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造成现在养老难?

6711095903096


养老难不是现在才难的,应该是什么年代都难吧。

什么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老了,还有是又老还有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还没钱,这样的粟子,农村何其多。

别说儿女不孝顺,七老八十多岁的人了,儿女也是五六十多岁的年纪,儿女的家要帮扶,有余钱剩米的不是很多,就算有心有力在床前尽孝,可钱呢?多数老人病重了,只好选择在家等死,“老人归老路”,这是农村老人口边常说的话。

秋哥和冬大嫂,生了儿女一大群,一共有九个,养大了七个,最小的就叫老九,儿女大了像莆公英的种子,四处飘散成家了,她和老公住在老九在村里修的房子里,儿女聚齐是极少的事,不要说留在身边了,不过,钱还是经常给的。

两个老人吃穿不愁,六、七十岁身体好时种田种菜,也赶场打打小牌,可意外防不胜防,秋哥在一个冬天的晚上,起床去上厕所,一头栽倒在地上,就这么走了,留下冬大嫂一个人独守老城。(我们那儿一个人在家叫守老城)

秋哥走后,冬大嫂老了好多,走路都提不起精神,儿女也想接她一起住,她脾气不是那么好,在城里住得不顺心,总觉得还是住在老家好。

湖南虽不是北方,但冬天却是入骨的冷,不经常下雪,那些有霜的天气,那些有冻雨的日子,冷的手脚不知往何处安放。

冬大嫂就是在一个寒冷冬夜里死的,她一个人在家,实在是太冷了,晚上她把身子俯在煤炉子上烤火,昏昏沉沉的睡着了,这一睡着就永远的睡了,等人发现时肚子都烧穿了 ,肠子流了一地。

是隔壁的香姑妈给她去送芋头才发现的,那情形惨不忍睹,肚子那一块烧通了,她是把棉衣解开扣子趴着烤火的,放在口袋里的钱中间没烧透,像一个圆饼卷在一起,还有几千块。

平时也是健康的人,自己还种了菜,头天香姑妈还在她家一起烤火聊天,香姑妈说:家里有洗好的芋头,不记得带了,明天给你你送点来。

香姑妈吃了早饭,提着芋头到她家时,冬大嫂家里的门关着,她隔着玻璃窗,看到屋里热烟滚滚,赶紧叫来跃叔把门砸开,穿过滚滚的烟雾,这才发现冬大嫂已经被烧死了。

冬大嫂离世时的惨剧,不是疾病,不是贫穷,是没人陪伴。

农村老人,身体健康,有吃有穿还有零用钱用,是会很满足的。

冬大嫂的死属于意外,千百万人中也未必有一个,儿女成群却不得善终,这折射出了老年人的老年,该何处安放才是合适的呢?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而又寿命很长的老人,儿女又没时间照顾,那就更加艰难了。

深究其原因,养老难最主要是没人陪护,而且农村的老人很穷。

儿女生活压力大是主要的,房贷车贷子女上学成家,哪个儿女有多余的时间去陪伴老人?前几年在网上看到的:父亲病危,儿子请了几天丧假赶回去,送父亲最后一程,可假期快到了,父亲却还没死,儿子边哭边对父亲说:你到底死不死啊,我没假了,我们可怜父亲,养大的儿子这么不孝,巴不得他死快点,这养育儿女还有意义么?

为人之子,但凡有点办法,只要是个人,是不会对父亲说这种话的,可儿女们要为生活奔波,没有能力守在床前尽孝,这也就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由来。

老了难,年纪大了病就多了,病了更难,真正的老大难,有钱的老人病了去医院,儿女照顾不过来还可以去养老院,农村的老人一个月才一百元的养老金,病了老了多数都是坐等天收,没有几个老人,舍得让儿女倾家荡产为自己续命的。


一柱一弦


我们都6O岁了,该退休了。退休工资一点点,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其他就不奢求了。只图身体健康,不给儿女添麻烦,不给社添负担。我们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是在困苦中成长起来的,经历了文革时期,没读什么书,一辈子靠苦力维持生活,退休后,到农村去养猪种地自耕自食,自娱自乐。我们又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为了生活远走他乡打工谋生,工资不高,房价又高实在是不比我们富裕,依靠不了,我只愿儿女平平安安,样样顺心。


用户61470184314


现在开始退休养老的人,基本都是六十年代生人。这个年代的人都有着难以言说的痛楚,读书的时候赶上了文革,荒废了学业。

工作的时候,又赶上了企业改制,由于没有文化而被迫下岗。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一般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

下岗之后,由于没有技术,没有文化,也只能干一些粗活,拿点微薄的工资,也就够日常生活,也攒不下什么钱。

我刚进入城市打工的时候,就租住在一个下岗工人的家里。他的房子本来就很小,一家三口,住一个卧室,另一个卧室出租,用来补贴家用。

男主人50岁左右,企业破产,买断工龄,下岗在家,由于没什么特长,就在楼下摆了个修理自行车摊,靠修理自行车为生。儿子好像是初中,看起来很瘦小,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

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很是拮据,清汤寡水,连肉都不舍得吃。让人看了心里很难受。通过和他们聊天,这个城市像他们这样的人太多了,有的甚至还不如他们。时代造就了他们这批人,又残酷地抛弃了他们。

退休后,退休工资也都不高,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还不能生病,真生什么大病,还真的可能会陷入绝境。

子女吧,也都刚参加工作,收入也不高,有时候可能还需要父母补贴。所以也无法依靠子女去过上好一点的养老生活。

现在人均寿命在延长。老人们都活到八九十岁,由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子女可能要照顾4个老人,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果老人卧床的话,几个子女轮流照顾,都会有一些力不从心,更何况是一个子女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为什么每个人都感觉到养老是这么的难?


南公子


用你那颗没有完全死亡脑细胞的脑袋去想一想,一个久病床上的老人。需要几个人才能照顾过来?吃喝拉撒白天晚上护理。一个独生子能吃得消吗?如果要是父母同时倒下。那就更不要说了,有人说雇保姆,那是有钱人家说的话。50,六零起退职工,工资低,有几个能雇得起保姆的。这些问题谁考虑过?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步入老年化了。谁来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来买单?独生子女没有三头六臂。


黑米86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独生子女进入平常家庭,发展到现在,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第一,一对夫妻养育四个老人,甚至六个八个的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员流动太大。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远离家乡,空巢老人成了空巢村的主人,在广大山区、贫困地区比比皆是。

第三,养老院太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寿命也大大延长,中国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现在的养老院满足不了老人的需要。

第四,养老机制亟待完善。有的老人有能力养老,比如退休干部职工;有的没能力养老,比如广大农民,怎么办?

当然,民生一直是党中央关心关注的头等大事,老有所养的问题也一定会早日解决!






辉县李合生


不是孩子不管。是孩子也没有能力管!如今都是自身难保!种地!养殖!加工厂!开个小饭店什么的。太难干了!这是结了婚的。没有结婚的就是打工!交往相亲!哪有钱!物价太高了!上有老,下有还没结婚的孩子!不给老人看病是不孝。不给孩子买房娶不上老婆!这是五六十的难处!七老八十的不敢看病要求什么,拖一天是一天,带病挣钱给孙子买房。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是下了班还跑会滴滴什么的。打个钟点工,给老人看病,给自己攒彩礼钱和房钱!也有给自己攒养老钱的趋势!结了婚的,也是给孩子挣学费!别说免费。那辅导班不要钱?现在的女人有几个不比?不败家?不给钱花,给的少了就找情人了!(女人真的被惯坏了)老人也都看在眼里!问问七老八十的五六十的三十多四十多的看的到明天的希望?未来的社会真的令人堪忧!


生气啦2


要我说造成现在养老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点:

一是之前的 " 独生子女政策 ",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快,一对夫妻难以赡养照顾好四位年老体弱的父母双亲,实属力不从心!

二是现在城乡差别依然大,导致农民既无退休制度,又无钱参加城乡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虽有对60岁以上老年农民发给1至2百元生活补贴,但根本不足老年农民老有所养。

三是由于接轨西方文化,加上近数十年来的 " 金钱致上、利益最大化 " 价值取向深入人心,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敬老传统美德逐步淡化,随之养儿防老观念也渐行渐远。

所以现在的儿女不仅少有与父母长辈同屋居住,而且老年父母生活起居和病残照顾也失去之前的常态化;更有无良无德之辈视年迈父母为累赘负担!他们只顾自己尽情享乐,却不顾父母长辈艰难度日;有的儿女不仅对父母生活起居和住房不闻不问,而且定额的生活费也是爱给不给;更有对父母恶言相向,让父母有苦难言、痛不欲生!

四是公益性社会化养老尚存不足,而且养老机构收费高让一般平民百姓望而却步。更有民办养老机构以营利为目的甚至利益最大化,导致养老金少和无老养金的老年农民无力入住。


周广容zgr


养老还是自己靠谱!

都说养儿防老,但是儿女有时会被女婿或者儿媳妇牵制,不能完成养老任务。我觉得年龄大了的老人要有以下打算。

1.儿女结婚时,自己不必在经济上支援太多,帮儿女买房买车要在自己经济允许下帮忙。如果房子是全款,建议谁买的写谁名字,不要写儿女的名字,更不能写儿媳妇或者女婿的名字,如果他们不养老,你可以卖掉房子来养老,不必给他们面子。彩礼和嫁妆可以支援一些。

2.有孩子后,如果你还有工作不建议辞职照顾月子和孩子,因为你老了他们不会辞职照顾你,要让儿女主动让你辞职带孩子。那么这时就要讲清楚,你老了以后,儿媳和女婿都要有养老的义务,不能让他们牵制了你儿女对你的孝顺。很多家庭因为带孩子的问题,两代人闹翻。带孩子的时候不要倒贴钱,买奶粉和尿不湿是小两口的事情,你不要掺和。

3.尽量不和儿女一家住一起,不要把儿女一家的家务当自己的事情,天天做饭洗衣服,当然儿女开口可以帮忙,不然吃力不讨好。

4.孩子上学后,不要主动要求接送孩子,除非儿女特别要求,不要让儿女觉得你是保姆。雪中送碳会被感激,锦上添花会被应该。

5.不要给儿女家庭大量的经济补贴,更不要掺和他们家事。自己一定要经济独立,防止儿女不养老。如果他们不养老,你的财产全部捐出。


洛阳川


养老是当今社会最敏感的话题,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国家对老人们的关爱和关心。

养老难的现状

人们都有老的时候,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由于人们的思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变化,人们就业难,钱难挣,导致家庭负担重,养老人难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六七年代出生的人们,家里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居多,目前,独生子女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上学,就业都需要家人们负担,一般的工薪阶层的三口之家,每个月的收入能够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孩子的补习,生活起居,家人的一天三餐,人情往份等等诸多因素都是制约着老人们的养老后顾之忧。

一个家庭有老人的,孩子们都是有负担的,老两口如果身体好还能帮帮孩子,有收入的还能补贴孩子的生活费用,孩子的工作,家庭的负担,一天总是忙碌着,那么老人们就要理解尽量不牵扯孩子,能自理的都是自己来解决。这部分老人没有负担,对于养老都是没有后顾之忧,即使孩子没时间照顾,如果身体不好,其中有个身体好的,就能有一个人照顾另一方,能在家养着就不用去养老院养老。当今多数老人们都是能动弹还是自己居家养老,不能动弹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城里养老和农村的区别

城里的老人们条件要好于农村老人,城里老人们多数有退休金,到老了孩子没时间,有资本去敬老院养老,农村的老人们去敬老院养老就要有很多困难,一是资金不足,孩子也不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把自己的父母送到敬老院。二是农村老人去敬老院养老必须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所称的五保户,一般的农村养老都是集中到一个乡镇或者是县级城市里。这种养老方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出资来对这些老人养老。

不管怎样,人都是要老的,国家对老人们的养老优抚政策很亲民,人性化,老人们都是社会关爱和关心的重点对象,老人们的养老问题会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在和谐的大家庭里人人关爱老人,人人关心老人,让老人们活的开心!生活快乐!


丰硕缘野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已步入40.岁,

上有老,下有小。

非国企,非公务员。

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

收入一般,糊口而已。

双方父母,普通人,退休金微薄,住房为老旧小区,不值钱。

老人年龄大了,身体状态不好。

一个老人住院,就要有人请假照。

两个老人住院,就分身乏术。

很多特效药,还是自费。

请护工太贵,一天300左右,承担不起。

累,太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