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怎么样?

D9565


高考第一志愿与您共同探讨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是一个高分考生看不上、低分考生考不上的二本大学。为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上海电力大学是一个专业实力一般般、就业质量还不错的大学,招生是执行本科第二批的控制线,实际录取的分数基本要超过一本分数线,虽然各省的实际情况会有一些区别,但是基本都差不多。

一、电力系统的特殊背景

上海电力大学在发展历史过程中,与国家电网等电力部门企业渊源关系比较深,至今其毕业生仍然仍然在享受这一特殊背景的带来的福利。

上海电力大学最早创办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阶段,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本科层次办学。1994年,电力部决定对部属高校体制进行改革,决定自1995年起,上海电力学院进入华东电力集团。由华东电力集团参与管理,实行部、电力集团共同领导,以电力集团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一阶段也使学校与华东地区的国家电网系统关系更加紧密。

2000年学校划归上海市管理。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上海电力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二、其实并不算高的专业水平

上海电力大学目前开设本科专业32个,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

学校目前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电气工程。另外还有专业硕士授权点5个: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

上海电力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有3个学科上榜:电气工程B-、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化学工程与技术C+。

从反映专业的水平一些情况来看,上海电力水平有点挫。博士点少、硕士点少,学科评估上榜学科少评级也不高,这样的专业水平,凭什么吸引考生呢?上海其他学校比这个专业水平高的多了去了。

三、就业进入国家电网机会更多

电力系统有一个特高压奖学金,向20年学校每年奖励180名学生电力相关专业的优秀在校生。上海电力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校,但是在特高压奖学金方面,竟然是榜上有名。上海电力大学的学生,每年能够有5人参与分享特高压奖学金,每人1万元。参与的学校多数是电气类专业强校,“电气二龙四虎”等985、211工程大学16所,双非学校只有4所: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这4所学校同样是电力系统国企偏爱的宠儿。通过这个奖学金的设置,可以看出上海电力大学的在电力系统的影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电力系统就业的工作机会更多。

这也就是我说的高分考生看不上、低分考生考不上的原因。专业水平低所以高分考生看不上,就业相对好所以低分考生也考不上。分数差不多的有机会上,喜欢去华东地区电力国企工作,可以考虑这个学校。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您所指的上海电力大学应该是上海电力学院(2015年9月,上海电力学院拟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临港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其中,杨浦校区位于上海市区东部长阳路,毗邻杨浦大桥,现为电力特色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电力系统中高级培训、电力科技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孵化基地;浦东校区位于浦东新区学海路,现为本科、研究生教育基地和中外合作教育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110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为目标,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坚持面向电力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努力创建“刻苦、勤勉、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学校的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科研为先导,用科研促进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的发展演变,1985年3月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理工类高校。

学科设置与教学水平

  学校设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共13个院部。

  学校拥有工、管、理、经、文5个学科门类,共有全日制本科专业31个。工学、管理学、理学为主干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市高校一流学科1个。学校在2006年获得硕士点授权,目前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已在18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独立招收和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19项,其中一等奖7项。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获批9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获批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5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精品课程27门、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

  学校拥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1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师资队伍

  学校有一支学历、学缘、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8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0.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4%。近年来,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和毕业的优秀博士陆续充实教师队伍,使教师的整体水平逐年提高。目前师资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 \n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上海市“千人计划”2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2人,上海“东方学者”(“青年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人,上海市教学名师5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7人,上海市劳模1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2人,上海市育才奖33人。


科研水平

  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建成原国家电力公司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部级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智能电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热交换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学校拥有一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一个大学生创新基地。

  学校一贯重视科技工作,通过多年发展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 \n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4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学学校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SCI、EI和CPCI-S(原ISTP)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

毕业生就业

  就业是检验学校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适合社会需要的主要指标。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7%以上,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国际交流

  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倡议并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等9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签署了10校间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共商能源电力行业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同时,我校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讲学及合作科研,聘请国外学者、专家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分期分批的接受国外学生到学校学习或实习;每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赴各国访问考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还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德国布兰登堡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艾迪斯科文大学等大学合作,共同培养具有适应我国电力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合作科研;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共同举办电气工程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本科插班生、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柬埔寨、津巴布韦、刚果(布)、喀麦隆、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长期留学生近百名。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及“一带一路能源电力海外挂职实训基地”。近两年共计400余名中资电力企业各级人员及300余名尼泊尔、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电厂员工来校接受各类培训,为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新时期,学校将紧紧抓住高等教育、能源电力行业和上海市快速发展的机遇,扎实做好教育对外开放,朝着我国电力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重要基地、有一定国际影响、高水平有特色的电力大学目标砥砺际奋进。


王云川


上海电力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经等学科,主干学科电力特色明显的高等学校,上海市9所“卓越工程师”学校之一,是中国独立建制的三所电力高校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


院系设置

上海电力学院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含华东电力继续教育中心)共十二个二级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部、体育部两个直属学部。设有29个本科专业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高职专业。

折叠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100余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42%,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比48%。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比46.4%。学校师资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上海市“千人计划”1人;另有上海市劳模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12人,上海市教学名师5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60余人次,上海市级教学团队4个。

上海市级教学团队4个:《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团体,《运筹学》教学团队[6],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7],流体机械教学团队。

折叠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上海市重点学科4门,已建设完成的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门,正在建设的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4门。

上海市重点学科4门: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

已建设完成的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门:电厂热能动力与环境工程[8]。

正在建设的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4门:电力系统安全与节能、现代电力企业管理、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电力清洁生产与绿色能源利用。

折叠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2013年有市级精品课程3门,2012年市级重点课程12门,2012年校精品课程8门,中国电力能源材料数据长期积累和基础性试验研究的基地1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3个,校级特色专业3个,上海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3门:运筹学,计算机硬件技术,定向越野[9]。

上海市级重点课程12门:机电一体化原理,现代表面科学与工程,可编程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光纤通信,高级程序设计C++,经济法学,微观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数值分析,口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校精品课程8门:机械制造工艺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货币银行学,工程项目管理,电动力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电力能源材料数据长期积累和基础性试验研究的基地1个:电力能源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台网[10]。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3个:电力经济与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校级特色专业3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实验中心11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电站自动化技术。

上海市级研究中心2个:上海热交换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发电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校级实验中心11个: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力与自动化工程、电工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物理实验、电力自动化技术工程、现代教育技术、工程训练、电力经济与管理、热力设备腐蚀,防护重点实验室。


美木子


关于这所大学,我已经提到过很多次了,上海电力大学怎么样?单凭它是电力大学,又在上海,就知道这所大学怎么样了,自然是非常受欢迎的大学了。

上海电力大学原名上海电力学院,原是国家电力部直属高校,现为中央与上海市共建高校,是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2018年11月30日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它原来在本二批次招生,现在已升格为本一批次招生的大学。2019年校友会排名全国第356位、市内排名第17位;最好大学版排名全国第190位;武书连排名全国第331位。

上海电力大学最强势的专业就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除此之外还有电力工程、环境与生态、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等优势学科。

这所大学最受考生欢迎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因为每年国家电网从各大学招录的人数,上海电力大学是非常多的。例如下图所示是2019年国家电网一批从各大学招录的人数汇总,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电力大学位列第二位,仅次于华北电力大学,可见上海电力大学在电网方面的优势。因此,很多考生选择上海电力大学就是冲着国家电网去的。虽说这是一所双非院校,综合排名也不怎么靠前,但是因为专业设置和地域优势,它势头强劲,已经超过很多本一院校了。例如,2018年河北理工本二批次上海电力学院投档线为549分(本一线是511分),是为数不多的几所高分录取院校之一,因此,有志于进国家电网的考生,选择上海电力大学肯定不会错。


道道快谈


学校创建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的发展演变。 1985年3月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 2018年5月,上海电力学院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学校作为电力学校,牛的专业都是和电力系统相关的。在电力系统方面就业还是比较给力。

以下摘抄于学校就业报告:

国企就业达到40%以上,大多进了国网和南网。






毕业生60%以上留在了上海,也就是说上海电力公司招了一大批上海电力大学的学生。

由上海电力公司招聘公示记录可以看到,上海电力大学的比例比上交还是要高一些。

据我朋友介绍,他们一个班组,有上交研究生,东南大学研究生,华科研究生、还有几个上海电力学院的。

基本忌讳讨论学校,每次讨论都会被上海电力学院的同事以一种鄙夷的目光看着:你再牛逼不还是和我们一样,在同一班组干活!

此前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多在上海电力公司作为了领导,所以在上海电力公司上班的学弟学妹们肯定会遇到比自己大好多届的师兄师姐们!


鄢遇岭南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国独立建制的三所电力大学之一。大学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经等学科,主干学科电力特色明显的高等学校,上海市9所“卓越工程师”学校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单位,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30日,上海电力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200亩;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90余人;学校设有13个二级院部和3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山鹰151237102


估计您想问得是上海电力学院,目前还没有更名。上海电力学院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我经常过去采访,在华东地区电力系统的很多单位中,有两所大学的毕业生非常受青睐,一所是上海交通大学,一所就是上海电力学院。

随着国家对于能源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攀升。上海电力学院的科研实力正在不断攀升。就拿2017年12月由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主办,上海电力学院承办的中国第十九次全国电化学大会暨能源与环境国际电化学论坛来说,这次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30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其中包括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外籍院士,百名国际知名科学家。盛况空前,让人激动!

2017年7月1日,我国首个校园新能源智能微电网在上海电力学院临港新校区启动建设。让人非常期待!

这些年还有大量优秀海内外科研人才加盟上海电力学院,人才的门槛不断攀升。此外上海电力学院还承担了大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领域的电力培训工作,每年培训大量的国外电力技术人员。


科坛春秋精选


上海电力大学是一本院校,2018年11月30日上海电力学院已经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200亩;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90余人;学校设有13个二级院部和3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及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高考不超一本线20分想进上海电力就比较悬了,电气自动化,热动,机械这些比较好的专业要超一本线40分左右。进了上电的王牌专业,行业认可度非常好,就业竞争力很强,电气热动这些专业每年进国家电网的比率为90%以上,这可是铁饭碗。上电当然不能和复旦交大同济这些顶尖985比但是还是许多考生向往的大学。本人觉得上电的实力比她的排名要高,录取分数在上海高校排15名左右。


上海电力大学每年都会向国家电网输送大量的人才,据该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87%,而且超过40%的毕业生进入了国企,学校还是国家电网公司“订单”培养高校。我最近刚查询过相关的数据,在2018年国家电网从各大学(一批)招录人数数据,我上海电力大学名列前茅。电力行业本身就是热门,再加上上海电力大学又位于上海,有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秦川知识论


在这美好的一天,很高兴回答上海电力大学怎么样。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单位,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

学校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200亩,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90余人,学校设有13个二级院部和3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电气自动化是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其它的很普通,二本学校都差不多,选择高校还是选特色专业,不然都差不多。在二本里面也算是拔尖的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毕业基本不愁工作问题。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这里我祝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谢谢!



老吴修电器


上海电力学院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两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9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1.26%。目前有入选高端人才、教育部高端人才奖励计划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高端人才2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上海市“高端人才”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人,上海“高端人才”(“青年高端人才”)特聘教授13人。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6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0人,上海市育才奖28人次。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拥有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7%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以上海电力大学在重庆的录取情况来看,这所院校在电力行业内算是不错的学校,每年的录取分数也超过本一批控制线55多分。

了解更多电力大学详情,下载青云汇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