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廣東消防4名女將、7位女家屬獲消防救援局表彰

我們周圍除了消防“藍朋友”,還有一群消防“藍玫瑰”。她們出現在消防檢查的現場,也出現在科普教育的前沿。近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佈《關於表彰2019年度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女幹部(職工)女消防員(文員)和女家屬的通報》,我省4名消防女將和7位女家屬榜上有名。

其中,獲獎的4名消防女將分別是省消防救援總隊法制與社會消防工作處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趙悠霖、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隊港口大隊政治教導員嚴珊、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張黎黎和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組織幹部科二級助理員張洪虹。

這幾朵“藍玫瑰”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入“紅門”十餘載

她們是工作中的“完美主義者”

“我們一定要守土盡責,千萬不可麻痺大意,實現在隊人員零感染就是我們的底線。”嚴珊在消防隊伍已經17年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第一時間帶頭研究細化疾病預防、應急處置等應對措施,嚴格落實營區封閉式管理。

疫情來襲,出警歸隊的防疫洗消、消防員體溫測試、營區消毒清潔、防疫物資儲備等工作重複繁瑣,但她從不懈怠,常常到中隊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及時幫助大家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

【“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廣東消防4名女將、7位女家屬獲消防救援局表彰

左一為嚴珊。


嚴珊的丈夫劉毅豪是中山市中醫院的一名醫生。疫情來臨,他也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現在還不是團聚的時候,我和丈夫都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嚴珊說。

今年是張黎黎加入消防隊伍的第14年。一路來,她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是同事眼中的“追求工作完美主義者”。

【“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廣東消防4名女將、7位女家屬獲消防救援局表彰

右一為張黎黎。


在任職期間,她所負責的軍轉退休工作實現“零滯留”、消防院校選拔年年出成績、幹部檔案核查和數據系統維護“零錯漏”。

2018年下半年,面對改革轉隸期間的新舊政策更替、幹部工作出現的新問題,張黎黎主動對接,搭建機關和基層的溝通橋樑,為大家答疑解惑,傳遞組織溫暖,當好政策的執行者、宣傳者。

在班子考核、幹部選拔任用等工作中,她堅持原則、科學評價,參與開創珠海特色的幹部雙選、機關基層雙向互選、崗位分類考核等一系列幹部工作新方法。另外,她還是一本“活字典”,對各類工作數據爛熟於心、對每名幹部情況瞭如指掌,數據臺賬一口清。


硬核“跨界”

她們為消防隊伍注入新活力

張洪虹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編導專業。聽起來和消防工作不搭調的她,正是用自己的專業為消防隊伍帶了新活力。

【“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廣東消防4名女將、7位女家屬獲消防救援局表彰

張洪虹。


在2019年國慶安保期間的“文藝輕騎隊”下基層活動中,張洪虹在20天裡奔走於南粵大地,行程兩千多公里,帶領文藝隊為全省14個基層單位數百名消防員帶去了歡聲笑語。

最近,為了緩解疫情期間消防員的心理壓力,她組織“加速平板支撐接力”和“深夜食堂”活動進行調劑,同時將戰“疫”一線正能量的故事實時通過視頻、圖片、講述等手段展現給大家,激發隊伍的戰鬥力。

和她一樣,趙悠霖也是一位“跨界”高手。

趙悠霖是暨南大學國際法專業的碩士,已經取得國家司法職業資格的她,選擇加入消防隊伍。

【“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廣東消防4名女將、7位女家屬獲消防救援局表彰

左一為趙悠霖。


防疫期間,醫療機構臨時存儲了大量消毒藥劑,消防安全工作成為很多場所關注的話題。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談不上正確回應社會熱點”,趙悠霖通過多方調研,掌握一手資料後,聯合省衛健委制定了《疫情期間醫療機構常用消毒藥劑儲存消防安全指引》,為安全抗“疫”提供了標準的指引。

負責全省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工作的她,還熱心為每一名群眾提供諮詢答疑回覆。“每消除一處隱患,就會減少一次火災悲劇。”她認真跟蹤每一起投訴舉報辦理情況,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已累計辦理508宗,降低了社會火災風險。

同時,她還積極指導省消防協會加強對全省消防設施檢測維保單位、消防產品生產企業的服務工作,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消防安全技術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