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最关注|卢林:科学食补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代表最关注|卢林:科学食补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代表最关注|卢林:科学食补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全国人大代表

卢林

今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从法律层面为保护野生动物打下了坚实基础。

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在严格遵循法律的同时,改变国人饮食上的价值观,辩证看待食补,不食用野生动物,将是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事实上,国人追逐野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与没有辩证看待中医典籍的“药食同源”有很大关系,是食补文化走向极端的表现。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神农本草经》把常用的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黄帝内经》对于食物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但是,一定要辩证地看待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有必要把中医进行现代化改造,剔除糟粕,提取真正有用的精华部分。比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伏翼”就是蝙蝠;比如果子狸,被有些中医典籍认定有“补肾壮阳”功效,是粤菜“龙虎汤”里面的主力食材。而这两种动物就被广泛认为是“新冠肺炎”和“非典”疫情传播的起源。

从营养角度看,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差别微乎其微,食用野生动物,既不能延年益寿,也不能青春永驻,反而会传染疾病给人类。我们一定要大力宣传正确的食补观念,辩证地看待食补,提倡新的健康饮食观念,从而真正从健康意识中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检察日报 郭树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