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德州市寧津縣支行成功堵截一"古幣拍賣"詐騙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騙子有術也有限。日前,農行寧津縣支行廣場分理處利用豐富的防"詐"經驗,成功為一老年客戶堵截一起謊稱鉅額拍賣需要繳納保證金為由的網絡電信詐騙案。

農行德州市寧津縣支行成功堵截一

圖片源於網絡


2020年3月12日12時10分,一對老年夫婦來到農行寧津廣場分理處,說給別人匯款3000元,因不會操作ATM設備,所以來到櫃檯辦理。

因是老年客戶,本著為消費者負責、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精神,櫃員張明明按照日常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規範,詢問為什麼打錢,給誰打錢?是不是和對方進行電話聯繫?對方是不是陌生人?

老人一聽問了這麼多問題,有點不耐煩,表示自己如果會操作自助機具的話,就不在櫃面辦理了。

老人的異常情緒更加增強了張明明的警戒心。於是還是耐心地跟客戶交流,終於,老人說了實話。

原來,有人聲稱拍賣老人的古錢幣,說是價值在100萬元,對方要求先匯3000元保證金。

張明明聽到後立即斷定這是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於是提醒老人小心上當,切勿給陌生人匯款,並呼叫大堂經理和運營主管一起來做工作。

大家向老人詳細介紹近年來電信詐騙的典型案例以及詐騙的主要手法。但是老人似乎是被100萬的鉅額拍賣"拍暈了","鐵了心"堅持要匯款,甚至聲稱如果被騙就認栽。

在穩住老人的同時,大家稱為其查詢一下對方的基本情況。此時,對方又給老人打了電話,張明明立即代老人接電話,電話中對方還在指導如何在自助設備上操作。隨即張明明以客戶子女的身份,向其索要對方的單位賬戶,電話對方不給還聲稱卡號是拍賣公司財務人員的,肯定沒有問題,直到警告對方要報警,對方立馬把電話掛掉了。

於是,大堂經理和保安一同勸解客戶要提高警惕,給客戶解釋如果是正規的渠道的話是不需要繳納保證金的,而且正規渠道的話也不是往個人名下匯款,而是往公司賬戶匯款。至此,這對老年夫婦才終於恍然大悟,對工作人員及時幫助避免損失表示萬分感謝。

後瞭解得知,該老年客戶在微信上加了一個自稱古錢幣鑑定之類的"好友","好友"看了老人的幾枚古銅錢,聲稱可以高價拍賣回收,但需要繳納3000元保證金。

通訊員:宮玉河 王培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