海水的退去加上地质变动和自然风化,山体成了两个独立的山峰。


小小嬴政


专注历史的中国小贱,与你分享。


双塔山,属于河北省四A级景区,连五A级都没评上,距离承德市区十多公里,位于承德市郊区的双塔山镇。

我本人没有实地去过,倒是有一个承德的同学,据他所言,其实就是一堆石头搭起来的东西,没啥看头。

一、

双塔山分为北峰和南峰,北峰高40余米,南峰稍微矮一些,接近四十米的高度。

山上的塔,严格来说,其实不能称之为塔。北峰上的塔只有近两米的高度,圆锥形,无门;南峰上的塔稍高些,约莫有五米,方形,门高约1.5米。

山上所建之塔,根据所用的砖头分析,基本是可以确定为辽代建筑,大概时间是辽朝建国后约一百年左右修建的。

至于为何要在这里修建这玩意,又是为谁所建,至今尚无明确说法。

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这玩意没有啥考古价值,所以多年来没有人过多的去关注研究。

二、

我个人觉得这倒像是属于“塔葬”,也就是给死人修建的坟墓,只不过这个坟墓比较别致而已。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地势这么高的地方呢?原因很简单,离天近,容易羽化登天。

在《承德府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东塔(南峰)之巅有古庙,不详何人所建,已就倾圮,旁有一小碑镌“王仙生”三字”。

我个人觉得,大概是在辽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仙生”的修道之人,死后选择塔葬,在这里羽化升仙。

三、

没有梯子,古人如何做到在这么高的山峰上修建呢?正是这一点显得这两塔格外神秘。

其实,这就好比魔术,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觉得好不可思议,这是人干的事吗?一旦魔术奥秘被破解,你就会感慨:这什么玩意。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他们将智慧发展到极致,古人的智慧奥秘无穷,总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在南北两峰,从底部开始,有着大大小小的洞,一直延伸到峰顶。经过岁月的洗刷,虽然大多面目全非,但还是留下了“解密魔术”的痕迹,奥秘何在?一张图就能解释,如下图:

后记

关于双塔,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乾隆好奇心大盛,命令当地驻军修建云梯,上去看看。

到了峰顶,看到两个小石塔,有香炉、石几,石几上摆着一本书,石几下摆着一双草鞋,而在不远处居然还种着韭菜。这一看就是有人居住,经常打理的样子。

可谁能上得来这里?是仙人?还是主人下凡来居住?

大约是个会武当梯云纵的人,左脚踩右脚,凌空而上吧。


贱议你读史


我是安奕小窝,我来回答。

人类创造了太多奇迹,有许多问题至今未解,成为千古之谜。今天我们来说说河北承德双塔山景区的两座山峰上的寺庙,这两座山峰没有可攀登之路,上面却建有两座寺庙,神奇至极。

山峰是如何形成,人类又如何在无路可走的山峰上建造了寺庙,这些都让世人充满了各种猜测。这两座山峰并列在一起,大小不完全相同,造型非常奇特,是天然形成。

双塔山是河北承德的名山之一,上面的寺庙建造的颇为神奇,人们慕名百来,一睹奇山的丰采。

山峰附近风景秀丽,山间怪石林立,花草葱郁,滦河水环绕而过,一眼望去美丽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山间还有石凳、石椅供游人休息,天然的石洞也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两座山峰造型奇特,上宽下窄,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千百年来它们坚强地屹立在那里,经受着风雨的侵蚀,像两名不屈的战士守望着这片土地。

山峰虽是自然形成,山顶上的两座寺庙却是人工建成。可人们是如何在无路可攀的山顶建造了寺庙,这是一直没有解开的谜团。

人们对于这一奇观纷纷给予猜测,专家也对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勘探和研究。

据说寺庙是在1300年前建成,是契丹人为了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而建造的两座古塔,用来做祭祀之用。

在山峰上可以发现一些被开凿的痕迹,据专家猜测,这些可能是当初建塔时留下来的。山峰上不仅有开凿的痕迹,里面的石条分布的也很有规律,这些石条可能是当时建造石塔所需要的台阶。

古人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但他们的智慧却总让现代人惊叹不已,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他们也能想出办法来解决,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赞叹的奇迹。

关于山峰的形成以及寺庙的建造人们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一、山峰附近原是海水,海水退去露出了山峰。

有人认为山峰原处于一片汪洋之中,当时的山峰只是海水中的两座孤岛。契丹人在孤岛上建造了寺庙,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来往船只平安渡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慢慢消退,孤岛也就露出了地面,现在看是两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上面的寺庙也成为一种奇观。

二、风沙侵蚀导致地貌发生变化,最后只留下了山峰和上面的寺庙。

当初山峰与周围的地面可能是持平的,由于风沙导致水土的流失,山峰附近的地面越来越低,使得山峰更加突出,形成高不可攀的高度。

山峰与地面的距离虽然越来越大,上面的塔却早已建成,渐渐形成现在这种奇特的景观。

但这一切也只是猜测而已,并没有确实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奇特的景致到底如何形成,还有待专家们的考证。不管结果如何,都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鬼匠神工,这神奇的世界有太多的谜团等待去解决,但也正是这些未解之谜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新奇可爱。(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安奕小窝


河北山峰上的神秘古塔,是位于河北承德境内的双塔山。

双塔山顾名思义就是有两座山峰和两座塔。双塔山中的“山”不是我们大家想象中的那种巍峨的大山,而是两座只有几十米高度的小山。不过这两座小山的造型非常的特殊,普通的山都是上面细下面粗,而这两座小山却是下边细上边粗,看上去就像是把山体倒了过来一样。这种造型的山体类似于我们地理上所讲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山体的造型特殊,普通人不借助工具根本爬不上去。

双塔山最奇特的地方,就是在这两座山上分别有两个造型不同的佛塔。佛塔就竖立在山的最顶端位置,按照民间野史的记载,这两个佛塔在辽国时期就已经存在,最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从双塔山的造型来看,普通人想要空手爬到山上,也需要费很大的精力。建造佛塔需要很多的石料和木材,这些石料和木材都需要从山下运到山上,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将这些材料运到山上建造的呢?

按照清朝时期的资料记载,乾隆皇帝在路过双塔山的时候,对双塔山的秘密十分感兴趣。于是乾隆皇帝派人爬到了山顶上,人们从山顶了发现了香炉和古书,这说明在双塔山建造之后,曾经有人到塔中焚香祭拜,只是因为年代的久远,攀登双塔山的道路被毁坏掉了。而乾隆皇帝派人爬上双塔山,也说明双塔山并不是不能攀登,只是两座山比较陡峭,攀登的难度要比普通的小山更加的困难。

因为缺乏文献的记载,现在我们无法确定双塔山的具体建造年代和建造方法,关于双塔山建造过程的说法也比较的多。一种说法认为人们建造佛塔的时候,双塔山附近是一个小湖泊,双塔山的山体则是水中突出的两个小岛屿。我国古代一直都有在岛屿上建造佛塔的习惯,很多地方都经历过沧海桑田的变化,例如宋朝时期的八百里水泊梁山,现在就变成了一片片的农田。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双塔山的建造过程,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简单一些。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双塔山上建造佛塔的时候,两座小山的形状并不是现在这样,后来经过数百年的地质变化,双塔山才成为了现在的模样。当然也不排除双塔山本来就是这样的地形,我们的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将石料和木材运到了山峰顶上,最终建成了这样的一大奇观。实际上在双塔山上建造佛塔,远不如建造长城和金字塔的难度更高,我们人类既然能够建造长城和金字塔那样的世界奇观,自然也能从双塔山上建造佛塔。

笔者认为如果双塔山的外貌一直没有变化,那么古人在建造佛塔的时候,应该采用了一些简易的滑轮工具,将石料从山峰的底部运送到了山顶上。当石料被运送到山上后,工人们再通过绳索爬到山上,将佛塔最终建造完成。因为双塔山的高度并不高,所以在双塔山的佛塔建造完成后,一些人可以通过绳索爬到上面烧香祭拜,只是由于后来朝代更迭,攀爬的绳索消失不见,双塔山才留下了神秘的色彩。当然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猜想,至于双塔山建造的真相如何,还需要更多的考证。


历史总探长


距离河北承德市市区约14公里的双滦区境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奇山,名叫双塔山,是承德十大自然风景名胜之一。

这两座山,准确地说,是两根巨大的岩石柱子。它们从南到北拔地而起,依次排开,看起来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般并蒂而立。山峰陡峭如削,上丰下锐,形似宝塔,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错觉。

(双塔山)

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仰望这两座山峰时,经常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担心这种结构奇怪的山峰突然间崩塌,将自己埋葬于此。

这两座山异常险峻,陡直而立,形成了奇特险峻的外貌。纵使攀岩好手也无从攀登,让人望峰兴叹。经测定,北峰高约35米,直径约15米,周长为74米。南峰高30米,直径8米,周长34米。

更为奇特的是,两座高大的山峰上,还分别建有两座古塔。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两座古塔都已残破不堪。北边峰顶的古塔高约2 米,成圆锥形。南峰顶上的古塔坐北朝南,相对完整,高约5.2米,宽约2.5米。其下部可以清晰地看到高约2.2米的塔门。

两座塔均用青砖砌成,塔的四角还残存有方木,墙角上还挂有风铃。

(双塔峰上的古塔)

这样建在奇峰绝顶处的奇特古塔,全国仅此一例。本来这样的山,根本就没人爬得上去,为什么上面会有古塔呢?它究竟是什么塔?又是何人所建呢?

在清代的《钦定热河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双塔山在滦平县治北8里,距喀喇河屯行宫东北8里,大小二峰,矗立百余丈,如摹堵坡高下相亚,其一峰中开三孔,表里通明。”

《承德府志》记述:“双塔顶平宽可竟亩,东塔之巅有古庙,不详何人所建,已就倾圮,旁有小碑,镌王催二字。”

翻遍史料,都没能找到有关双塔的历史朝代记载,也找不到建造者为何人。

不过,文物工作者们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了双塔的秘密。

1966年,避暑山庄博物馆的馆长,从双塔山征集到一尊残石佛像。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详细记载了这块佛像的来历。

乾隆47年某夜,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双塔峰坠下一石佛,被距此不远的关帝庙住持悟真收藏,供奉于庙中。

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关帝庙被毁,在原址上修建了双塔山发电站。山上掉下的石佛像,被另一座小庙的和尚收藏供奉。

(契丹人画像)

文革初期,在轰轰烈烈的破四旧运动中,这座小庙也被摧毁。1966年,博物馆馆长在小庙旁的小沟里找到了被砸碎的佛像,从佛像的特征可以明显看出,这是辽代早期的遗物。从而基本断定,这两座古塔修建于辽代。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峰顶上震落下来几块青砖。

这些青砖有些呈长方形,长50厘米,宽25厘米。有些呈正方形,边长35厘米。通过比较,这些青砖背面都有六至七道粗沟纹,是典型的辽代砖,从而坐实了双峰上的古塔确实是辽代早期修建。

那么,契丹人为何要劳民伤财地将佛塔修建在高高的山峰上呢?有专家推测,这是辽人修建的墓塔。

众所周知,契丹人崇拜高山,他们将高山看作神山,认为人死后,就应该回归神山。他们的一些皇陵和祖庙,都修建在所谓的神山上面,这和南方的“悬棺”有某种相通之处。

契丹人在未建国之前,丧葬习俗十分奇怪。他们不是像汉人一样,让死者入土为安,往往将死者“置于山树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契丹人的“树葬”。

当契丹人看到如此雄伟陡峭又高耸的山峰时,肯定会对它万分崇敬,将墓塔修建在上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乾隆画像)

那么,能否在双塔中找到契丹人墓葬的证据呢?

据说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乾隆帝曾上去过。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乾隆55年,乾隆帝驻跸承德山庄,听闻双塔山上有灵芝。于是命热河总管构木为梯,攀上双塔山,发现一峰上有一小屋,屋内有“一几一香炉”,香炉边上有一双草鞋,供桌上有一本旧书。另一峰上“种韭二畦,塍畛方正如园圃之所筑,是决非人力之所到”。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乾隆帝既没有在山上找到所谓的灵芝,也没有在古塔中发现契丹人墓葬的蛛丝马迹。

那么,这样一座宏伟的工程,契丹人是如何完成的呢?

有人说,双塔山地区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双塔山是露出海面的孤岛,人们坐着船攀到岛上,修建了双塔。但这显然只能是传说,因为青砖的历史不过数千年,而承德地区是大海的时间,恐怕要追述到上亿年之前了。

还有人说,双塔山原是一道石墙,在墓塔修好后,由于强烈的地震活动,石墙大部分崩塌了,只剩下两根孤零零的巨大石柱。不过,如果是由于地震等变化导致石墙坍塌,那么,石柱上的双塔早就不存在了。

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在修建双塔时,契丹人以两座石柱互为支点,在石柱间架设木梯盘旋而上,直到峰顶,将所有的材料从木梯上运上去。

不过,这样的浩大工程,绝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能够办到的。因此,有人据此推测,双塔峰上埋葬的,应该是契丹皇族。

(参考资料:《钦定热河志》《辽史》等)


张生全精彩历史


答题者:理科男读历史。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附近有一个名叫“双塔山”的风景区,为何叫做双塔山呢?因为这两座山分别有一个神秘古塔。

《承德府志》上说“东塔之巅有古庙,不详何人所建”。纪晓岚编纂的《阅微草堂笔记》也记载“山庄之西有双塔峰”。

关于双塔峰还有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乾隆的,乾隆当时游玩到这里,发现了这两座山峰,就命人搭云梯,要上去一探究竟。

乾隆登上山顶后,看见有一个小屋,屋里有石头桌子、香炉、草鞋、旧书,外面还有两处韭菜畦。

当时他也没想什么,看到这些普通东西以为是一户人家的,就回去了。当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个老人问他在上顶看到了什么,乾隆如实回答,结果老人骂他有眼无珠,因为那些并不是普通东西,而是生云坛、登云靴、天书、灵芝草。

事后,乾隆命人重新搭建云梯,结果怎么搭也搭不成了。

第二个故事是说当时承德是一片海,岸上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王氏兄弟以及大哥的妻子。弟弟遭受排挤,离家出海,在海上发现两个石礁,石礁上分别有一个小庙。

弟弟看到其中一个小庙处有一个姑娘,于是就往前走,发现是自己的情人,两人惺惺相惜,就住在了这里。后来地壳变迁,石礁变成了山。而乾隆看到的那些东西,都是这一对小情侣曾经用过的东西。

以上只是故事,并不是真实的。

而双塔山上的两座塔,是谁建造,如何建造,何时建造的至今都是一个谜。

有人说双塔山是1300多年前契丹人建造的,因为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说到一块石片,而这个石片据推断是辽代以前的东西,所以塔的建造应该是辽代以前。

1998年的时候,曾搭建了一条从山底通往山顶的螺旋铁梯,后来因为会损害文物,所以拆除了,如今只能在远处观望。


理科男读历史


对于河北山峰上的这两座神秘古塔是如何建成的,确实无人能够清楚的解释。

如今,有诸多大大小小的世界未解之谜,即便采用先进的高科技也解释不了这些谜团。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河北的两座古塔,它们位于大家熟悉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十公里的地方。在这里屹立着两座孤零零的山峰,这两座山峰的顶端各有一座神秘的古塔,每座塔并不算太高,各有三层。从视觉上看,这两座塔似乎是采用古代的大块青石砖修建而成的,可以清晰的看到白色的砖缝分界线。在每层塔顶的四个棱角处都悬挂有疑似铃铛的东西,使整个塔看起来更加的精巧、灵动。

这两座塔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当地传说是1300年前由契丹人修剪的,但是并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于是,这两座塔的修建成了一个至今未解的谜团。如果放到现在,虽然两座塔坐落在两座孤立的山峰上,但凭借现在的高科技设备,在峰顶修剪两座这样的塔并非难事。但如果是在一千多年前,状况则大有不同,别说在峰顶修剪两座塔,就是上到两座孤峰的顶端,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针对修建这两座塔的谜团,专家也做过一些研究,但并未发现比较明显可以确认的依据。只是根据探究蛛丝马迹做出了一些简单的猜想。也有人猜测,这两座塔是经过自然风化后形成的。但根据两座塔现有的特征来看,很明显人工修建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风化不可能那么精细。不过,迄今为止,仍然无人知晓是由谁修建的,具体修建于什么时候。

对于此类古建筑,多数依据来自于当时的书面记载,如果没有史料可查,要对其有比较明确的了解便很难,毕竟猜测也需要依据。

大家觉得这两座塔是如何修建的呢?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河北山峰上的神秘古塔有两个,分别座落在山顶的两个峰顶上,因此这座山就被命名为双塔山。

双塔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离承德避暑山庄也不是很远,这座山最有名的地方就是顶峰那两个神秘古塔,到底是如何建造,何人建造,为何建造?

双塔山的双塔之谜

关于这两座塔有个传说,说是在古代的时候,此处曾经是一片汪洋,水把山都淹没了,一直淹到山上这两个凸出的峰顶。当时塔建在这两座峰上,后来水没了就成了如今的样子。这个传说显然是不可信,因为承德这个地方在殷周时期就已经有人在此生活,在承德东面约150千米的村子里还出土过西周的铜器。从这一点来看,承德曾经是汪洋大海的说法不成立。

双塔山上面那两座双塔,如今大家普遍都认为是建于辽代,而且还有人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这两座塔并非观赏用,而是某人的坟墓。但这些都只是推论,因为塔里可供参考的文物已经丢失,很难再考证。

双塔山上这两座塔并非没人上去过,1998年对双塔山景区进行开发的时候曾修建了通往顶塔的螺旋梯,但是因为发生了文物失窃后就把旋梯给拆除了。我们看现在双塔的照片可以发现,这两座塔的新旧程度是不一样的。

新的那座塔很明显是青砖白缝,看上去就像是刚建不久的样子,或者是重新进行翻修过;旧的那座基本上就要散了,周围还用三道铁条给箍紧,铁条看上去也是锈迹斑斑,应该有一些年份了,这铁条要是断了墙体估计也就散了。

双塔山上的这两座塔其实也不算有多神秘,如果那里真的是墓地那就好理解了。我们看看悬棺,这么高难度的工程都要做到,古人在丧葬风俗上总是会做出一些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的事出来。

那么这两座塔在当时是如何建造?我认为难度真的不大,起码比悬棺要简单。在那个时候可以搭架子、或者是采用攀爬的方法都可以上去。承托这两座塔的峰顶离山顶地面有40米左右,古代最高的城墙大概有20米左右,如果把古代攻城的云梯改装一下,也是可以用来登顶的。

结束语

双塔山是承德的名山之一,那里风景秀丽,山水奇特,大家有机会可以去那里游玩。至于峰顶的那两个塔,我们也可以当它是未解之谜吧,这样也可以给旅途增加一些神秘感。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