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瘦鵑不作“春秋”自有道理《上海報》

周瘦鵑不作“春秋”自有道理《上海報》/ 1938

周瘦鵑先生肖像

《申報》復刊,內部職員,一仍其舊;惟“春秋”與“自由談”編輯,均已改動。“春秋”由張叔通先生擔任編輯,叔通系張蘊和先生之介弟,精書法,尤擅丹青,在民念一二時,曾一度編輯該報本埠增刊。其時該刊文稿,新舊各派兼收,亦備受讀者的歡迎,至少三年,仍改任本埠新聞編輯。

據聞周瘦鵑先生,自復刊後,改任編輯兒童專刊,每逢星期日在“自由談”地位刊出,其所採用文稿,比前愈益精彩,可見瘦鵑專心於兒童樂園的灌溉,而於讀者兒童的裨益,實非淺鮮也。

周瘦鵑不作“春秋”自有道理《上海報》/ 1938

《申報·自由談》

周先生不編“春秋”的原故,確由於其不勝煩劇之關係,蓋投遞該刊的文稿,每日約有五六十封之多,而所用僅五六篇,若以每日閱看來稿的時間而論,非一二小時不辦,足徵擔任編輯者之清苦也。且周先生於前年其次公子當君逝世後,悲痛逾恆,是以精神上大受刺激,其身體之健康,不無相當之影響,所以年來對於著作方面,在外間各種出版物上,亦不大看見周先生的大作。且八一三後,周先生在蘇之住宅,亦遭兵燹之殃,聞所受之損失,亦頗浩大,誠無妄之災也。

筆者曾於日前在友人處會面周先生,見其精神較前稍形委頓。據云自戰事發生後,與程小青先生等避難皖省某處,回滬僅三四月雲。

《上海報》1938.10.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