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勢行功心解》釋義(一)

《十三勢行功心解》又有稱之為《王宗嶽先生行功論》或稱為《打手要言》。有人認為它是武禹襄所作,又有人認為是陳微明改編前人之文而成的。不過它不是王宗嶽所作則應予肯定。究是何人原作,或經後人多次增刪成文則應由武術史家繼續探索,不宜憑空定論。不過它總是前人從運動實踐中得出的心得體會,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的理論總結,文章比較鬆散,而條理性、邏輯性都不強,似是學習心得體會的筆記;但全文對指導太極拳走架、推手都極有價值,學習太極拳的人應該好好研讀。

讀經典 |《十三勢行功心解》釋義(一)

解日,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練太極拳時要集中精神意識。當你有意識使內氣貫足時,不可輕浮,必須注意松靜沉著。這樣才能做到氣斂入骨。以這樣的氣勢做動作,必須做到連貫,招滿式圓、勁力順達。長久地這樣練習,臨場交手時技法的運用才可以隨心所欲。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沉著松淨,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行功過程,要提起精神,才不會呆滯,而顯出輕靈機敏,這就要求“頂頭懸”。動作時精神狀態要隨攻防意識的不同而轉換其氣勢,行功過程才會有圓活的自我感受,練拳的情趣就更濃了。這就是要領所謂的“變轉虛實",都必須做到。臨敵交手時,要保持沉著冷靜的放鬆心理狀態,而在發勁打人時要專注一個方向——尋找對方失勢的所在而發放;發勁時須用勁松沉,無論是走架或推手對敵,都必須保持中正安舒的身型;動作要舒展,面面俱到,如八面支撐,無一疏漏。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原注:氣遍身軀之謂)。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免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若江河。

行功時氣遍身軀,任何微細的地方都貫滿動作必須的意、氣和內勁。這樣日久鍛鍊,調動起來的內勁如千錘百煉的鋼,無堅不克。運動時身型似在空中俯衝而下撲抓兔子的鷂魔那麼輕靈而精神集中;神態有如捕鼠的貓那樣小心機敏。招式動作完成時如佔嶽一樣穩重而肅穆,動作過程則似水流漣,輕柔不斷。

讀經典 |《十三勢行功心解》釋義(一)

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

行功時勁力含蓄如拉滿弦的弓;發勁時就如離弦的箭那樣迅猛。四肢的形態曲如圓弧,勁力的表現蓄而後發,從弧形的圓曲中取得直線的效果。勁要從腰脊發出,步法要與身法紫密地配合。

某一動作看似結束了,但動作並不停頓,勁力並未斷絕,而是連貫著下一個動作。動作開展時勁力卷蓄,動作收合時勁力發放,這就是太極拳的特點所在——蓄而後發,斷而復連。走架過程中,動作手法上的來去常有摺疊,並不是直來直往的;而進退的步法上必須照顧到重心的轉換,做到虛實分清。這樣,整體的動作就必然有“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摺疊效果。

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

招式練得極其柔韌然後達至極堅剛的程度,剛自柔生。運動時要注意呼吸自然順遂,呼吸與動作配合起來,那就有了靈活的基礎。練拳需要靜心養氣,不可輕薄氣浮。勁力亦要含蓄,不可外露。發勁時要留有一定的迴旋餘地。因而傳送勁力的肢體都保持微曲,不完全直盡,適可而止。

心為令,氣為旗,腰為蠢,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續密矣。

無論走架、推手或臨敵應變,動作起來都是以心意為司令,氣勢領先,如大軍的軍旗、有所統帥。而腰如部隊的戰旗,主宰動作的走向。這就是說練太極拳必須以心意為令,意到氣到,氣到勁隨。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稱為內三合,也是所有內家拳法的共同特點。

初練太極拳時,應先把架子練寬大,肢體功架開展些,把基礎打好,把身體練好,不一定追求連貫、勁力等內在的東西。這個階段是講求外形動作的完美。進一步提高,要達到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目的,必須使精氣神合一,由內及外。這就叫做“緊湊”。

內外兼修,動作功架紮實、定型,臨敵又可伺機變化,這樣就可以達到高級的境界。歷來誤解者以為把架子練得小了,直至練到“有圈之意,無圈之形",叫做“緊湊”。“緊湊”並不是“縮狹”,而是內外合一,勢勢相連,周身協調,臨敵時令對手無隙可尋,無機可乘的意思。所以“先求開展,後求緊湊”是指示人們學習要循序漸進,並不是指練拳的人到後來都必須把架子緊縮起來,"從大圈練到無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