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最近A股市場以5G、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股行情火爆,基建概念成為A股市場新一輪追逐熱點。3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表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無疑又為市場注入了強心劑。那麼何為“新基建”?面對如此火爆熱點,“新基建”還能走多遠?我們該如何投資?

“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一、 何為“新基建”?

“新基建”題材可分為狹義新基建(重創新)和廣義新基建(補短板)兩類。

狹義新基建,指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為核心領域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這也是通常提到“新基建”大家所能聯想到的幾大領域。從政策文件、專項債細分項目、發改委批覆情況等方面梳理,包含的具體行業主要有:

“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廣義新基建,包括了“狹義新基建”以及存量規模相對大部分傳統基建行業較小、未來增量空間較大的領域,也就是所謂的“補短板”領域,通常為某傳統基建領域的新興細分子行業,主要有:

“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另外狹義與廣義“新基建”除分佈在傳統的基建三大行業外,其自身與上下游還廣泛涉及了製造業(如高端設備製造)、信息軟件技術服務業(如電子信息產業園)、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如高校、醫院建設和醫養結合項目)、文化體育娛樂業(如文旅產業配套設施、市民娛樂場所建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


二、 “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最近大盤表現非常搶眼,不管海外市場如何跌宕,A股市場的韌性越來越強,截至3月5日收盤,大盤站上了3071.68點。受利好刺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題(根據央視的報道,新基建涉及七大領域的諸多產業鏈,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大幅走高。

我們來分析一下“新基建”還能走多遠,首先我們先看看“新基建”概念走強的原因:

(1)“新基建”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此次疫情防控期間,數字經濟撐起了一片天,從遠程辦公到在線課堂,從線上消費平臺到無人商店,從無人機掃碼到使命必達的物流戰場,從智能護理、送藥機器人到遠程醫療等等,新產業新模式緩解了疫情的影響,增強了中國經濟的抗衝擊能力。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支撐。這些既是基礎設施,又是新興產業,一頭連著巨大投資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用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的話說,就是“以新興產業為動力源,‘消費升級+硬核科技’將成為貫穿未來長期的價格主線,並將持續向資本市場映射”。

“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2)“新基建”符合政策導向。“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3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那麼,“新基建”概念還能走多遠呢,風格什麼時候會切換呢?

我們認為我們應該關注後市風格切換可能的信號與契機。

具體以下幾點信號:

1、更加明確的寬信用政策落地,流動性全面放鬆,推動貨幣信用雙寬,類似 14年底情形,金融地產等板塊帶動指數性行情,具體指標可跟蹤 30個 大中城市房貸利率下降數與上升數之差、財政赤字預算、LPR 降幅;

2、貨幣環境收緊,寬貨幣環境終結或監管層有意降溫,“新基建”概念股受衝擊較大,市場風格切向低估值防禦型板塊;

3、疫情形勢出現明顯好轉,海內外基本面重回正軌,國內經濟數據底部確認,市場資金面出現分歧,出現景氣度更高的替代板塊。

從現階段還看,還未見到風格切換的信號。


三、主線是什麼?

當前指數順利突破此前高位3058點,從市場上漲的邏輯上看,主要是有資金推動的。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抓住“新基建”的3條主線:

1、5G建設。

5G建設是整個新基建的核心基礎,因為接下來的萬物互聯都需要5G這個基礎架構來支撐,它是信息傳輸的管道,每年運營商3000億到4000億的投資,投的就是更高速、更安全、反應更加快速的信息傳輸管道。

“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2、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

流量的爆發性增長,預期到2025年,個人使用的月均無線流量是現在的5到7倍,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行業將大大受益,在未來5到10年預計有非常穩固的發展。

3、物聯網建設。

5到10年之後物聯網會滲透到各行各業,最終形成萬物互聯。從接入端的角度來看,物聯網設備一定會超過現在的消費電子在全球是10億的量級,達到百億甚至千億的量級,所以是機會非常多的行業。

綜上所述: 市場連續上漲,受利好刺激的新基建主題走強,而在眾多細分行業中,哪些子行業和個股才是核心題材?我們覺得5G建設、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物聯網建設者三條主線成長機會更大,建議投資者重點研究和關注,尋找板塊調整之後的投資機會。

重要提示:本文內容僅為投資顧問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文中個股均基於公開資料梳理,不作為推薦,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股票歷史走勢也不能代表未來趨勢。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李國軍 S1440610120284

“新基建”還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