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怎樣才算成長了呢?

落風物語


人到底怎麼樣才算成長呢?

我認為人成長的標準不能按年齡的大小來算。只有經歷過讓自己銘刻於心的事情之後才能成長起來。

在零三年的時候我二姐因病去世了,在那之前從來沒親身經歷過生死的我們,突然間感到了那種生離死別的痛。也讓我頭一次感到人的生命竟然是如此的脆弱,也更加懂得了親情是如此珍貴。

再後來自己來城市裡工作,有時候因為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會有很多的不如意。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這個社會就是由我們每一個人組成的,要學會包容和忍耐,同時也要多吸取一些人身上的優點,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起來,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所以說一個人的成長是生活中所有的經歷堆積起來的,只有經歷過才能成長!



從月落到黃昏


在我認為,我覺得一個人成長很大部分跟自己的家庭氛圍,家庭環境有關!

一般來說,農村的孩子早當家,能過早體會做父母的辛苦和勞累!

對於我來說,記憶裡我家裡有幹不完的農活,爸媽有做不完的事,每天起早摸黑,就下地裡幹活,面朝黃土背朝天,皮膚曬得黝黑黝黑,從那刻起,我感覺父母為了我們上學,為了家庭有多麼累,多麼不容易。

那時我學會幫爸媽洗碗掃地,洗衣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會即使吵架也會讓著弟弟,學會獨立生活。慢慢地,我慢慢學會幹農活,插秧,拔草選煙,打捆……對菸葉種植整個過程都非常熟悉,暑假基本上是忙碌農活,我們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我們知道,父母比我們更累,和更辛苦,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得成長,也許這才是成長吧!




紫陌蕪影


從小我的媽媽就告訴我,女孩子一定要學會善良。不能說樣樣都出色,最起碼要拿起什麼都會什麼也不差。小時候太貪玩了,調皮,所以,書也沒讀好!最終長大以後只能找一個鄉下的做老公。現如今兩個人過得還好,兩個兒子也挺聰慧,健康。關鍵老公的性格太懦弱了沒有擔當。所以造成兩個人脾氣不和,意見不同。再加上公婆插手。導致快要窒息與失敗共存亡的婚姻……


用戶5708777707848穆


該哭的時候,學會笑了。

遇到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卻有當頭一棒的感覺。

明明還想和媽媽撒撒嬌,卻硬生生忍住了,只是淡淡地抱抱她,對她微笑。

以前說過的夢想,終於成了蠢話,連聊天提起來都會覺得羞恥。

不能再不管不顧地談戀愛了,物質條件要提一提了。

小時候面對父母的驕傲,成了現在深深的可笑。

喜好厭惡不再分明瞭,總算能從顯示出發了。再也不會無緣無故得罪人了,學會忍了。

嘴角的微笑越來越多了,內心卻越來越無奈。

喜歡的學會剋制,厭惡的也學會剋制了。

大概,這便是成長。


兜兜轉轉926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成長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但是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一樣,那麼我可以通過我自己的經歷來給大家分享下。

我小時候都是生活在農村,從小是一個留守兒童,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外出打工,很少管我,小時候很不理解為什麼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在家陪孩子,而我的爸爸媽媽卻不在家,從而導致我和父母的關係沒有和爺爺奶奶的關係那麼好,這也讓我長大以後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我知道,爸媽也不是說不想陪在自己孩子身邊,他也想留在孩子身旁陪伴他長大,被而是生活所迫。

那麼我可能有過這些經歷,我的成長方式可能會比較獨立些,比較不一樣,從讀書就知道父母賺錢不容易,有時也會勤工儉學,到了實習的時候也不會亂用錢。那麼我自己認為我是在 從小家庭生活的成長下,在實習瞭解到社會的真與假下,我覺得我自己成長了。


小王講聊天


成長的標準有:能獨立自主,承擔責任,孝敬父母,與人互助協作都能融洽,行動力很強等。

  方法有:

  1、先嚐試自己多做抉擇,因為一個人的獨立,首先是思想的獨立。你一定要先嚐試從小事的小決定做起,不要總想著做大事,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2、多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家務勞動、自已的事情儘量自已做。慢慢責任心、耐心就會練出來,這也是獨立的標誌。這樣可培養獨立做事的能力,也能孝敬父母(習勞知感恩)。

  3、多幫忙別人做點事。這樣能培養合作的能力,一個不善與人協作的人是不能在社會上立足的。

  4、做錯事要敢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勇於改正,最好不犯同樣的錯誤。

  5、能立即行動,而不等待明天,更不依靠別人。如果你坐著,每個人都推不了你,獨立自主的人都是自己將自己推出去的,趕快行動吧!

  成長沒有靜止的標準,不是說你長到十八歲就長大了,這是身體的長大,心理可需要一輩子的磨礪。長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像人上樓梯,每上一階,就上升一個境界,直至登上樓頂,也就是人生成熟或終了,說實話有人一輩子也沒長大。獨立自主、孝敬父母、做家務、立即行動、幫人忙等等,你能說我只做一次就長大了嗎


情感小陌影


成長,就像一棵苗一樣,每天都比昨天進步,雖然是潛滋暗長,一天天看不出來什麼變化,但是隔了一段時間,你會看出它的不同。

成長,就是每天比之前好一點點,進步一點點。

不管走的路是一帆風順,還是走了彎路,我們都在走過的路上學到了東西。

一路走來,也慢慢明白活著的意義,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也明白該怎樣好好地活著。

我們從懵懂跨進成人的世界,工作,感情,親人,朋友,我們在這個圈子裡,慢慢變得不再任性,慢慢變得學會體恤別人,慢慢變得遊刃有餘。

不管曾經怎麼樣折騰,不管曾經做了什麼錯事,只要從經歷中吸取了教訓,在思考裡看明白了為什麼摔跤,不再同一個地方摔跤,也是一種成長。

有的人活了半輩子未必就成長了。

依然不理智,不成熟的愛情觀,不負責的生活態度。

成長從來不是以年齡而論的。

有的人在結婚以後就停止了成長,養尊處優,不再進取,慢慢地把自己的世界活的又窄又黴。

成長就是看盡這個世界的好奇,把所有的經歷,把未知的東西,轉化成自己前行的養料,從最初的小心翼翼,慢慢變成從容淡定。


願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直不停步。


花岸讀書


以前在網上看過一句話:“人在一生中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自己再怎麼努力,有些事情終究還是讓人無能為力;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我們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拼勁全力去爭取的時候!”如果你目前無法從隻言片語中感悟出什麼,那你還只是個看客而已

身體上的成長只需要物質給予,可心靈上的成長需要向死而生。很多讓人瞬間成長起來的事何嘗不是蓄謀已久呢?有些事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倍感深刻,例如常常說有些人出現在你生命裡,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那麼這一課你是否真的明白一些什麼,你更多的是對這個人心生抱怨還是心懷感激,其實都與這個人無關,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怎麼看怎麼對待這件事。莫泊桑說: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成長就不賴。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成為自律的人,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成為自閉的人。如果說從小就一帆風順的人是成長,那麼飽經風霜的人就是長成。就像崔健的一首歌:現實像個石頭,精神像個蛋,石頭雖然堅硬,可蛋才是生命。與其說成長,倒不如說是成長的代價。


活著你好


沒有在抖音裡笑死就是成長。



用戶2590089999033661


《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有個小人物,騎棍子的傻子,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進出大院的孩子們只要喊一聲“古倫木”,必有一聲“歐巴”的回應

然而,當畫面變成現實的蒼白,人到中年在北京兜圈的中年男子們對車窗外的驚鴻一瞥,車裡的氣氛陡然興奮起來

“古倫木 ,古倫木,古倫木”

不管你多興奮,喊得多熱烈

回應卻兜頭一盆涼水澆醒你

那已不是哥幾個的北京

那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鏡頭拉開

他們的車揚長而去

像不像你上學時每天路過的小賣部

也許它已經消失了很久

但是終有一天你發現它消失了

猛然明白時間已過了那麼久

你也

再不是年少的那個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