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躍捷新聞理論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來源《精研學習網》

在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0.1  複習筆記

【知識框架】

雷躍捷新聞理論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重點難點歸納】

一、信息傳播活動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1口頭傳播

(1)典型例證:古希臘的神話傳說。(荷馬史詩以藝人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播而流傳至今)

(2)有關生存條件的信息是傳播活動的基本內容。

2印刷術的發明在傳播史和其它領域內帶來的巨大變革

(1)擴大信息傳播的時空範圍。

(2)帶來文化的普及。

(3)印刷術本身作為科學的力量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動力之一。

3現代報刊在現代社會的角色定位

(1)報刊“是把個人同國家和整個世界聯繫起來的有聲的紐帶,自由的出版物是變物質鬥爭為精神鬥爭,而且是把鬥爭的粗糙物質形式理想化的獲得體現的文化”。(馬克思)

(2)“報刊是作為社會輿論的紙幣流通的。”

(3)報刊是人民參政議政的重要工具。

(4)一種現實的或時代的精神交往媒介。

4衛星、光纖通信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結合

衛星、光纖通信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結合引起的信息革命,對各國在內政、外交、軍事上的主權及其控制和實施的權力提出挑戰。

(1)政治方面:信息技術急劇增大國際事務的透明度,從而使國家政府的傳統權力明顯減弱。

(2)經濟方面:世界經濟從工業化階段進入信息化階段(信息經濟)。

信息經濟的特點:

①信息的貯存量和流動週轉量呈幾何級數增長。

②在信息經濟中,科學技術含量或所佔比重不斷增加。

③信息產業的發展促使就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

(3)軍事方面:先進的遙感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以及間諜衛星,使得某些國家能看到別國境內的任何露天目標,現今地理邊界的重要性面臨著無形侵襲的威脅。

(4)文化方面:信息革命步伐加快,傳統的時空觀念已被打破。

二、信息與新聞的關係

1信息含義

(1)對信息的解釋

①日本出版的《現代用語基礎知識》:信息是生活主體同外部客體之間有關情況的消息。

②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信息這個名稱的內容是我們對外界進行調節並使我們的調節為外界所瞭解時而與外界交換來的東西。

③信息論的奠基者、美國著名數學家申農:凡是在一種情況下能減少不確定性的任何事物都稱為信息。

④傳播學家威爾伯·施拉姆:信息是一種傳播材料。

⑤1994年4月15日我國的《信息週報》: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特徵,它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人們的認識與思維過程之中。

(2)信息的特點

①信息的基本特點

a.信息來源於物質,但又不是物質本身。

b.就其性質劃分,信息可以分為自然信息和社會信息。

②信息的共同特徵

包括:客觀性、共享性、轉化性、無限性、傳遞性、度量性、存儲性、再生性、壓縮性、利用性等。

2新聞是一種具備新聞特性的信息

(1)信息是屬概念,新聞是種概念,新聞由信息衍化而來。

(2)新聞具備一般信息所不強調甚至是所不具備的特點。(例如真實性的要求)

(3)新聞和信息都具有客觀性的特徵,但二者所具有的客觀屬性有差異。

三、新聞學的研究對象及內容

新聞學(廣義新聞學)的分類

1理論新聞學

主要研究新聞的本質特徵和新聞傳播活動的基本規律,探討和揭示新聞事業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社會功能和特點,它的工作原則、方法和一般規律。

2歷史新聞學

主要研究中外新聞事業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以及中外新聞界名人史。

3應用新聞學

主要研究新聞業務方面的應用知識。它探討新聞採、寫、編、攝、錄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規律。

四、新聞學的歷史演變

1西方新聞傳播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西方國家的新聞界有關新聞理論方面的專著不多。

①對新聞學的研究重“術”輕“學”,重微觀輕宏觀。

②二十世紀20年代有李普曼的《輿論學》和約斯特的《新聞學原理》。

(2)二十世紀40年代開始,西方新聞學研究領域異軍突起,大眾傳播學誕生於美國。

①二十世紀50年代,美國報刊自由委員會編寫《報刊的四種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