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国11月CPI同比4.5%,前值3.8%;
中国11月PPI同比-1.4%,前值-1.6%。
点评:
总体上,CPI打破了维系7个月的“食品升、非食品降”格局,转变为“食品、非食品同升”。11月,CPI食品同比+19.1%(涨幅比10月扩大3.6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3.72%(影响程度扩大0.67个百分点);非食品同比+1.0%(涨幅比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0.77%(影响程度扩大0.07个百分点)。综合起来,CPI同比=3.72%+0.77%≈4.5%。
具体看食品项:
①11月CPI猪肉同比上涨110.2%,涨幅比10月(101.3%)小幅走高。110.2%处于怎样的水平?与其他口径横向比较,11月中国畜牧业协会监测的22个省市猪肉平均价50.4元,同比涨幅144.4%;农业部监测的猪肉平均批发价47.0元,同比涨幅146.3%。CPI猪肉价格反映了大约75%的高频价格,效度(有效性)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②11月CPI猪肉影响CPI同比上涨2.64%,影响程度比10月(2.43%)扩大0.21个百分点,对CPI同比涨幅的贡献率在60%左右。反推可得到,11月CPI猪肉同比权重=2.64%/110.2%=2.40%,较10月保持不变。关于权重的问题,我们在下文还将详细介绍。
③将其他食品按“跟涨”与否划分为两类。跟涨品种——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和鸡蛋价格涨幅在11.8%—25.7%之间,合计影响CPI上涨应该超过10月(0.41%);非跟涨品种——鲜果下降6.8%,鲜菜上涨3.9%,合计影响CPI下降0.03%。可见,跟涨品种“紧盯”猪肉价格变动,呈现环比放缓、同比续涨的走势,物价扩散现象继续加大CPI总体涨幅。
关于CPI未来走势,我们讨论3个核心问题:
①猪价走势:仍将高位运行一段时间,但难以大幅上涨。
11月猪价回调,源于猪肉消费下跌对价格的制约开始显现。据新发地统计,目前白条猪日均成交量为1000多头,而往年同期的日均成交量高达近2000头。高价位之下,猪肉消费下跌幅度非常明显,直接导致高价猪肉“卖不动”进而价格调整。未来,在猪肉消费的“低天花板”下,市场或呈现“缺猪不缺肉”的局面,猪肉价格难以大幅上涨,12-明年1月在节日需求支持下或仍将高位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总体进入下行通道。
②猪肉权重:同比权重2020年3月以后将持续提高,但与同比涨幅回落相对冲。
近期,关于猪肉权重是否有人为调整,国家统计局解释称,“权重在月度之间确实有变化,权重变化是根据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在整个支出中的比重作为权重的,没有进行人为调整”,并具体举例说,“比如算9月CPI猪肉同比权重,是用上年9月猪肉消费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作为权重;算9月CPI猪肉环比权重,是用8月猪肉消费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作为权重”。
我们近似用猪肉价格代替猪肉消费支出占比(价格变动远大于数量变动),对上述说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同比权重方面,当期猪肉价格与滞后12个月的CPI猪肉同比权重基本一致。(2)环比权重方面,当期猪肉价格与滞后1个月的CPI猪肉环比权重基本一致。
由此,“人为调整”的浮云消散,可以更客观地看待CPI权重的月度变化。2019年6-10月CPI猪肉同比权重从2.13%上行至2.40%,实际上是由于2018年6-10月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的消费支出占比上升;往后看,2020年3月以后CPI猪肉同比权重将持续提高,尤其是8月以后,同比权重或“破3向5”。
好在,同比权重提高与同比涨幅回落可以相互“抵消”。这不难理解:今年猪价较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明年同比权重较高,另一方面=在高基数作用下、明年同比涨幅往往较低。正是这个原因,过去我们经常观察到CPI猪肉的同比权重与同比涨幅“反向”变化,在不清楚其背后统计原理的情况下,就容易误解权重在跟随涨幅做调整,以降低单一分项的影响。
③预测方法:环比法理论上更准确,但实际上误差更大,现阶段更推荐使用同比法。
另外,简单讨论下方法论。就CPI预测而言,主要分“环比法”与“同比法”两大门派。环比法的传统优势在于“近月预测”,即过去11个月环比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预测当月同比只要补充一个当月环比即可。过去,根据季节性来估计当月环比也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但现阶段,猪肉价格完全搅乱了季节性,取而代之成为CPI的“锚”,我们也有必要重新评估两种方法的预测误差。
按照“高频猪价-CPI猪价-CPI”的顺序进行预测,误差主要来自两处:
(1)从高频猪价推测CPI猪价的可靠性。选择两个最常见的高频猪价“22个省市猪肉平均价”与“猪肉平均批发价”对CPI猪价进行拟合,可以看到,无论环比或同比,CPI猪价总能反映超过7成的高频猪价变动;但同比的可靠性高于环比。
(2)基于权重计算CPI猪价对CPI总体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解读稿,可以反推出来CPI同比权重与环比权重。可以看到,环比权重的月度波动较大,2019年以来波动率达到0.5%,远高于同比权重0.15%。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环比权重本身如此,更可能是统计局解读环比数据时“四舍五入”较大,导致我们无法真正获得环比权重的准确值,给回测与预测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考虑到这两点,建议现阶段更多使用同比法,或者两种方法互检,以提高“近月预测”的准确性。
综上,基于前文对猪价走势的判断,预计2020年CPI前高后低,全年高点在2月附近(5.0%左右),下半年虽然同比权重提升至3%-5%,但不改变CPI在4%以下逐渐回落。
关于PPI未来走势,我们也提供2个判断:
①国际油价同比“深跌修复”驱动PPI止跌回升。
11月布伦特原油价格从60美元上涨至63美元,WTI从54美元上涨至57美元,虽然上涨幅度不大,但由于基数终于掉入“低水位区”(去年11月,布伦特从近5年来的最高点80美元下跌至64美元,此后维持在64美元中枢波动),同比涨幅“深跌修复”:布伦特同比从-25.7%大幅收窄至-1.8%,WTI同比-23.7%转正至1.0%。
这一“转折性”变化给通胀数据带来双重影响。
(1)CPI方面,11月CPI结构打破了维系7个月之久的“食品升、非食品降”,转变成“食品、非食品同升”,正是因为油价同比反弹使得“交通和通信”价格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跌幅扩大,转变成收窄0.7个百分点。
(2)PPI方面,11月PPI下跌1.4%,也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跌幅扩大,转变成收窄0.2个百分点。看主要行业,石油产业链的上游价格改善最明显,一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行业PPI同比下降11.2%,较10月收窄6.7个百分点;二是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分行业PPI同比下降9.9%,较10月收窄2.1个百分点。而黑色价格降幅收窄较少,化工降幅仍在扩大,但这些行业也有望滞后改善,带动PPI止跌回升。
②PPI止跌回升可能推动库存周期转换。
我们在周报《年底了,要不要“折腾”?》中,对中美库存周期进行过对比。美国作为一个消费大国(GDP构成中个人消费支出占比68%),库存周期主要由“消费需求”拉动,所以库存周期变动呈现“教科书般”地从下游至上游的传导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消费品库存变动领先于资本品库存,零售商库存变动也领先于制造商库存。作为消费的价格表征变量——CPI对美国库存周期有较好的解释力。
与美国不同,中国作为一个生产大国(GDP构成中投资占比45%,个人消费占比仅39%),库存周期主要由“投资需求”拉动,所以回顾历史上6次补库存中,哪些行业对库存增速的贡献率最高?答案是除IT、汽车以外,石油、化工、黑色、有色、设备制造、运输制造业等中上游制造业是历次补库存的主要力量。因此,作为生产的价格表征变量——PPI对中国库存周期有更强的解释力。
综上,PPI在2020年将止跌回升,但回升力度不大,均值在0.1%左右,高于2019年-0.3%。相对应地,库存周期存在见底回升的风险,但回升力度可能也不大, 建议跟踪IT、汽车以及重点中上游制造业行业的量价变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招商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招商证券认为可靠,但招商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招商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
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招商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閱讀更多 尹睿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