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毛遂”如何?

李纪闻/文

做一次“毛遂”如何?

毛遂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人物。

毛遂自荐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当时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挑来挑去也没找到更满意的,这时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随着历史的演变,毛遂自荐就成了历史典故,它表现为只要自己有才学,自己推荐自己也是一条可行之路。数千年来,毛遂自荐的故事奖励了许许多多的人推荐自己,最后走向成功。

本人不才,虽然不敢说自荐就一定可以走向成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凭着我几十年新闻文化工作积累的经验和资源,绝对可以帮助到在新闻宣传和文化等方面有需求的单位或个人。

做一次“毛遂”如何?

本人原名李圣杰,笔名:李纪闻、李凡和学海等,一个从事新闻文化工作三十多年的老记者,作家协会会员。

从事新闻工作前,是中学教师,教过初中、高中语文和历史,还兼职过音乐老师,吹、拉、弹、唱都懂一点,但都不精,只是一个爱好。

写作,起初是爱好,后来进入新闻单位工作后,就成为专职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上海一家儿童文学杂志发表小小说《清清溪流》以来,就一发不可收,三十年来,先后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各类体裁的作品上百万字。

做一次“毛遂”如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作过电视连续剧《人间自有真情在》(上、下集),由江西电视台电视剧部拍摄,先后在江西电视台四频道和十三频道以及中央电视台二台播出,获得过当年的“优秀电视剧”节目。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写书,撰写并出版了社会类书籍《城市乡村的变迁》和《一个医学专家的梦》;营销类书籍《从零点到百万》、《成功谋略》、《营销兵法》等;由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直销文化,并著书立说,为中国的营销业发展做出了些许贡献,2015年,以“中国最早研究直销文化并传播直销文化的人”的身份被编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影响中国直销100人》一书。

做一次“毛遂”如何?


做一次“毛遂”如何?

从2019年开始,凭借多年的记者工作积累下来的社会阅历和对世事的感慨见解,仿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当代聊斋》,这是一部以鬼神之口话当代世事的长篇,全部大概20万字,分5篇,各篇均为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之间从人物到事件的发生发展,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形成一个《当代聊斋》整体。分五篇:《鬼眼睛》、《枯井》、《乱山岗》、《修修的故事》和《禁城》。目前第一篇《鬼眼睛》已经完成了1—14章。其余各篇均在创作和构思之中。

本人还从事电视剧和电影剧本创作,2019年,创作军事题材电影《热血忠魂》和微电影《我是退伍兵》。

由于从事新闻文化工作三十多年,本人在新闻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资源,为有宣传需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物美价廉”的社会推广和服务,有水平、资源、经验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保障。现在依旧担任中国访谈网总编辑、中国新媒体信息网副总编,同时还担任了广州市羊城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理事长。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我十分认同的人生观点,我想:如果某些企业需求文宣顾问;如果某些大中院校(包括民办院校)需要写作和文学理论方面的教师;如果某些需要出版自传的人等,我可以为他们所用。

做一次“毛遂”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自荐似乎是一件十分难为情的事情,对于饱受中国做人要“谦虚、内敛”等传统文化的熏陶,许多人都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为人处世准则,做到“才不外露”,因而埋没了许许多多的“可造之才”。这是不对的。假如当年毛遂不自荐,那他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门人”。

所以,本人认为,有才就要亮出来,更要使出来,就是没有成功,也无愧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