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涉水,终于目睹了鹏程第一峰


深圳大鹏湾最高峰就是梧桐山。 最早记述梧桐山名的是明朝的《广东通志·卷十三·舆地志一·山川·东莞县》,当时深圳属东莞县管辖,书中有:"又南七十里曰梧桐山(其木多梧桐)"的描述。此书为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黄佐所著,比康熙二十七年《新安县志》(公元1688年)早127年,比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王崇熙编纂的《新安县志》早了258年。由此可见:梧桐山的名字来源于"其木多梧桐"。也就是说,梧桐山的名称是因为山上多梧桐树。

梧桐山自西南向东北渐次崛起。在其主要山背线上,分布着三大主峰(海拔分别为692米/706米/944米)。在此远望,西可俯瞰深圳市区,南与香港大雾山(海拔958米)对峙,向东南远眺,烟波浩淼的大鹏湾海面及美丽的大鹏半岛尽收眼底。

梧桐山是国内少有的邻近市区[1] 、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景观以其"稀"、"秀"、"幽"、"旷"为显著特征,其中"梧桐烟云"被深圳市政府评为深圳新八景之一。

风景区所属的梧桐山主峰海拔943.7米,为深圳第一高峰, 雄伟的山势与变幻莫测的云雾刚柔相济、与广瀚的大鹏湾山海辉映;山里溪涧幽邃、植物茂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庇护地和资源库之一。

梧桐山是天然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林地面积1933.3公顷,依次有规律地分成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

据调查显示,梧桐山分布的天然植被有维管束植物233科764属1376种,其中有刺桫椤、穗花杉、白桂木、土沉香、粘木等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有24目64科19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蟒蛇、鸢、赤腹鹰、褐翅鸦鹃、穿山甲、小灵猫等。

梧桐山风景区分布有各类野生植物240科,1419种,其中苔藓植物42科86种,蕨类植物30科109种,裸子植物5科9种,被子植物163科1219种;根据用途对资源植物进行分类,梧桐山风景区有各类资源植物968种,其中药用植物359种,油脂植物150种,蜜源植物114种,材用植物42种,还有大量的食用、园林绿化等资源植物,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桫椤,二级保护的红皮油茶、大苞白山茶、野茶树,三级保护的穗花杉、白桂木、粘木等珍稀濒危植物。


梧桐山是"深圳河"的发祥地,梧桐山山高林密,主峰山泉汇入天池。天池水顺着山谷而下形成了壮观瀑布群,春雨时一泻百米,声如洪钟,激起千层浪,散出万束雾花,异常美丽。天池水注入龙潭底有一小洞,内藏珍贵的金尾娃娃鱼和山龟。

有个小哥在梧桐山上尽情的大声歌唱,弹这吉他仿佛召唤整个大深圳



龙潭水流至龙珠山汇集八条谷渠水而成深圳河,风水先生称此地为:"九龙戏珠"的风水宝地。梧桐山上有一块试剑石和磨剑石,比苏州虎丘的试剑石大20倍有余。其下一片情人树,由九棵古树古藤盘缠而成,树下一把仙人椅。瀑布、奇石、古树、翠竹、奇景、绝景,令人叹为观止。

进过辛苦的攀爬,当爬到主峰,鹏程第一高峰未免要留下一张来之不易的影像,可惜的时上面人山人海,全是人........

挤上山峰的人群在尽情的远眺大海,远眺整个大深圳

根据深府【1993】66号文、市政府第38号令,划定风景区管理范围为31.82平方公里。风景区自1987年开始筹建,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区,1999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了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此规划将风景区分为主入口景区、凤谷鸣琴景区、梧桐烟云景区、碧梧栖凤景区、生态保护区、封山育林区、东湖公园景区、仙湖植物园景区八大景区。[1]

梧桐山风景区自1987年开始筹建,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区,2009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广东省第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梧桐山位于整个梧桐山风景区的南麓,北靠仙湖植物园景区、凤谷鸣琴景区、梧桐烟云景区,南临罗沙公路,西与莲塘东片区相接,东与碧梧栖凤景区相连,面积约4.56平方公里。

规划将该区作为风景区主入口。并建设一个以体育活动设施为主要内容,又具有园林特色的供广大市民开展健身活动的仙桐体育公园,该项目正在实施中;该区还包括完善景区内的配套服务、管理设施。[3]

有梧桐山主峰--大梧桐、泰山涧等特色风景资源。大梧桐海拔943.7米(一说973.7米),为鹏城第一峰,宜登高望远。登山道--泰山涧的总路程为4511米。植被繁茂,沟谷幽深,形成复杂而优越的小气候。

因邻近海边,上升的气流形成变幻莫测的云雾,游客在此对全景一览无余,时而云雾从脚下飘然而过,予人以神妙新奇之感。泰山涧由14条山涧小溪汇集而成,与马水涧相似均蕴藏丰富的水质资源和植物资源。

"一涧自流云"因山势变化多形成潭、流泉、叠泉、滚泉等水系景观,游览特色为登高、远眺、探幽取胜。为了不破坏梧桐群峰的轮廓线,在大梧桐山顶不宜建设过多人工建筑物。规划在峰顶设置一观景平台,做到既不破坏原有山峰的形体,又能为游人提供理想的观景点。由于植被丰富,梧桐山顶常常云雾缭绕,因此又有"雾锁梧桐"的称呼


梧桐山地区植物物种丰富,约占广东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的百分之七十五。[3] 而该景区保持有大片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了维护这一地区自然植被的自然演替,供植物科研、植物科考及科普教育之用,规划拟划定以西坑为中心的480公顷地区作为生态保护区。该景区遵循严格保护尽量少开发的原则,保持有从西坑通达大梧桐顶的登山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