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柴:提升品牌价值 打造百年常柴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是1994年由常州柴油机厂通过股份制改制创建的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于1994年和1996年先后发行了A股和B股,目前总股本为5.61亿股。常柴是全国农机行业及常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连续多年获得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是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之一。常柴至今已累计生产、销售柴油机3000多万台,并曾先后出口到7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开创自行设计单缸机之先河

常柴的前身企业厚生制造机器厂创建于1913年,是中国最早的内燃机专业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国机械工业中有影响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早在1929年,厚生厂生产的8马力和27马力柴油机在西湖博览会上就首获金奖,由此开始了常柴人振兴民族工业、培育民族品牌的征程。常柴在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我国首批自行设计制造的单缸机——S195柴油机,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四十多年旺销不衰的辉煌历史。

多年的创业和发展,使常柴在振兴民族工业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产品与品牌的内涵,成为全国小柴行业中产品品种全、功率覆盖面广、质量优、知名度高、主导产品均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1995年,“常柴”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国内生产资料类商品中第一块驰名商标;2005年,常柴牌单缸柴油机荣获首批“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此外,“常柴”商标还在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尼、南非、泰国等40多个国家取得商标注册权。

首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多年来,常柴坚持以“质量第一”作为立厂之本,从一个地方国营小厂成长为同时拥有A、B股的国家大型上市公司,以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高发展创造的杰出成绩,奠定了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头羊地位。1978年,常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为首批全国推行TQC(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从此拉开了开展规范化质量管理的帷幕。

由于有科学规范的质量体系作保证,常柴牌S195单缸柴油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分别于1980年、1982年、1988年三次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1983年常柴获得了“国家质量管理奖”,这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块质量管理奖牌之一, 1988年卫冕“国家质量管理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常柴注重发挥抓质量、抓管理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并积极促进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TS16949汽车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拥有行业一流自主研发能力

常柴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装备,近年来,先后从国外引进了高压气冲造型线,15吨中频感应电炉、冷芯盒制芯机、真空直读光谱仪等先进设备,建成了水平无箱造型线,以及KW 静压造型线、制芯中心等生产线,有效提高了铸件精度和经济性能,使铸造工艺技术装备和质量检测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常柴的单缸机制造水平领先同行企业,拥有先进的装配生产线及环形试车线。近年来,常柴通过加大技术改造,逐渐形成了可生产多个品种的柔性生产线,并建成了能符合国际标准的发电机组生产线,其中风冷机和汽油机的共线生产技术为国内首创。常柴的多缸机基地项目一期、二期工程,主要生产高技术含量的车用和产业机械用多缸机,可达到年产30万台的生产能力。多缸机智能车间被评为首批“江苏示范智能车间”。

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使常柴的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跃上新台阶,1996年11月,常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挂牌,这是行业内第一家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1999年12月,全国内燃机行业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常柴。目前,常柴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博士在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多名,科研、技术实力雄厚。技术中心还和众多知名大专院校、科研所常年保持良好的合作,技术储备充足。

近几年,常柴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战略,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研发费用和技改的投入,企业研发费用及技改投入每年都在1亿元以上,常柴开发的产品性能、可靠性、环保排放、质量等方面领先于国内同行,而且通过技术创新,申报了多项国家专利。

开拓海外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

常柴在不断做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瞄准海外市场,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拓展国际外贸业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常柴凭借高质量、高品质,就一次性出口395柴油机1750台,打入孟加拉市场。常柴取得自营出口权后,先后将产品出口到78个国家、地区,年创汇2000万美元。长期以来,常柴始终坚持抓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出口创汇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几年,常柴外贸销售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外贸出口年增长速度超过30%。苏经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