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直以來,火鍋都是很多人的“心頭好”,聚會時如果擔心小夥伴們挑食,火鍋總是個不易出錯的選擇。可能是為了順應火鍋愛好者的需求,冒菜和麻辣燙這兩種“單人低配版”火鍋就橫空出世,並迅速風靡大江南北。不過同為“辣湯煮菜”,這兩種美食有什麼區別呢?

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十三格格》裡慈禧太后最愛的菊花火鍋。圖/電視劇《十三格格》

01 冒菜:火鍋的“平價替代”

川渝人的生命裡不能沒有火鍋,冒菜也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成都,冒菜是大排檔裡的熱門菜品。

夜幕降臨,坐在大排檔的小凳子上,躲在排擋的擋風布之後,守著老闆的一口湯鍋,看著肉、海鮮、豆腐、青菜、菌菇、粉絲先後在小竹簍和湯料中上上下下幾個來回。當老闆問:“重辣、微辣、不辣?”的時候,食客就知道即將迎來熱乎乎的味覺盛宴。

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又辣又香。圖/網絡

精心調製的獨家香料,是店家吸引回頭客的關鍵。冒菜的湯料以多種動物骨頭為主材,輔以純動植物綠色調味品,方能做到麻不刺喉、辣不上火。

有人說“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其實這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吃光是對冒菜的尊重。圖/網絡

川渝人吃火鍋的標配是香油碟,配著香油可以中和火鍋的麻辣刺激;至於冒菜,“民間”私傳最為講究的吃法是,在小碟中放置辣椒粉等調料,將鍋裡燙好的菜在幹碟裡輕輕一蘸。送進嘴裡的一瞬間,香辣俱全,不幹不膩,豈不美哉?

02 麻辣燙:長在東北的四川味道

最近,用牛奶做麻辣燙成功地在網絡上俘獲了一大批“饞蟲”,就知道宅家的日子有多少人想念麻辣燙了。

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四川樂山牛華的“麻辣燙”。圖/網絡

傳說中,四川“麻辣燙”的起源是樂山牛華的“麻辣燙”,這個是要帶著籤子吃的。如今,最廣為人知的麻辣燙,反而是起源於東北、遍佈全國的——張亮麻辣燙、楊國福麻辣燙。

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麻辣燙的挑選櫃。圖/圖/網絡

麻辣燙的食材展示櫃裡,各種素菜、葷菜能串的就串成串,不能的就放在盆裡,顧客選,選好後交由店家烹煮,再加入各種調料、湯料,一碗“麻辣燙”就做好了。

或許是吃火鍋涮肉的口味就不同,麻辣燙調味時就出現了與冒菜的區別:調料加麻醬。芝麻醬的量,是由顧客自己決定的,多點香,少點也不缺乏風味。喜歡吃辣的就再來點小米椒、喜歡吃酸的就來點老陳醋,解辣爽口。

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麻辣拌裡最好吃的是啥?土豆嘛!吃起來又香又脆。圖/網絡

東北人對麻辣的創新,除了“燙”,還有“拌”,夏天吃麻辣燙是最爽的,來一盤撫順麻辣拌也一樣爽口。

和麻辣燙原料相似,但麻辣拌是沒有湯水的。食材煮過後瀝乾水分,加鹽、陳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勻後食用,改良過的甜酸口味,充分滿足了無法吃辣的人想吃麻辣燙的願望。如果一盤不夠,就再加個燒餅,解辣又頂餓

所以,冒菜是不數籤籤,可能蘸幹碟;麻辣燙是選時可能有籤籤,做好後沒簽籤,調味加麻醬。你都記下了嗎?

同樣是“水煮+辣湯”,四川冒菜和東北麻辣燙到底有什麼區別?

串串香也是接近火鍋的燉煮形式。圖/網絡

如果我們不能組隊去成都,吃一頓正宗的四川紅油火鍋,也別因孤單而沮喪。畢竟我們還有冒菜和麻辣燙啊,蘸不蘸幹碟隨你,加不加麻醬也隨你。吃東西能這麼隨心所欲,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你更愛吃冒菜還是麻辣燙呢?

文丨斯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