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级了,数学计算题老出错,怎么办?

冯老五的感动生活


1+1=2,他错过没?

是不是没有?

所以,基础的计算错误,马虎只是表象,根源,还是基础不扎实,练习的太少。再或者,小的时候,数和量的关系没弄明白,量的增减逻辑没弄明白,数的计算自然容易出错。

从头开始捋。

摆棍子摆棋子随便摆点什么玩,十个一组,练习平十法破十法,自己拆分10、20,甚至更多的数。

至于乘法和加法的逻辑,举个简单的例子,2*3,可以理解为2+2+2,也可以理解为3+3

如果孩子加减乘除都学过了,加减基础还行,乘除略差,试着带孩子玩24点。我老公当年做家教时,就是这么把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带起来,后来从学渣逆袭到重点本科的。

抱歉,其实我家孩子还小,我也不太明白三年级数学的计算学到什么程度了,你家孩子所谓的计算不好,到底差到什么程度了。

不能以成人的思维逻辑来讲孩子的事情,只能从更小点的孩子打基础的事情来讲起。不晓得能不能对您有所帮助。


苏子叶zs


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10岁,一个4岁,我的大儿子10岁。去年读三年级。也是数学计算题经常出错,现在是四年级了,他的计算题再也没有出过错了,跟你说说我的做法,非常有效哦。

方法就是多练。

去年三年级期末的时候,他的数学扣了十几分都是因为计算错误造成的。早叫我跟他约法三章,如果他的数学再出现计算错误,暑假里面就要罚做两本计算题。所以暑假里面基本上每天都要做4~5版计算题,计算题,有口算题卡和比较难的计算题。这两个都要做,刚开始做的时候有点抵触情绪,但是没有办法,家长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够心软,要要求他做完,并且我每天都会跟他检查,错的一定要更正。错的多了,还要罚做两版。这样日子久了,慢慢的他错的也就少了,正确率高了,一直坚持了一个暑假,整整60天。

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粗心是一种能力的缺失,如果需要掌握这种能力,就必须要多实践多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以前我也尝试跟他讲道理,随时提醒他,监督他做作业,但这是完全没有用的,你监督了一时监督不了一世,难道考试的时候你也可以提示他吗?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风哥爱教育vlog


首先,三年级孩子数学容易出错很普遍。在我接触的很多的三年级甚至是高年级的孩子当中,出现了很多的像这种情况,也思考过中间的原因。我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原因。

第一,孩子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这样造成孩子在做语文的时候体验不出来弊端,但是在做数学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计算上的马虎。在我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我认为马虎就等同于不细心。其实反馈出来的就是孩子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

第二,孩子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在平时的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高年级的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甚至个别的同学对于乘法口诀仍然不熟练,这样就造成了稍微速度一快就容易出错。

其次,针对孩子出错,我们要找到其原因进行补救。比如孩子是因为基础不好,那我们就要在平时给孩子补补基础。如果孩子是平时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进而造成计算马虎,那我们就要适当的给孩子增加一些计算的题目,让孩子强制性的提升注意力。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嘈杂的环境会造成孩子的注意力的分散。

所以我们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做相应的措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跟着张老师学数学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做题规范和解题经验,如果计算经常出错,我们就应该帮助他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首先,找到错题的类型和出错的原因。

  • 1.对易错题型的算理还是算法不理解,还是都不理解。
  • 2.是否做题粗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检查的好习惯?
  • 3.练习题量过少,学生找不到做题技巧?
  • 4.对于易错题和重点题,是否进行整理过?

其次,老师或家长帮孩子一起解决此类问题

  • 1.归纳总结是哪类题型,进行重新讲解学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笔画一画,涂一涂,课件演示等方法对算理进行理解,并讲透做题方法。
  • 2.大量进行此类题型的练习。可借住口算天天练,每日3分钟30道题,卡时间,卡准确率,然后对出错题进行再次讲解。
  • 3.家庭作业可分为两部分:常规的计算题和新授课内容。计算题的选题一定要精而少,要有针对性。
  • 4.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书写工整,学会检查。
  • 5.联系家长做好配合,让家长监督好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不要出现为了学生,老师挖空心思,想尽办法让他进步,而家长不管不问,在家连作业都不完成,这样效果就不明显了。
  • 6.善于用鼓励性需要,发现孩子点滴进步,一定及时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长期坚持口算练习。
  • 7.鼓励孩子争当小老师,向大家说出自己的做题过程。
  • 8.正确使用错题本,将易错题,重点题进行归纳整理,并经常翻看。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不成熟的做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馨悦丰硕


孩子三年级了,数学计算题老出错,怎么办?我是张老师,很高兴为你解答。

1.正视问题,分析原因。孩子已经三年级了,他已经有了基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而数学计算题老出错,这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三年级毕竟还是小学的基础阶段,计算题无非是加减乘除等,他经常出错其实就是一个原因:不会做。

也许你可能不想承认,说他是粗心、马虎等,其实你自己也明白那都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2.对症下药,专项训练。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他出错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就要找到他经常出错的题型,并进行专项训练。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她只要是遇到1000-425=?这类计算题,就必错无疑,因为她不会计算0的连续借位问题。后来我教他一个方法,那就是把1000变为999+1.然后,我们把刚才的算式就变成了计算999-425+1=?的问题,教会她这个方法之后,从此她的这类问题再也不会算错了。

3.教会孩子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我当老师以来,在无数次的监考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做完试题后,根本就不检查,即便检查,他们也是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地看,不再动手验算。其实自己给自己检查错误,一般都查不出来。

在这里,我教你一个检查试卷的方法,那就是盖住答案、在草稿纸上重做。如果重新做了之后,答案还是一样的,那我们就可以再试下第三种方法。比如刚才是计算234+542=?现在我们就可以计算542+234=?或者用验算的方法来验证计算是否正确。如果这时答案依然是一致的,那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4.整理错题集。也许你认为这有点小题大作了,他才是小学生又不是高中生,其实不然。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受益终生。整理错题集,就可以把自己的错误全部写到本子上,有时间了随时翻看,如果你把自己的错误之处都记住了,并保证以后不再犯,那么你已经进步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对你有用,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探讨,我必定知无不言、耐心解答。


中小学数学张老师


我是教数学的小鱼老师,这种问题在教学中也会发生。这个问题要重视,因为小学阶段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点。

计算出错不要简单说是孩子粗心,每一道错误题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归纳,之后逐一克服。

原因1:学习习惯没养成,心态不好。会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原因2:巧算简算技能掌握不熟练。在计算中还是使用原先的一步一步计算的方式,对于一些大数或者难度较高的习题,就容易出现错误。

原因3: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耐性,观察时间短,有效注意力时间短。因此在解答一些比较复杂的运算时,就会出现错误。

原因4: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因。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概念不清、没有真正地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没有很好的掌握等,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错误,并且学生自己并不意识到是错误的。

原因5:练习少不熟练。对于小学阶段的计算来说,所谓熟能生巧,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小鱼老师讲数学


我家小孩也上三年级,数学学习成绩尚可,基本都是前几名,我分享下个人经验吧:

一、现在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只是比较粗心而已,所以首先要纠正孩子的粗心。这个没有太好的办法,要家长多花心思去纠正和鼓励。

二、如果孩子基础运算薄弱的话,还是需要加强平时的做题量,计算多了才有题感。数学除了掌握基本原理,还是需要通过不同题型去加强的。

三、三年级可以说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知识逐渐发散内容相对灵活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基础一定要打好,不能让孩子害怕学习。

以上拙见,希望能对您和孩子有帮助。





根土学林


三年级计算关很重要,也是一个由心算到程式笔算重要的转化过程。从知识序上,三年级加减法到万以内,乘除法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等,可以看出来都需要列式笔算。而笔算是一系列的计算程式。一、二年级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心算能力就是基础,光有心算是不够的,笔算要养成正确的做题程序和习惯。王老师一直强调家长关注孩子三年级计算的准确率,这也是第一批数学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

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大家的关注。

▶ 小学数的计算认知学习序

保证100%正确率很重要

小学数域逐步拓展,是结合孩子认知阶段特点,经历整数,小数,分数的拓展过程。1~3年级全部是整数的四则运算,四年级小数加减法,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分数加减法,六年级分数除法。整数运算是基础,保证100%正确率很重要。

那么怎么保证100%计算正确率呢?到了笔算阶段,其实就是对于计算程序的掌握,也就是怎么一步一步算,这些是通过不断的分段练习,才能逐步养成的做题习惯。

① 严格笔算程序

虽然笔算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但没有太多重视,如果一开始就不规范,很可能导致到了三、四年级,孩子还是有很多问题。有些孩子不愿意用笔来列式计算,列出来的算式也是横七竖八的,其中不乏成绩不错的学生。首先要规范,比如用尺子画线,算式要着清爽,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② 验算

孩子在笔算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很多,越是难以克服的问题,越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提升准确率。计算题通过验算可以克服95%以上的错误,如果错误率较高,建议通过互逆运算来进行验算,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先不求速度,多点耐心,每次5道计算题达到100%正确率,给孩子红花奖励一次,让孩子体会到计算全对的成就感!

结束语:笔算习惯和心算速度结合才能逐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练习,错题是宝贵的资源。家长可以家里备一块大白板,通过把常错题放大,其实也容易观察发现孩子问题点在哪里,让孩子做小老师,在讲的过程中,他也会去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顽固问题,多进行这样的总结,是比较积极的方法。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我是从以下几点做到的: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学生的口算基本训练

        1. 课前3分钟训练

        每天进行课前3分钟训练口算,利用读口算答题卡、抢答等不同形式进行练习。我按照学生的口算知识掌握情况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整理练习:①10以内的简单的不进位加减法②十、十几加、减几的进、退位加减法;③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我将设计好的口算题,每次10题,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完成,然后让学生看着卡片直接说出得数,拼音教学中孩子们能够做到直呼,口算训练也要能达到这个程度才行。开始做口算答题卡时,学生算得比较慢,有部分学生采用掰手指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速度很慢,很难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慢慢地,学生口算越来越熟练,他们忙着看老师翻卡片,越来越少掰手指了,他们调动大脑的每一根神经来进行高速运转,这样才能确保又快又准的算出得数了,长此以往,让学生在竞争活动中达到熟练的目的。

        2.课堂不疏忽

        每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有针对性的对关键部分计算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和易错点的正确计算。

        3.课后不放松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好的,它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所以,光是课堂上的练习时远远不够的。要天天练,节节练,以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所以每天课后,都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口算练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的娱乐活动中加强练习口算。

        三、使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

        对算理的正确理解,能使学生正确掌握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清楚、想明白、算仔细、查认真。

        1.看清楚

        一年级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有时看错数字,有时看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2.想明白

        脑海里要迅速的闪过所选择的运算方法的具体步骤。

        3.算仔细

        一年级学生很容易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即使是简单的口算,也要谨慎。

        4.查认真

        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五、联系生活、加强训练

        数学只是总是源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字计算接触的机会,口算的训练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捡。当然,与学生生活接触更多的不是老师,而是家长。所以,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过程中,家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有意识地发现数字计算,抓住机会让孩子无意识的得到训练。我也经常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算理,因为现在的教学模式和这一代家长上小学时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为了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引导和训练统一,我利用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并相互了解孩子口算能力的进步,有针对性的制订有效地训练方案,让孩子在家长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口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我还定期举行专门的口算竞赛,对口算能力强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孩子主动进行口算训练。

        六、加强对个别学生的重点培养

        口算能力课堂上做得再好,也会有个别学生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口算能力始终难有明显进步,针对这样的口算能力差的学生,我进行单个针对性辅导,利用课余时间,再现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和关键点知识,反复刺激,反复训练,达到对基础知识掌握过关。同时与家长密切联系,重点训练,加强培养口算能力。这部分学生一般都缺乏自信,所以在这过程中还要注意帮其树立自信,培养坚强的意志,进行长期的训练。我班学生陈垚森在我反复单独针对性训练下,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进步很大,刚开始时10以内的口算题一分钟只能算12题,后来速度就慢慢地提高到一分钟能算25题了。有几次课前的口算训练中还是第一时间完成的,她变得自信了许多,完全改掉了以前的细声说话,现在在课堂上能主动举手大声的回答问题了。

        总之,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方能打下扎实的口算基本功。


今黔论道


孩子作业考试算术为什么总是会错呢,不是这题的运算符号错了,就是那题的数字写错了。只是因为孩子做题不细心么?

不然。其实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粗心只是其中原因之一,仅占一小部分。

那么,导致孩子计算失误的原因还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1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

小学生特别是中段学生,其思维特征是由现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另外,小学生的感知还伴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容易感知新奇的、感兴趣的“强刺激”,而忽略“弱刺激”,造成感知错误。例如,填空:5+45()5+54,有学生就会填写等号,原因是加法交换律的“强刺激”,掩盖了54和45不同的“弱刺激”。

还有一些运算顺序以及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也是由于感知上的笼统、粗糙所造成。尤其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被假象所迷惑,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如:

20×5÷20×5=100÷100=1;41/5-41/5×1/3=0×1/3=0;6÷6/7-6/7÷6=025+4×9=100×9=900;326+216+484=326+484+216=800+216=1016;686+391-209=686+(391+209)=686+600=1286......

2简算意识不强

简便算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重要途径。比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解题时往往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有些学生缺乏比较意识,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

到了小学高段,计算的方法应灵活多样,应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合理的算法,达到算法最优化。

3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由于注意品质不佳,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常表现为,思维与书写不同步,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笔尖上”,而是一方面手中在抄写,另一方面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下一步计算方法上。

小学生这个“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生理、心理特点就使他们容易产生计算错误。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正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注意的品质还很不完善,把23看成32是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尚待发展;把9写成6是注意的选择性较差;把4位数写成3位数是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不够。

有研究发现,7~10岁儿童的注意力可持续20分钟,10~12岁儿童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持续30分钟。因此在解答结构步骤较简单的题时,正确率比较高,而解答结构步骤较复杂的题时容易出错。

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低年级的计算正确率高,而中高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如低年级的原因之一。

4短时记忆较弱、记忆错漏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

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这就与中间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有关。

5不良学习心态的影响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三种:

一是轻视心理,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计算完毕后的检查验算而造成的错误。

二是畏难心理。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繁多或数字较大的计算试题时,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厌烦情绪、缺乏恒心、耐心和信心,从而使得计算的正确率大打折扣。

三是懒惰和厌恶。懒得动笔,不愿多写一个字,厌恶计算,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懒得拿草稿,甚至没有专门的草稿本、验算本。经常省略必要步骤,跳步,幻想快速、直接出结果,从而出错。

6知识掌握缺陷引起的失误

小学数学中概念、性质、算理、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形成计算技能。

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概念不清、没有真正地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没有很好的掌握等,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错误,并且学生自己并不意识到是错误的。

7不良学习、计算习惯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因此,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有的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事散漫,上学后迁移到学习中,便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平时的训练度不够,方法欠妥,因而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

这些不良习惯包括:不审题、不分析、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不喜爱打草稿、草稿随意不规范、不正确使用草稿(演算本)、省略步骤(跳步)、书写潦草、不及时验算和检验、无简算意识、计算中间不必要的过程或结果、不统计分析总结反思错误的原因等。

8基本口算不熟练、基本口算技能不过关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在各个年级,口算的重点也不相同。

粗略地说,一到三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减;表内乘法;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万以内简单的不退位加减法,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题;较简单的一位数乘两位数;较简单的小数加法等都要求熟练口算。

四年级以后,口算的内容就要逐步增多,不但要巩固过去的内容,口算同分母加减法和简单的异分母加减法等,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数据,如:25×4,125×8,10到19的平方等,对所有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口算的式题一律口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