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候区锦城社区“蓉城同心·侨之家” “三个强化”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武候区锦城社区“蓉城同心·侨之家” “三个强化”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共有8个小区,均为有物业管理小区,居民共8747户,侨界居民75人,其中80%以上都是外来购房户。为应对返蓉人员、侨界居民增多的形势,武侯区锦城社区“蓉城同心·侨之家”通过“三个强化”,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强化资源整合确保防控体系“高标准”

一是强化物业互联。社区党委牵头与物业共同研究制定防控方案,形成工作合力,织密“防控网”。坚持“高标准”管理,社区“蓉城同心·侨之家”工作人员督促物业公司充分发挥主体责任,按要求配备防疫物资,落实防控措施。同时对辖区内所有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仅保留1个出入口,由物业配齐力量,侨界志愿者积极参与,对门岗实行出入必检的“24小时”全天候值守。针对返蓉的侨界居民单独建立台账,便于后期服务和管理。二是强化校社互动。结合辖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多的优势,利用校园班级群开展“日报告”,每日早晚各1次,通过“报名接龙工具”掌握学生家庭旅居史、返蓉情况、身体状况等信息。同时,利用班级群定期发布返蓉注意事项,便于社区内居住的师生后期复工复学。

三是强化信息互通。加强与簇桥卫生服务中心、簇桥派出所等驻区单位和辖区药房信息对接,依托派出所“一标三实”数据库,梳理人口基数。根据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记录和药房销售记录,梳理感冒、发热等症状患者,针对性开展摸排。对于有接触史、发热史的侨界居民指定专人进行服务,让身处海外的家人更加安心。

二、强化宣传引导把牢思想认识“大前提”

一是做实疫情防控宣传。通过设立宣传点、新媒体发布、上门宣传和“锦聚侨心”微信群,积极宣传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普及科学防控知识。结合使用“灵析”数据平台收集信息的契机,点对点发布宣传资料9600余人次,同时实现侨界群众的全覆盖。二是凝聚疫情防控共识。在充分征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锦城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公约》要求居民做好自我约束,不得瞒报、漏报旅居史和身体状况,鼓励侨界居民对家人和身边邻居进行监督。同时,将履行公约情况与“最美侨界家庭”等评选挂钩,进一步发动侨界力量参与疫情防控。

三是形成疫情防控合力。充分发挥业委会、小区党支部作用,广泛动员党员、侨界居民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每天至少有30余名侨界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入户排查、门岗监督、数据统计等相关工作。

三、强化以人为本实现服务水平“上台阶”

一是当好保姆暖民心。在小区门岗处设立快递临时存放点,积极协调益民菜市开展“隔日达”配送,对接成都邮政“蓉E递”、欧尚超市“淘鲜达”等线上平台,通过“无接触式”投递,将菜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送达存放点,让居民“宅”在家里就能解决日常购物需求,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流通。成立“锦城疫买团”,发动志愿者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代买代送,实现“隔离不出门、服务送上门”。二是当好保镖增信心。动员心理咨询专业的侨界志愿者成立“锦城心理保镖团”,每三日与居家隔离观察特别是独自隔离人员进行沟通,开展心理疏导,消除负面情绪,增强共度时艰的信心。三是当好保安强决心

。在8个小区分别设立点位,由物业公司共同协助社区分批次办理“临时出入证”7000余户,覆盖80%居民,留(返)蓉家庭实现100%,在全部小区实现“凭证出入”,邀请部分侨界志愿者参与每日巡查小区物业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同时,积极协调簇桥卫生服务中心,为符合条件的新返蓉复工居民办理健康证,保障他们放心复工。

供稿:成都市委统战部侨事处、武侯区委统战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